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十多公里寻味,只为“那酸那爽” 邕宁区通过推广生榨米粉等本土美食带动旅游发展
?现榨现吃美味Q弹的生榨米粉
■本报记者郑芳 文/图
老友粉、生榨米粉、卤菜粉、宾阳酸粉……在南宁的美食中,米粉是占有率最高的一种。在不同口味的米粉中,酸酸馊馊的生榨米粉可谓独树一帜。
作为民间传统美食,生榨米粉先后被列入南宁市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邕宁区、武鸣区及马山县等地最为常见。其中,又以邕宁区的生榨米粉最为出名。日前记者采访了蒲庙生榨米粉手艺人黄菊灵,听她介绍生榨米粉的制作和故事。
酸酸馊馊生榨米粉令人食过返寻味
路过蒲庙街上的生榨米粉店,总能闻到一股酸酸馊馊的味道从店里飘出,这是米粉气味,也是蒲庙特有的味道。
蒲庙生榨米粉以软、滑、香和与众不同的微酸味闻名。生榨米粉的酸并非加入食用酸醋,而是大米经过发酵散发出的一种自然酸味。生榨米粉壮话称“粉拉馊”,要吃到“酸馊味”才是正宗。
9月28日上午7时许,位于邕宁汽车站旁的古镇榨粉店已经坐了不少食客,人称“六婶”的老板娘黄菊灵正忙着榨米粉。生榨米粉制作有讲究,工序包括泡米、磨浆、压干、蒸粉、搅拌、搓揉、压榨等。“米浆要提前磨好,滴干水分用布包起来,天热时放上两三天,若是天冷发酵时间要久一些,这样米浆就能微微发酵,带一点点酸味。”生榨米粉是现吃现榨。六婶介绍,米浆煮到五成熟后,压干成米粉团再经过揉捏直至有劲道才可以压榨。记者看到,六婶将一团膏状的米浆放到一个底部有数十个小孔的压榨器进行压榨,一条条圆形的米粉就落入滚烫的汤锅中,不出3分钟,细白软滑的米粉就煮好出锅了。
生榨米粉的老三样配菜是豆腐干、碎头菜以及猪肉末,汤底是熬制好的骨头汤,也有人喜欢用榨粉时的“米水”。米粉煮熟装碗,加上头菜、肉末、豆腐,撒上葱花、紫苏等配菜,再浇上一勺汤,扑鼻的香气迎面而来。生榨米粉口感Q弹韧性十足,口味是一般米粉厂配送的米粉无法比拟的。
很多人驱车十多公里前往邕宁区蒲庙镇,就是为了吃上一碗地道的生榨米粉。以前的古镇榨粉,只是藏在蒲庙骑楼的一家没有招牌的小店,后来经过口口相传,老店成了“网红”,吸引不少外地食客慕名前往品尝。
制作标准邕宁打造生榨粉品牌
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蒲庙生榨米粉是众多粉类中难得的仍旧采用老工艺制作的米粉。然而,由于各家生榨米粉店制作出的米粉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统一制作技术标准,难以促进邕宁生榨米粉的品牌效应。
为了打响邕宁生榨粉的知名度,2017年,邕宁区相关部门制定了《邕宁生榨米粉制作技术规程》并通过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规程》收集了蒲庙、那楼、百济、中和、新江5个乡镇大小生榨米粉店的制作流程,对生榨米粉的加工制作场所、设备与工具、原料、辅料、配料及调味料要求、制作工艺及主料配菜用量等做了规范性说明。邕宁区蒲庙镇商会会长张月珍认为,蒲庙生榨米粉店多为“街边店”,对招牌、店铺环境“不讲究”,《规程》提供了示范,对门店升级、制作流程的规范有促进作用,对提升整个生榨米粉行业的水平有帮助。
据了解,近几年来邕宁区通过打造生榨米粉文化旅游美食节,通过“美食+旅游+文化”的形式,让广大市民通过“米粉”美食窗口,更好地了解邕宁美食特色,将“米粉”打造成为邕宁乃至广西本土文化的新名片。同时,通过举办美食节品牌活动,推动邕宁美食及文化旅游周边旅游商品、文创产品等,延伸邕宁旅游的文化产业链的形成,继而带动美食、旅游、文化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丰富旅游产品体系。
新闻推荐
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卢荻实习生黄丽满)9月23日,一名3岁男童因意外致两根手指断离,急需送医。南宁交警部门紧急开通绿色通道,原...
宾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宾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