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1977年高考前的百色试点考试,评卷老师仍记忆犹新 “热身考” 44名考生有33人数学考0分
广西民族学院中文系七七级一班师生毕业照。 南国早报记者 雷倩倩翻拍 广西民族学院中文系七七级一班女生在宿舍外合影留念。
试点正考篇
南国早报记者雷倩倩
高考并不总是在夏天——1977年12月15日,广西45万余名考生涌向高考考场。中断11年后,高考这道“大门”再次开启,一代人的命运轨迹得以改变。也是这次空前绝后的冬季高考,让社会回到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轨道上。
时光倒流40年,回望1977年那次高考,当年的考生有感慨,有唏嘘
1
试点
考题不难但得分不易
40年前,恢复高考的决定是许多人命运的转折点。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场高考的破冰之旅是在百色开启的——从国家宣布恢复高考到正式考试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国家在百色进行了高考试点。
广西大学退休教授罗里熊参与了当年两场考试的评卷工作。1963年,罗里熊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因“文革”,中止了大学学业,后回到南宁横县中学,成为一名物理老师。“最初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我也有些心动,希望重新回到大学校园完成学业。”但当时四面八方涌来的消息,让罗里熊举棋不定。
同年11月8日,一纸通知,将罗里熊派到了百色。此时,他才知道,自己将成为百色试点理化科目考试的评卷老师。
11月11日,开考前一天,罗里熊和其他122名从全区各地调来的评卷老师,参加了全体评卷员会议。罗里熊回忆说,11月12日考语文、政治;13日考数学、理化(史地)。百色试点共3400名考生参加了考试。
考试结束后,罗里熊负责评改理化试卷。老师们不看答案,先独自把试卷做了一遍。“题目很简单。”罗里熊说,物理试题基本可以从初中课本上找到答案,只要能熟悉套用公式,得分不难。然而,评卷时的情景罗里熊至今难忘,“不少考生都交了空白卷。”在当时1906名理科考生中,理化卷能考上60分及格线的仅54人。
不仅是物理,其他科目改出来的成绩也并不理想。在罗里熊的工作笔记本上,记载着当年百色试点考试的情况,例如某考场44名考生,数学考试一共考了26分,平均0.59分,最高的是6分,有33名考生得0分。考地理科目时,有一道问答题“什么是四海”,考生不明所以,只好“青海、上海”乱填一气。
有些考生因为解不出考题,便在考卷上写起了打油诗“苦思无解,久坐无用,回去以后,用功用功”。还有的考生解题无望,于是在考卷上表决心“这次考不上,明年一定要考上”。
此后,罗里熊又参加了1977年12月的高考改卷工作,“百色试点的改卷经验一直沿用”。
2
正考
猜对作文题“跳龙门”
1977年12月15日,广西45.4871万名考生(不含艺术院校)从车间、农田、军营走进考场。最终,6958人被录取,录取比例1.5%,是有史以来竞争最激烈的一年。
回忆起1977年那场高考,李跳(化名)的情感调色板上,“沮丧”和“得意”一直交缠在一起。
和很多“老三届”渴望通过参加高考获取知识,改变命运不同,1977年的李跳对高考没有感觉,也因此,她称自己为“非典型七七级考生”。
1976年高中毕业,然后“下放”到武鸣县,成为插队知青,李跳在高考前,刚刚体验了乡村的四季生活,尚未经历太多艰辛。得知高考恢复的消息时,她的内心并没有太大波澜,“因为插队两年后就有机会通过招工回城市工作,对未来没有那么迷茫。又因为没有接受过完整系统的知识教育,对知识没有概念,似乎不那么渴求。”
决定参加高考是为了完成家人的期待。1977年国庆,李跳回到南宁的家,母亲希望家里能出个大学生,而她是唯一的希望。
假期结束,回到农村,李跳开始复习功课。为了帮助考生复习,生产队决定让准备参加高考的知青每周只出四天工,其余三天可以用来复习。再后来,公社中学还办了个补习班。也正是在公社中学里,李跳遇到了自己的“福星”。
在复习期间,公社语文老师出了一道作文题“难忘的一天”,没想到高考时语文考题也是这道题目,考场上李跳心中大喜,在纪实性叙述的过程中,添加了一些细节和情节,几乎行云流水般完成了作文考试。后来,李跳去公社办上学手续时,听公社一名干部提起,她的高考作文把改卷老师感动得热泪盈眶。
(下转A8版)
新闻推荐
己丑状元郎“半个”南宁仔 清末名臣张建勋及其家族寓邕纪实(之八)
《咸丰朝起居注》所记大成军攻打南宁城事。◎木容水陆夹击攻陷横州咸丰五年(1855年)四月,广东佛山天地会的洪兵首领陈开、李文茂等,率部乘船千余艘进入广西。八月十七日,陈开部攻陷浔州府城(今桂平市),随...
横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横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