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强基础 以赛促提升

南宁日报 2019-10-31 06:37 大字

临床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吸引了41家医疗机构参与。(李慧秋摄)技能比赛理论考试现场。(牙秋人摄)

护理工作是卫生与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群体,在呵护生命、治疗疾病、维护人民健康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进一步提升南宁市各级医疗机构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水平,实现规范化、专业化、同质化管理目标,为全市“大健康”事业奠定坚实人才基础,10月21日至23日,由南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南宁市总工会主办,南宁市护理质控中心、南宁市护理学会及南宁市卫生学校协办的2019年南宁市临床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在南宁市卫生学校举行。

精彩纷呈

41家机构164名选手同台竞技

本次大赛共有来自全市41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的164名选手参加,每家医疗机构派出1支参赛队,每队由3名护理人员(中级及以上、护师及护士职称各1名)和1名医师组成。

本次大赛分为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两大部分。理论考试采取闭卷形式,由考生独立完成,时间为1个小时,由南宁市卫健委组织专家依据中华护理学会专科护士培训教材-重症专科护理、急危重症技能操作的相关理论知识出题;技能操作则分为个人技能操作项目和团队技能操作,个人技能操作项目主要考察的是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技术、气管内吸痰技术,团队技能操作主要考察的项目包括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技术、气管内吸痰技术、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技术、简易呼吸器使用技术、除颤术、气管插管、呼吸机的使用和在急救情境中遇到的突发应急预案等。

在比赛现场,参赛选手们动作规范、神色从容,声音清亮有力,操作有条不紊,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展现医学专业团队的风采。经过紧张激烈的竞争,通过大赛仲裁委员会客观、公正的评审,最终,评选出本次大赛的团体奖及个人奖。

技能练兵

着重考察危重症护理水平

据调查,目前,南宁市部分医疗机构卫生人才不足,服务能力不强,标准化建设相对滞后,导致医护人员的危重症抢救技术与上级医院存在差距。

“此次大赛的最大特色是考察护理人员对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能力。”南宁市护理质控中心主任、南宁市护理学会理事长张燕燕表示,为加快实现南宁市各级医院危重症同质化管理,让危重症患者在各级医院都能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在此次大赛举办前几个月,每家参赛医院就按照危重症抢救技术规范化流程统一标准,在院内进行全员“练兵”后选拔优秀人才参赛。

重症医学科被称为整个医院的最后一道防线,是降低死亡率的一个重要环节。送到重症医学科的病人,都是一只脚已踏进鬼门关的。来自宾阳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护师陆新容从事护理行业10年,在重症医学科工作5年,她认为,病人转到上级医院,意味着收费标准提高,报销比例降低,经济负担更重,何况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病情危重,根本没时间转院,要是在当地医院就能像上级医院一样解决重症监护问题,对患者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

对待危重症患者,除了需要严密的监护,还需要专业的抢救技能。为全力以赴迎接此次大赛,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陆盛勤和队友们进行了1个多月的练习,训练各项技能的操作默契,“现在我们的操作比以前规范多了!”

以赛促建

推动全市医疗护理事业发展

近年来,南宁市各级医疗机构护士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南宁市拥有注册护士3万多名,其中专科护士400多名,护士专业素质和专科护理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多年来,南宁市广大护理工作者秉承南丁格尔精神,履行救死扶伤、服务人民的神圣责任,为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涌现出以杜丽群、范喜英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技能精湛、道德高尚的白衣天使。

本次大赛以赛促建,全面考核南宁市各级医院护士临床护理技能、评估突发状况以及应急应变能力,还考核护士对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水平。“本次大赛的举办提供了一个检验护理技术水平的平台,是进一步推进南宁市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提高各级医疗机构危重症抢救护理技术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南宁市卫生健康委副调研员、党组成员陈志明在大赛开幕式上要求各级医疗机构要高度重视和加强护理工作,以护理技能训练和竞赛活动为切入点,一是要结合临床实际工作,积极组织实施,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二是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护理专业技术服务,引导全体护理人员规范、科学地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三是希望各代表队和参赛人员在比赛中既要努力发挥最高水平,更要注重团结协作,分享经验,取长补短,充分展现白衣天使良好的职业素养,切实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罗媛)

新闻推荐

应助尽助全覆盖

本报记者郭少东通讯员黄健李锦山今年以来,宾阳县全力做好教育扶贫学生资助工作,实行高位推进、信息共享、部门联动等多项举...

宾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宾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