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里打糍粑制米饼 欢欢喜喜迎新年

南宁晚报 2019-01-29 06:07 大字

自己亲手做的米饼就是香甜小记者展示做好的米饼一棒一槌打饼模,小记者变身非遗美食传承人小记者参观了解非遗小吃的前世今生

在广西,提到“非遗”,你能想到什么?除了宾阳炮龙节、刘三姐歌谣等,还有各式各样的传统美食。目前,经自治区认定的“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一共有32种,有一个地方,汇集了这32种经典美食,这就是位于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新阳校区)内的广西非遗小吃展示馆。驰名中外的老友粉、螺蛳粉、桂林米粉、牛巴粉、宾阳酸粉、梧州龟苓膏、水街粉饺、上林旱藕粉、扬美古镇沙糕、全州醋血鸭、五色糯米饭、凉粽、恭城油茶、米糕、糍粑……有没有流口水?上周六,小记者们走进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吃展示馆参观,详细了解这些广西经典小吃的前世今生,小记者们还化身美食大厨,传承民俗经典小吃的制作手艺,亲手舂糯米、打糍粑、和粘米、拌糖浆、倒饼模,直到香喷喷的糍粑和米糕出炉,吃到自己的手作美食,大家纷纷感叹真香甜。其间,大家还不忘完成色香味俱全的采访。(农慧娟)

观非遗,品广西

■小记者李朵朵 星湖小学

说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要说我们广西那些大名鼎鼎的非遗美食呀!

“人间万物,唯有美食不可辜负。”1月26日,我们南宁学生记者团的同学们,一起来到了新阳路的广西非遗美食展示馆,开启了好吃又好玩的美食体验活动,深入了解这些美食的前世今生!

说起广西的特色,就不得不提广西的米粉啦!它可是广西具有代表性的食物。广西人可以一日三餐都吃粉。据说仅南宁这一个城市,每年就能吃掉6亿多碗米粉!对广西人来说,不管出门还是回家,一碗家乡的米粉就足够了!广西人的一碗粉,调配的汤汁底料足以撑起一片天!南宁老友粉的酸辣咸香,柳州螺蛳粉的麻辣劲爽,桂林米粉的顺滑细腻,宾阳酸粉的酸甜爽口,玉林牛巴粉的香浓鲜美……广西人都可以娓娓道来。

在三楼“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通过大屏幕上播放的短片和老师的讲解,我们了解了更多的广西美食文化。

今天,我们看到的,都是祖祖辈辈们流传下来的传统美食手艺,我们要把这些非遗文化传承下去。希望通过这张亮丽的非遗美食文化名片,让世界了解广西,爱上广西!

第一次做米饼

■小记者李佳珈 云景路小学

“咣咣咣,当当当”,一阵阵捶米饼的声音不绝于耳,此起彼伏,广西民族特色小吃体验馆里热闹非凡,原来是南宁学生记者团的小记者聚集在这里,兴致勃勃地体验了一把做米饼的乐趣。

我目不转睛地盯着面点师傅给我们耐心地讲解示范,看着一堆粉状的东西经过师傅一双巧手变成一块块精致的米饼,我也忍不住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拿起模板和槌棒,有模有样地学了起来。和面、擂粉是技术活,面点师傅都帮我们做好了,接下来装粉、捶饼、刮平,我都做得得心应手,我心里正得意洋洋,可是倒模的时候,无论我怎么敲,米饼好像和我作对一样,牢牢地粘在模板里,我气急败坏地拿起槌棒一阵乱敲,米饼还是纹丝不动。看着别的小记者已经熟练地在做第二块米饼了,我还在和倒米饼较劲,急得我像热锅上的蚂蚁,脑袋里开始转圈圈了。这时,我偷偷瞄了一眼旁边小姐姐,看看她是怎么把米饼倒出来的。哦,原来倒米饼也是有窍门的,要先在米饼的正面两旁轻轻敲一敲,然后再翻转到背面用力一敲,米饼就听话地稳稳落在盘子里!哈哈,一块米饼就这样大功告成了!米饼做好了,接下来就是烘烤,20分钟后,一盘盘热气腾腾的精致米饼就出炉了,一股诱人的香味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真是“口水直下三千尺”啊!

看着自己亲手做的米饼,心里美滋滋的!我一块都没舍得吃,小心翼翼地把米饼装到背包里,带回去给家里长辈和亲朋好友分享。

非遗小吃展示馆一游

■小记者韦富鑫 鑫利华小学

1月26日,南宁学生记者团的小记者来到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吃展示馆。在广西提到非遗,你能想到什么?花山壁画?宾阳炮龙节?刘三姐歌谣?Nonono,现在说的是美食哟!

一进门,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各色各样的美食小吃,让人口水都快流了出来,仿佛来到了一个美食的国度。随后,我们尝试制作传统美食——马打滚。我们先是在一个大瓷器里装了些马打滚的外料,用木槌捶打。我们也尝试了一下,没想到看着简单的捶打拉起来吸力竟这么大,这可是个体力活儿。后来我们直接尝试了成品的马打滚,先是一股传统的米味,不久一股美味便上来了,可好吃了。

之后,我们又来到了“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小吃类的展览馆,了解到桂林米粉“一吃再赞好,再吃添神,三吃回头,回吃上瘾”的精髓。还有有名的恭城油茶“一杯苦,二杯甘,三杯好油茶”的感觉,让人想象无穷。

舌尖上的广西

■小记者黄诗琴 碧翠园学校

1月26日,南宁学生记者团的小记者们来到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感受“舌尖上的广西”之美。

我们先来到“广西民族特色小吃展示馆”参观。一进大门,我就被这些逼真的食物模型吸引住了,忍不住咽口水。第一站,南宁小吃。南宁人的很多时候都与粉相伴,粉哺育了许多土生土长的南宁人,老友粉在南宁人心中的地位是神圣的:老友粉是广西南宁的本土美食,于2007年入选南宁首批2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酸、辣、咸、香具备,有祛风散寒、通窍腥味之功效……不只这些,南宁还有扬美沙糕、粉利、芝麻花生糊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接下来的美食也很多:桂东南小吃里的梧州龟苓膏、冰泉滴珠豆浆、梧州纸包鸡;桂中小吃著名的柳州螺蛳粉、柳城云片糕、豆粉馍;桂西小吃的都安黑米粽、“龙棒”、白膜;桂北小吃的桂林米粉、艾叶粑、大肚糍……

我们在二楼的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吃展示厅参观完后,就开始下一楼去动手实践——做好吃的米饼啦!小记者们撸起袖子,干劲儿十足。先和面,放糖浆和芝麻;再把和好的面放进饼模里,压平;用小木槌打平;最后把米饼从饼模里敲出来,经过几分钟的烘烤,香喷喷的米饼出来了,又软又糯,十分香甜。

在参观这一次展览中,我不仅了解了广西有哪些传统特色小吃,更重要的是我明白了要去珍惜保护传统文俗,且愿意去传承它。壮美广西还有许多传统文化,就待我们一一去探索吧!

新闻推荐

明天起 桂林九个高铁站可刷身份证乘车

2019年铁路春运将于1月21日正式拉开大幕,至3月1日结束,节前15天、节后25天,共计40天。18日,记者从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获悉,今...

宾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宾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