浓浓乡情聚力量 乡村振兴大家帮 本报记者 何任朗

南宁日报 2018-02-23 06:03 大字

最美不过家乡水,最亲莫过故乡人。春节是大多数外出打工、创业的乡民回家的高峰期,他们在回乡与家人团圆的同时,也给家乡建设带来了新的力量。他们有的积极捐资献策,投工投劳,为乡村振兴汇聚力量;有的对回乡就业创业充满了信心,准备大干一番;有的“传经送宝”,介绍创业成功的经验,带领乡民共同致富……

汇聚力量 共建家乡

2月19日,对于横县平朗乡下颜村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当天,回乡的村民募捐了2.5万多元成立了村教育基金;募捐了8000多元用于村里的基础建设。这是“乡村振兴大家帮”的一个缩影。

下颜村村干部颜孔雄介绍,他们村曾是全县56个贫困村之一,建档立卡贫困户有41户161人。全村于2016年顺利通过自治区脱贫摘帽验收。目前,全村已脱贫26户103人,村里还发展了生态养猪特色产业,盘活了村委资源资产,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了群众收入。2017年,该村共有集体经济收入8.3万元,人均纯收入7600多元。

村里的变化,也让广大返乡村民大为振奋。“返乡村民对建设家乡的热情非常高,纷纷解囊捐资。” 颜孔雄说,他们接下来要做好捐资的使用计划,把回乡村民建设家乡的热情最大化,掀起乡村振兴建设的新高潮。

传经送宝 共同致富

在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乡村振兴建设又是另一番景象。陆刚是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名老共产党员,也是当地著名的种植能手。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他利用春节期间回乡乡民多的时机,把他掌握的大棚种植的育苗、施肥、管理、采摘、储运等技术传授给有需要的村民,大家都称他为“陆老师”。陆刚经常带领有需求的乡民到他的种植大棚参观,还现场为前来学技术的乡民现场演示种植技术,让乡民收获满满的种植“干货”。

“他们来我的种植大棚学到技术,就是我给他们最好的新年礼物。” 陆刚说,现代种植掌握先进的种植技术是关键,技术就是乡民走上致富道路的核心力量。他的种植大棚是开放的,是分享的,为的就是大家都有好的种植技术,共同致富。

搭建平台 汇聚力量

为扎实推进“美丽南宁”乡村建设各项工作,广泛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家乡建设,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南宁市各县区(开发区)积极搭建各种交流平台,让广大返乡人员一道为家乡建设做规划、引项目、找路子,用实际行动支持参与家乡建设。

近日,在兴宁区组织开展2018年春节期间返乡人员考察交流座谈会上,来自该城区近百名返乡人员参观考察十里花卉长廊、广西富凤农牧有限公司,还聆听了返乡创业成功人士现场介绍的创业成功经验,对回乡就业创业充满了信心与希望。

“春节期间,各类人才陆续返乡,我们就是给大家搭建一个平台,让他们直观感受家乡新面貌,了解我们本地的产业特点,便于他们做好自身发展规划,通过自己的能力来建设家乡。”兴宁区人社局局长陆玲萍说,一直以来,该城区十分重视返乡人员创业和职业技能培训,让他们能够了解家乡的就业信息和创业政策。

据了解,南宁市各县区(开发区)还充分利用春节期间在外创业务工人员集中返乡的有利时机,通过组织家乡建设图片展示、召开座谈会和恳谈会、发放《致外出创业务工人员的一封信》等多种形式,用淳朴的乡情凝聚他们,用家乡的变化感染他们,鼓励和号召广大在外创业务工的成功人士为家乡建设建言献策、出资出智、投工投劳,让浓浓乡情汇聚成乡村建设的新风尚、新力量。

新闻推荐

印尼大巴侧翻至少27人丧生

新华社雅加达2月10日电(郑世波)据印度尼西亚媒体报道,印尼西爪哇省苏横县10日下午发生一起旅游大巴侧翻事故,已造成至少27人丧生、18人受伤,其中8人伤势严重。苏横县警方官员对媒体说,事故发生在当天17...

横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