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儿子4年前去深圳打工后失联,二儿子即将大学毕业却不幸患上白血病 一位南宁父亲从上海发来45页求助信

南宁晚报 2019-04-01 04:36 大字

▲韦伟福给本报寄来的求助信▲韦永恒已成功进行骨髓移植手术,目前仍在上海市新华医院治疗(韦伟福供图)?经韦伟福确认,这张微信头像是其大儿子韦永合的照片(微信截图)

今年2月16日,宾阳县84岁的韦大爷带着遗憾离世。其孙子韦永恒在2000多公里外的上海挥泪送别,却不能回家送爷爷最后一程。因为,他正躺在上海市新华医院里,跟白血病魔作斗争。

日前,韦永恒的父亲韦伟福从上海给本报寄来一封长达45页的求助信。他在信上说,没有回家给老人送终的,还有他的大儿子韦永合。4年前,韦永合去深圳务工后便杳无音信。韦伟福向家乡父老求助,希望大家能帮忙寻找韦永合,并“请大家一起帮助韦永恒战胜病魔……”

晴天霹雳 小儿子即将大学毕业突患重病

“眼看小孩就要大学毕业了,未来一片光明。却在突然之间,如同天空刮来满天乌云,下起特大暴雨。小孩极其不幸地患上了重大危险疾病——白血病。得知这个如同噩梦的消息,我们全家人都非常绝望地哭了……”

这是韦伟福写在信中的一段话。信件邮寄地址是上海市新华医院,信封里塞有45张A4纸的求助材料。孩子患上疾病,父母心急如焚。信中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无不凝聚着父母对孩子健康的祈祷、平安的企盼,读了让人为之动容。

韦伟福是宾阳县大桥镇红桥村人,今年54岁。此前,韦伟福、朱有霞夫妇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外出务工。尽管日子过得有些艰辛,一家人的生活却不乏欢声笑语。因为,儿子很争气。

韦伟福的二儿子韦永恒在宾阳高中读书时,成绩一直在年级名列前茅;2011年6月,韦永恒以优异成绩被上海理工大学录取;2014年9月,韦永恒在上海理工大学应征入伍当兵;在部队服役期间,他被授予“上等兵”警衔,并荣获“优秀士兵”等称号;这些年来,他一直热心公益……这些成绩和荣誉,让一家人倍感自豪。

2016年9月,韦永恒光荣退役后返回母校,继续深造通讯工程专业。其辅导员刘老师说,韦永恒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如果不出意外,他将于2019年7月大学毕业。

意外,就在2018年11月发生了。当时,韦永恒反复出现发烧、咽喉痛等症状,服药过后病情均没有好转。同年12月4日,韦永恒被查出“白血病M5型(高危急性)”,随后到新华医院治疗。

爱心如潮 众多热心人捐来30多万元善款

眼看韦永恒即将大学毕业,却突然患上高危急性白血病,这个噩耗有如晴天霹雳,全家人难以接受。

韦伟福说,他的母亲在2015年因病救治无效,不幸离世。之前为了给母亲治病,他们花光了积蓄。母亲过世后不久,父亲老韦也卧病在床,韦伟福只好从深圳辞工回家照顾。得知韦永恒患病后,朱有霞也从深圳辞工赶往上海照顾儿子,全家人没有了经济来源。

今年2月16日,84岁的老父亲病逝。韦伟福料理完后事,便赶赴上海。而他们此前跟亲戚借来的10余万元治病费,已经花光了。

“我打听得知,治病费起码还需要50万元。”韦伟福说,能借到钱的亲戚,都借遍了。放弃,不舍得;救治,缺乏资金……一家人一筹莫展,难过得抱头痛哭。

就在韦伟福夫妇为筹治病费发愁时,有热心人士找上门来。他们通过网络等途径,帮助韦永恒募集治疗费。至今,宾阳县红十字会为韦永恒募集到15万余元爱心款,互联网上筹到8万余元,上海理工大学的师生也捐来了8万元……

热心人的雪中送炭,给韦永恒带来战胜病魔的决心。

手术成功 宾阳县红十字会正在帮筹治疗费

“在上海,我们没有一个亲戚。给儿子治病的这些日子里,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患难见真情’的可贵。”韦伟福说,他到上海还有另一个目的——想给儿子进行骨髓配对。不过,很多人听说后,都劝他“年纪大了,不要冒这个险”。

韦伟福认为,“有热心人帮助,我们自己也要努力一点”。经过检测,父子俩的骨髓配对成功。韦永恒听到这个消息,红了眼眶:紧要关头,父亲一心只为救儿子。而自己长这么大,还没来得及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

3月25日,韦永恒在上海市新华医院成功进行骨髓移植手术后,被医务人员送回隔离病仓。当他醒来的那一刻,他看到,父亲就站在隔离窗外守着自己。此时的父亲,苍老、憔悴。韦永恒不忍心看下去,泪水再一次模糊了他的视线。

3月31日,韦伟福从上海给记者打来电话说,从住院到现在,韦永恒的治疗等费用共花去了30余万元。骨髓移植后,韦永恒的免疫力还没有回升,目前仍在病仓里做进一步观察治疗。

接下来,要等待白细胞等各项指标恢复后,韦永恒才能出院。到时他们打算在医院附近租房住,随时做好回医院复查等准备。韦伟福说,由于在老家没有办理新农合,韦永恒的治疗费用回老家也没有办法报销。

宾阳县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廖坚对此表示,韦永恒的治疗费仍在筹款中,得来的款项将根据治疗情况转到医院账户。

牵肠挂肚 大儿子说去打工4年来杳无音讯

在社会各界热心人的帮助下,韦永恒的病情有了治愈的希望。韦伟福夫妇在稍微松口气的同时,心里仍有一份沉甸甸的牵挂——大儿子韦永合下落不明。

韦伟福说,84岁的老父亲病逝的时候,除了在上海住院治疗的韦永恒,家里还有一个人没有回来送终。他就是韦伟福的大儿子韦永合。韦伟福在求助信上写道:“大儿子没有犯案记录,就是去向不明。大儿子无影无踪,给我们这个家庭带来沉重打击。”

据韦伟福介绍,大儿子韦永合于1989年出生。在家里时,小小年纪的韦永合经常帮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由于家里困难,没能攒到更多的钱供韦永合读书,加上其他方面原因,导致父子间产生感情隔阂。2004年,年仅15岁的韦永合独自外出务工。

2015年,奶奶过世的时候,韦永合曾回过一次家,那是父子俩的最后一次见面。“他当时身高有1.65米,沉默寡言,只说在深圳工厂打工。”时隔数年,韦伟福依然清晰记得那一次见面的场景。

然而,韦永合返回深圳务工后,与亲友彻底“失联”。韦伟福夫妇曾到广东寻找,也让亲友帮留意韦永合的线索,结果都是无功而返。在老父亲老韦临终前卧病在床的那段日子里,因为大孙子的失联,二孙子又患重病,老人整天愁眉苦脸。老人带着对两个孙子的牵挂,在郁郁寡欢中离世,留下了永远的遗憾。

3月29日,记者拨打韦伟福提供的韦永合的电话号码,但语音提示为“空号”。随后,记者用该号码搜索微信好友时,页面弹出一名男子的头像,微信名为“芒果本色”。

截至发稿前,“芒果本色”没有同意加记者为好友,记者无法查看他的朋友圈。韦伟福看过截图后哽咽着说,“大儿子今年30岁了,这是他的照片,家里以前没有保存。过去的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被冲淡。唯一无法冲淡的是,这份血浓于水的亲情。希望儿子能平安无事,希望儿子看到报道后打电话报个平安……”

■请您帮帮忙

您的举手之劳或能帮助他们一家团聚

韦永合是宾阳县大桥镇红桥村人,1989年出生。2015年,韦永合在奶奶过世时回家,声称在深圳工厂里打工。离家到深圳务工后,韦永合就跟亲戚朋友彻底失联了。

据父亲韦伟福介绍,韦永合身高约1.65米,平时沉默寡言。

目前,本报联手《深圳晚报》,一起帮助韦伟福寻找他的儿子韦永合。读者朋友,如果您有韦永合的线索,请拨打《南宁晚报》24小时值班电话0771-5530111,或者拨打《深圳晚报》24小时值班热线0755-83929999告诉我们。

您的举手之劳,有可能帮助这家人团聚。

新闻推荐

“村霸”破坏生产经营 20名犯罪嫌疑人被抓

本报讯(记者韦东通讯员陈仕天)3月21日凌晨4时许,宾阳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组织县政法委、法、检、公、司和吉镇等综治...

宾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宾阳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