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寿州“五名”文化 赵 阳

淮南日报 2018-01-02 14:51 大字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寿县位于淮河南岸、八公山下,古称寿春、寿阳、寿州。这里是楚文化的故乡,中国豆腐的发祥地,淝水之战的古战场,历史上4次为都,10次为郡,名噪江淮。这里有全国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宋代古城墙,与始建于春秋时期的“天下第一塘”安丰塘、古寿春城遗址、汉淮南王刘安家族墓地、明清寿州孔庙及寿县清真寺等均为国家重点历史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寿县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文化旅游特色化”战略,用全新的眼光审视寿县2600多年悠久灿烂的文明史,提炼出以名城、名山、名水、名人、名战等为主要内容的寿州“五名”文化。

名城文化

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迁都寿春,寿春城成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文化遗存看,政治、军事、文化、商业、交通、城垣、青铜器的冶炼与铸造,乃至衣食住行,汇聚了许多楚文化的精华,如楚寿春城遗址的建筑艺术及其宏大规模,引进水稻的栽培与芍陂的开凿利用,楚金币“郢爰”的铸造与发行,“鄂君启节”的使用,标明楚国建筑、商业、交通、铸造、运输的进步与发达,显示了楚文化的先进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寿县古城古迹繁多,遗址遍布。现存古寿春城遗址上的古城墙,构筑于北宋熙宁年间,南宋嘉定十二年(公元1220年)建康都统许俊为御金兵“即旧址”重筑,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城呈方形,周长7147米,高约7米,墙体内以粘土夯筑,外壁下砌石基,上砌青砖。砖石缝隙以桐油、糯米汁和石灰为浆泥,墙壁向内层层收分。城有四门,东为“宾阳”,南为“通淝”,西为“定湖”,北为“靖淮”,均设城楼和瓮城,组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古称寿春城是“金城汤池”。

名山文化

位于寿县古城北端的八公山,方圆128平方公里,峰峦叠翠,清泉密布,景色优美,自古以来有很多骚人墨客流连于此,刘安、吴均、李白、苏轼、欧阳修、刘禹锡、韦应物等著名诗文大家都留下脍炙人口的篇章。

“八公山”一名的得来,源自刘安学道成仙的神话,由此产生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鸡犬皆仙”、“淮南鸡犬”等成语典故。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厉王刘长的儿子、武帝刘彻的皇叔。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汉文帝把江淮流域大片土地封给刘安。因都城建在淮河以南的寿春,故封为淮南王。刘安博雅好古,在八公山上招贤纳士,纵论天下兴亡,探讨学术方技,寻求治国良方,组织门客编著完成《淮南子》,是我国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学术巨著。

现在,淮南王刘安的墓完好地保存在八公山南麓。墓前,立有一块“豆腐发祥地”的石碑。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传说刘安在山上炼丹时,把黄豆汁作为培养丹苗的原料。一次,所磨豆浆与石膏类物质接触,豆汁竟变成洁白细嫩的东西,尝起来还很鲜美,于是起名叫“黎祁”(谐音“离奇”),后来称为豆腐。

名水文化

千里淮河在八公山脚下回旋西流,千年古塘安丰塘烟波浩渺,珍珠泉、玛瑙泉景色秀美,瓦埠湖上碧波荡漾,水质优良,物产丰富,造就鱼米之乡。东淝河环绕八公山周围,护城河簇拥着寿县古城。正阳、隐贤、瓦埠三大古镇滨水而兴,商贸发达,楼橹峥嵘,盛极一时。寿县,真正是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

安丰塘,古称芍陂,位于寿县城南35公里处,号称“天下第一塘”,始建于春秋楚庄王时(公元前601—前593年间),为楚相孙叔敖征集民力所建,“周百二十里”、“纳川吐流,灌田万顷”, 至今已有2600年历史,被称为“中国灌溉工程鼻祖”,位居中国四大古代水利工程之首。两千多年来,安丰塘屡经兴废,历尽沧桑,目前是淠史杭灌区一座中型反调节水库,周长24.6公里,面积34平方公里,最高蓄水量1亿立方米,灌溉面积70万亩,年产粮食60万吨,水产品4万吨。2015年,安丰塘被评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2016年,被列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在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名人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寿春名人灿若繁星,层出不穷,名人文化更是寿州文化中璀璨夺目的一部分,历史上留下了“第一循吏”孙叔敖的动人故事,留下了“时苗留犊”的旷世美谈,留下了“珠泉尽洗贪污气,淮域长流正义风”的警示名言。丁奉身先士卒,赵轨“公清若水”, 刘仁赡辕门斩子,方震孺忠心不泯,柏文蔚矢志民主,张汇滔“国魂不死”……他们中有的以清廉传世,有的以不计得失扬名,有的以敢于直言、不畏权势流芳,千百年来浩然正气,清风惠政,让人们以史为鉴,清正为官,廉洁为人,为寿州故事续写新的传奇。

名战文化

寿县地处南北冲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南人得之,则中原失其屏障;北人得之,则江南失其咽喉。”历史上战争频发,1600年前这里发生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留下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历史典故,开创了以少胜多的战例。

“五名”文化集寿县历史文化之大成,基本涵盖了寿州人文精华。近年来,围绕寿州“五名”文化的挖掘与整理,以打造文化品牌为突破口,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通过出版《文化寿州》、《璀璨寿春》等系列图书,组织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行动,大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等活动,不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增强地方文化的软实力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加快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寿县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时逢盛世,承接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强劲东风,千古寿州必将愈发放出眩目的光辉,奏出更新更美的乐章!

新闻推荐

新一轮调图后, 百色站共有65趟列车经过

本报讯(记者吴东萍通讯员陈欣媛)12月28日零时起,铁路部门实施2017年底列车运行图。昨日,记者从百色车务段了解到,本次调图百色站新增动车组3趟、调整运行区段2对,调图后共有列车65趟,其中动车55趟,普...

宾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宾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