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半世纪的壮锦大师

广西日报 2019-05-06 07:54 大字

年逾花甲的谭湘光,用起猪笼织布机依然娴熟。 与壮锦打了大半辈子交道,不管是猪笼织布机还是织造机器,谭湘光用起来都得心应手。 谭湘光收到从俄罗斯传来的图片,由她研究生产的壮锦被作为礼物送给当地政商人士收藏。 前来学习考察的设计师对一件壮锦服饰爱不释手。 在工作室里与工人探讨织锦技艺。

壮锦,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大国非遗工匠谭湘光,自小便与壮锦结下不解之缘。

谭湘光上世纪50年代生于宾阳县,由于家里贫穷加之父母身体不好,14岁的她从初中辍学,到街头摆摊营生。在她家对面,住着一位梁老师,这位老师在宾阳织锦工艺厂工作,专业研究壮锦织造技艺。当时的谭湘光喜欢绘画,被色彩斑斓、图案生动的壮锦所吸引,她常常去到梁老师家讨要一些废旧的壮锦缝在自己的包上。这位梁老师即是后来获得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梁树英。

1970年,谭湘光年满16岁,被安排到宾阳织锦工艺厂上班,并如愿师从梁树英学习壮锦设计,主要设计四方联图案及编织编程工艺。勤奋好学、乐于吃苦的她逐渐得到了梁老师的认可,梁树英先后教了好几个徒弟,最终只有她坚持了下来。很快,她全面掌握了壮锦纺纱、设计图样、织锦生产一条龙工艺,并在29岁那年当上了织锦厂厂长。

2002年,谭湘光从宾阳民族织锦厂退休后,广西工艺美术研究所将其返聘到所里。由于织锦过程复杂,且大多靠口传身授,这项技艺逐渐后继乏人,濒临失传,谭湘光专门从事相关抢救性工作,保护民间织锦。

2015年,退休13年的谭湘光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开发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兼并的民族服装及生活用品,其产品通过电商畅销全国及世界各地。今年3月,她前往重庆市参加第54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由她研究开发设计的作品《锦衣华服》,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评为全国工艺美术创新产品设计大赛金奖。

南国早报记者唐辉吉/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宾阳县露圩蓝衣壮民俗风情文化艺术旅游节等你来 非遗活动庆狂欢 醉美蓝衣绽新姿

露圩镇蓝衣壮用精彩的非遗文化舞彩凤表演欢迎到访游客本报记者韦东摄本报讯(记者韦东)昨日上午,在宾阳县融媒体中心举行了20...

宾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宾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