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南宁市推进公证体制改革 今后群众有望享受上门办公证服务

南宁日报 2017-10-27 08:30 大字

本报讯(记者朱新韬通讯员朱玉清 陈乙清)10月26日,记者从市司法局获悉,南宁市公证体制改革已铺开,今后“互联网+公证服务”将走进群众生活,实现线上线下办公证,订制上门办公证。

近年来,广大市民对法律服务的需求大幅度提升,然而南宁市公证工作因受编制体制的制约,“人少事多”的矛盾日益突出。南宁市现有的9个公证处共编制33名执业公证员,而横县、宾阳、马山、上林、隆安、武鸣、德芳7个公证处普遍只有2名执业公证员,供需矛盾导致出现办证排长队和“一证跑断腿”的现象。

全国公证体制改革的号角吹响后,市司法局按照司法部的统一部署,于9月7日召开了全市公证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南宁市公证体制改革首先从机构转制入手,有改制任务的9个司法局已签订责任状,将在今年11月底前全部改转为事业体制,并尽快完善机构设置、人员配置、财税制度等运行规则。

“改制后,公证机构作为独立的事业法人,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自主招聘适量的高素质执业公证员,从根本上解决‘人少事多\’的问题。”南宁市公证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市司法局政治部负责人陈宏普介绍说,届时南宁市高素质的公证员队伍将得到壮大,办理公证业务网点将增多,公证服务质量将提高,公证业务将拓展到金融、知识产权、产权保护等领域。

南宁市桂南公证处负责人陈孝才表示,“互联网+公证服务”将走进群众生活,线上线下办公证,订制上门办公证,跑一趟就能办好公证,将不再是梦想。“互联网+公证服务”作为南宁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子系统,将与目前正在进行联调试运行的南宁市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以及与明年正式运行的南宁市政务信息网络联通共享信息。届时,办理公证的便利性和效率将会得到明显提升。

新闻推荐

深化农村改革的先行区 ——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发展透视

本报记者袁琳通讯员贺亮军叶梁倩开栏语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分阶段推进“美丽广西”乡村建设,在相继开展“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后,从去年下半年起,又启动第三阶段“宜居乡村”活动,重点开展“产...

横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