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负使命扬风帆 尽职为民谱新篇

南宁日报 2019-04-29 05:48 大字

韦欣给小学生宣讲法律知识。(孙晓梅 摄)邓嘉民(屏幕前站立者)和派出所民警分析辖区治安状况。 (覃军摄)韦恒(左)远程提讯犯罪嫌疑人。(黄子烔 摄)黄诚(左二)在做群众调解工作。(戴苑摄)

本报记者 朱新韬 通讯员 阎小平 孙晓梅 林艳华 陈铭迩 马 俊 王 瑜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南宁市政法战线上爱岗敬业、勤奋踏实的普通劳动者——政法干警,他们中有法官、检察官、公安民警、司法调解员,他们的工作或许很平凡,但他们的敬业精神和为民情怀却令人钦佩。

优秀法官韦欣:

为青少年播洒“法治阳光”

韦欣是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首批专门从事未成年人案件审判的法官。她在办案中,除了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还到南宁市多所职高、中小学上法制课,内容涉及抵制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预防毒品犯罪、预防性侵害等,深受广大师生欢迎,受教育人数达4万多人次。

用真情感化心灵

小健与小晨是南宁某学校初三年级的同班同学。一天,两人在嬉戏打闹时,小晨不小心用圆规扎伤了小健的手背。小健因此引发了严重的并发症,花费了20多万元医疗费。

事发后,小健的父母将学校、小晨和小晨父母告上了法庭,双方家庭因费用问题产生矛盾,也使两个孩子的友情受到了影响,心里都留下了阴影。

“如何才能让事情有个圆满结局?”韦欣认真思考着解决办法。她上门看望小健和小健父母,然后又与小晨及其家人交流,从法律、道德、情感的角度入手,经过多次耐心调解,小健与小晨的父母终于达成调解协议,小健与小晨也放下了包袱,和好如初。

致力于法制教育

韦欣经常到中小学、职高、大专院校上法制课,授课内容涉及“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预防毒品犯罪”“预防性侵害”等,深受生师欢迎。她先后被南宁市妇女联合会、团市委聘为法制宣讲团成员。

为创新普法形式,市中院未审庭“二十四号法庭”入驻“抖音”,不定期发布普法系列短视频,由韦欣负责主讲。3月7日,“二十四号法庭”发布的《当事人对于自己的主张应当提供证据证明》短视频,在发布后4小时,播放量达到100万,取得了良好的普法效果。

留守孩子缺少父母的关爱,缺乏应有的教育,很容易受到不法侵害,也容易被引诱走上犯罪道路。去年暑假期间,韦欣带领宾阳县20余名留守儿童参观法制教育展厅,观看法律故事录像,讲解自我保护知识等。

韦欣还撰写妇女儿童维权案例,为弱势群体提供维权帮助;整理出版了南宁市法院系统第一本中小学生普法教案和市中院校园欺凌典型案例集,协助市二十一中、市北湖北路学校建成了首批南宁市青少年法制教育示范基地。

重视帮教回访工作

为挽救失足少年,在办案中,韦欣重视帮教工作,多次组织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开展“生命成长”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她每年都到监狱看望服刑少年,参加回访帮教活动,向服刑少年寄去《致未成年人的一封信》,鼓励他们积极改造。

为挽救偶然失足的抢劫犯小飞,韦欣多次与学校进行沟通,诚恳地请学校为小飞保留学籍,并要求学校为小飞的事保密。小飞因此得以回校考试完成学业,如今也已顺利找到工作,人生重回正轨。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韦欣先后荣获“广西首届最美青年卫士”“2014—2016年度全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工作者”“全区法院系统优秀法官”、南宁市直机关“做贤媳妇 当廉内助”先进个人及南宁市法院系统办案能手和先进个人称号。

模范警察邓嘉民:

一心为民保平安

自参加公安工作以来,邓嘉民一直在刑侦一线工作。从警12年,他从一名刑警队员迅速成长,现在担任南宁市公安局华强派出所副所长。

认真办案群众利益无小事

邓嘉民认为,群众利益无小事,不管是在刑侦大队办大案,还是在派出所里办小案,都需要用心认真对待。

4月18日,罗女士到华强派出所报案称,其骑电动自行车在经过华西路时遭遇扒窃,手机不翼而飞。

为了快速破案,邓嘉民调取事发地监控录像,带领侦查员连续作战,锁定嫌疑人身份,深入嫌疑人可能藏身的城中村摸排。案发后第三天,两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在某城中村内被邓嘉民和民警抓获。

在西乡塘公安分局,邓嘉民被同事称为善于创新的破案标兵。2016年,邓嘉民依托派出所视频指挥室,创新组建了华强派出所视频侦查团队,并创新视频侦查技战法,实现了快速破案和精准打击。2017年和2018年,华强派出所辖区的盗窃类警情数连续下降,发案数创历年新低。邓嘉民任职华强派出所副所长以来,他分管的刑侦工作绩效考核成绩在分局各派出所每年均排名第一。

牢记使命铁血丹心铸警魂

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开展以来,邓嘉民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守土有责和打击有力。

2018年10月9日,华强派出所接到受害人陈某报案称,其在南宁市某商业城一楼铺面处被人以追债为由殴打,被强迫写下一张7万余元的借条,并被抢走凯美瑞轿车一辆。

面对该警情,邓嘉民立即组织民警调取事发现场监控录像,锁定了以李某超、莫某华为首的犯罪人员身份。案发后第四天,李某超、莫某华等4名犯罪嫌疑人被抓获,追回了受害人被抢的凯美瑞轿车。

案件侦破后,邓嘉民继续对案件深挖,最终又排查出了漏网人员曾某、杜某2名犯罪嫌疑人。不久后,曾某、杜某被邓嘉民及民警抓获。至此,该团伙成员全部受到了法律惩处。

在一次对犯罪嫌疑人实施抓捕过程中,邓嘉民在与歹徒搏斗过程中,胸腹部被刺七刀,左肾出血,后经医院全力抢救方才转危为安。事后,有人问邓嘉民,面对持刀歹徒为何还这么拼命,邓嘉民回答说:“是因为人民警察的信仰。”

无私奉献忘我工作保平安

邓嘉民至今还熟记当年入警誓词:“忠于人民、忠于法律,恪尽职守,不怕牺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从警12年来,邓嘉民付出了艰辛也收获了荣誉。可是,面对家人时他却是满怀愧疚。值班巡逻、侦查办案,他从未“缺席”,但在家中却经常不见邓嘉民的身影。

现在,每到阴雨天,邓嘉民腰上的旧伤就会隐隐作痛,但他仍坚持咬牙值班、办案。

邓嘉民以坚强的意志,在工作岗位上开拓进取、锐意创新,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践行了人民警察的铮铮誓言。他以不屈不挠、扎实顽强的工作作风,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塑造了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

他先后抓获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400多人,主办破获各类刑事案件600多起。他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一次、个人二等功两次;被评为“全区优秀人民警察”一次、“全市优秀人民警察”两次;2018年4月,被评为“广西模范人民警察”。

优秀公诉人韦恒:

三尺公诉席惩恶扬正义

作为公诉人,在法庭上唇枪舌剑、慷慨陈词,韦恒的底气全部来源于庭下对每一起案件、每一个证据、每一次出庭精心的准备。在南宁市检察院,韦恒办理过不少案件。他用坚定信念诠释职责和使命,用无悔青春照耀金灿检徽。

严控细审 公正处理每起案件

在办理某个职务犯罪案件时,韦恒提前介入引导侦查,与侦查部门共同梳理案情,理清侦查脉络,把准侦查方向和重点,并针对证据上存在的缺失、瑕疵、漏洞等问题,多次提出补充和补强意见,全面引导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

在参加侦查部门案情讨论会议、疑难问题会诊时,韦恒提出侦查意见建议200余条。在审查起诉阶段,他在审阅案卷的基础上,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证据为基石,做到审查案件事实不留死角,确保不枉不纵,精心制作了700页近50万字的审查报告、起诉书等法律文书,指控有力,做到无错漏。

在出庭支持公诉阶段,韦恒制作庭审预案3个,内容达120余页,分析归纳辩护观点及答辩意见100余条。严格对待每一件案子,练就了韦恒细致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也正因为如此,韦恒办理了不少大案和要案,但多年来他办理的案件无一错案,取得了良好的法律和社会效果。

延伸检察触角

倾注社会责任感

“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每一位司法工作者的梦想。韦恒认为,案件无论大小,对被告人、被害人,还有他们的家庭都是大事。所以在办案过程中,他尽可能地修补被损坏的社会关系。

在办理一起诈骗案过程中,韦恒发现犯罪嫌疑人赵某对其诈骗他人钱款的事实供认不讳,但对自己行为的危害性和严重性不以为然,始终强调自己是因为家境困难才诈骗,把自己描述成为可怜之人。为使赵某认罪伏法,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韦恒多次提审赵某,深入了解其生活背景、心理活动等情况,通过法理与情理结合,循循善诱,使赵某最终深刻认识到了自己所犯罪行的恶劣性,当庭向被害人及家属道歉,并流下了忏悔的眼泪。

在十余年的检察工作中,韦恒始终坚持在工作上“用心”,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辛勤耕耘,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出了一个个不平凡的工作业绩,努力践行“忠诚、为民、公正、清廉”的价值观,继续在三尺公诉席上挥洒青春和梦想。

正是勤奋踏实的作风和良好的工作态度,韦恒先后荣立自治区检察院、南宁市检察院三等功9次、嘉奖3次;2016年被自治区检察院评为“全区公诉标兵”;2017年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全国优秀公诉人”,为近三年来广西唯一获此殊荣的检察官;2018年被共青团南宁市委评为“南宁市十佳青年之星”。

调解先进个人黄诚:

以公心换民心

从法律专业毕业后,他就把根扎在了基层。如今,他从事人民调解工作已有25年,多次被市、县司法局评为“先进人民调解员”、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等,他就是宾阳县古辣镇司法所所长、古辣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黄诚。

完善制度建设 提高调处效率

为有效发挥人民调解化解群众矛盾纠纷的基础性作用,黄诚带领司法所工作人员,不断完善矛盾纠纷信息收集、分析研判、报告预警等制度建设,为维护当地社会和谐稳定贡献了力量。

黄诚结合古辣镇当地实情、民风民俗,从制度建设入手,完善人民调解组织及制度建设,健全矛盾纠纷信息排查机制,构建了人民调解工作平台。

黄诚建立和完善村屯信息员队伍建设,建立了矛盾纠纷信息排查工作报告制度。按照矛盾纠纷排查工作“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化解”的工作要求,他要求村屯信息员对日常排查出的群众各类矛盾纠纷要及时上报。在掌握信息主动权后,对一些可能演变成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明确专人,即时调处。

与此同时,他不断完善与信访部门、派出所、劳动部门等多层面的对接联动机制,提高对各类矛盾纠纷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调处能力,以提高矛盾纠纷调处效率和质量。多年来,他指导镇、村(社区)调解委员会排查受理各类纠纷,受理矛盾纠纷和调处率达100%,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在96%达上。

果断调处纠纷

讲法讲理更讲情

2018年3月11日,古辣镇联泉村村民何某到古辣镇司法所反映,自己与村民吕某发生口角,吕某对自己不满就将机耕路挖烂,导致自家7亩水田无法进行机械作业,将要耽误农时。

在接到情况反映后,黄诚立即和联泉村调委会一起调解这起纠纷。经过三天的调解,3月14日晚,双方签订了和解协议,吕某也在次日早上主动修复了机耕路,何某得以顺利耕种完自家的土地。

今年初,在古辣镇司法所矛盾纠纷调解室,一名妇女不停地哭泣。原来,这名妇女曾到医院做过手术,后来因手术失败,她的身体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但医院方面却以手术时患者已经签字承担风险为由不予理会,双方就此产生医患纠纷。

黄诚先安抚女子和家人平复心情。随后,黄诚与医院代表沟通,希望院方换位思考,考虑患者的难处。他本着既要维护患者正常合法权益,又要维护医院的正常医疗秩序的原则,在充分考虑当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及医疗条件之后,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宾阳县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暂行办法》中的相关规定,依法、重情、讲理对这件纠纷的始末进行分析和研判。

在调解过程中,黄诚还适时宣传有关医患纠纷的法律常识,使双方都心服口服。经过调解,医患双方签署了一次性赔付协议,双方都被黄诚的真诚所感动,对司法所“暖心”的调解给予了好评。

“以吾心换尔心,以公心换民心。”这是摆放在黄诚办公桌上的一句座右铭。多年来,在古辣镇,黄诚坚持把法治宣传和群众思想教育贯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的全过程,不断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最大限度减少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和谐因素,通过教育和引导,群众“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会风气形成。

主管:市委政法委策划:阎小平统筹:赵儒敏

新闻推荐

县域开发“样本企业”恒力集团董事长陈孝力谈县域开发的危与机 开发已过黄金期 小心市场保有量红线

【人物简介】陈孝力,恒力集团董事长,也是恒力集团的缔造者和掌舵者。他是最早一批看到广西县域开发机会,并将地产业务拓展至...

宾阳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宾阳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