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古一新话淮南 □

蚌埠日报 2017-12-04 14:52 大字

蚌埠人说起淮南,总有种“老大哥”对“小老弟”的深情意味。没错,就是深情。因为你无论走在淮南的哪条街巷,一句熟悉的乡音瞬间让你产生恍惚感,让你忘了自己正身处异乡。

正是带着这种莫名的亲近感,今年9月初的一个周三,作为“行走大淮河 探路新发展”大型系列采访组的一员,我和我的小伙伴踏上了前往淮南的路程。本以为城市同质化发展的今天,两个相距不过50多公里的城市会像孪生兄弟一般相似。然而真正踏上这片土地,才感受到这个“近邻”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

作为典型的资源城市,淮南正在经历一场阵痛,来摆脱对煤炭资源的单一依赖。这阵痛来得静悄悄,让50公里以外的我们毫无察觉。然而,这阵痛又是这样声势浩大,以至于整个城市的未来走向都为之颠覆。

就在此时,我们来到了处于阵痛中的淮南。

新揽千年古城寿春,我们真切触摸到了这座城市的文化自信。探寻发展思路,我们又真实感受到了这座城市里蕴藏着的复杂思绪,有彷徨,也有激情。

城市一端,是拥有千年记忆的古城寿春;另一端,还有在追寻大数据路上一往无前的淮南人。

身为异乡人,我们比当地人更加冷静地细数它的古与今、成与败、心酸和荣耀。我们在这场裂变中感受到了一种冲突的美感。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似乎也就不远了。

寿州城中觅古风

但凡哪座城市拥有一座古城,莫说有千年历史,只要有点儿历史典故,都要被拿出来津津乐道大肆宣传了。然后,再圈起地界,修路建门,打报告,申请个几“A”级景区。接下来,跑推介,引游客,便可以坐等门票钱进账了。

寿县偏偏那么低调。没有景区大门,没有售卖门票的小窗口,当你不断靠近,直至眼见那高耸的古城门,才轻叹一声,哦,古城到了。

寿县,古称寿春、寿阳、寿州,历史上蔡国、楚国、西汉淮南国、东汉袁术称帝和南朝宋朝的都城建都于此。经过千年的洗礼,寿县早已像一本耐读的书,你读出了沧桑,他读出了实用。即便把它当做一本简单易读的旅游攻略,你也会收获不一样的美景美食。

与我们同行并临时客串导游的是淮南日报社的一位同仁小Z。他是80后,阜阳人,大学毕业后当了几年教师,然后来到淮南日报社,成为一名记者。同为皖北人,我们不禁对他落户这“淮河以南”有点儿好奇。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咱老家是阜阳农村的,能在这城市里工作挺好。总觉得这城市有底子,机会多,成了家就待住了。”

此时,车子正沿着寿县南大门的护城河缓慢行驶。望着窗外水波粼粼、光芒熠熠,我忽然感受了他的这种骄傲,是真正扎根在一座城市以后,从心底生长出来的依赖感和自信感。

寿县古城有四门,东为宾阳,南曰通淝,西称定湖,北名靖淮。我们驱车从南门进入,而后右转,沿着长长的城墙一路东行。道路两侧,长长的停车位整齐排列,全部空着,我们将车停稳,决定亲手触摸一下历史的温度。

小Z是淮南日报专跑旅游领域的记者,因此对寿县的历史和文化是娓娓道来。他带着我们来到一个由古砖堆砌而成的大型“水缸”面前,让我们猜猜这是啥。

蓄水?打仗?看上去圆圆的,有七八米深,里面有积水。我们一一猜测的答案,“导游”都摇摇头。再看旁边的介绍,这个圆形“水缸”名叫“月坝”,拥有神奇的排水功能。平时城内雨水经涵洞排出城外,城外洪水来临,涵洞则自动关闭,水位即使高达城墙垛口,涵洞也不会倒灌。

最为称奇的是,城内雨水高达一定水位时,即使城外洪水高出城内水面,城内的雨水依然可以排出城外,而不会出现内涝。

“其神秘之处,令人尚不得之。”看到简介里如此写着,大家纷纷感慨古人造物的神奇之处。如今,不少城市都在推行海绵城市的理念,就是为了解决城市内涝和蓄水问题,如果能够探破古人造物的“秘诀”,对现代城市建设将会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事实上,寿县的“神奇”不止于此。以城门为例,寿县城开四门,并各有瓮城。其中西瓮门北向出,北瓮门西向出,东城门与瓮门平面上平行错置同为东向出,而南门与瓮门则处于同一中轴线,均为南向出。这种门向的不同设置,既有利于军事防御,又有利于防御洪水。借助于刚刚所见的“月坝”,城内积水可以轻松排出城外。1991年,古城就因此抵御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的围困,再次显示出了古人造城的科学性。

苍老的古城就在眼前,双手触碰在那斑驳的墙体上,我仿佛听到历史在诉说那流转千年的故事。青石板路面,有些坑洼,缝隙不断加大,当地居民骑着电动三轮车驶过,“呼啦啦”,坐在后座的人被颠起老高,让我不禁为之肝颤,但眼前的大姑娘小伙子们似乎都习以为常,仿佛这就是生活的常态。

古城中心街道呈十字型。南北主街上,两侧商铺林立,我们行走其中,左边的服饰店刚吆喝起“大减价”,右边的奶茶店就不甘示弱地唱起了“爱情买卖”。街心处,小娃娃被卖气球的小贩吸引,迟迟不肯挪步,被妈妈“拒绝”后,“哇哇”地表示抗议。此时,叫卖声、喇叭声、娃娃的哭声交织成趣,一派热闹景象。

在十字路口右转,小Z热心地引我们前往孔庙,此时已是傍晚时分,孔庙里只有我们这几位游客。两株苍老的银杏左右挺立,夕阳透过繁密的树叶,稀稀郎朗地落在地上,形成了不规则的图形。微风吹起,树叶牵动夕阳的光影,这图形就又变了形状。我们不敢高声,怕扰了这院落的寂静,默默转一圈,仿佛还听到学童们稚气地大声习读,阵阵回响。

和院落的寂静形成鲜明对比,孔庙门口,不知哪家支起了摊子,两位老人借着夕阳的余光对弈。下棋仅二人,可观棋者不少,里里外外围了好几层,有的抱着娃娃,有的端着玻璃茶杯,绿色的茶叶轻轻浮起,被鹅黄色的夕阳染成了黄色。

随便循一个巷子走进去,两侧都是平房,窗户里不时传出孩童的嬉闹声,嘈杂的麻将声、电视声。一户人家在门口支起个板凳儿,一边摘着青菜一边准备晚餐,一只黄色的土狗蹲在一旁,见有生人靠近,露出警惕的眼神。

不管古城经历了多少沧桑,现如今,这就是寿县人生活的地方,他们怡然自得,简单快乐。只有与外人说起那些辉煌的历史时,才会不由涌出一股自豪,仿佛自己也是历史的见证人,仿佛自己就在守护着这段辉煌的岁月。

然而,就只是这样吗?

很多历史名城都因不同的机缘衰落甚至消亡,但寿县仍然在风雨飘摇中继续坚守。它的独特性在哪里?它的过往经历,给自己的发展增添了什么样的筹码?又或者,从历史的过往中,它习得了什么,又将如何面对这纷繁无常的未来?

寿县古城的主街正在经历升级改造。在古城之外,一座新城拔地而起,带着现代化的气息雄赳赳气昂昂地迈步着。那么,这段傲人的历史,在寿县的发展进程中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仅仅是一张并不那么出名的“旅游名片”,还是一种只有寿县人才懂得的隐秘的“寿县密码”?在寿县采访的时候,没有人告诉我们这些问题的答案。

面对随手可触的历史记忆,寿县人似乎早已把这些内化于自己的生活之中,把它们当做理所应当。可真正试图去分解这些情绪时,才发现经过历史巨浪的裹挟,连他们自己,似乎都无法安放这段被放逐的记忆。

作为一群外乡人,我们好像在这并不大的寿春古城里,迷了路。

大数据里挖“金矿”

古城像一位老者,阅尽世间沧桑,胸怀广阔天地。它不用做什么,只要存在在那里,就足以宣示出一种文化自信。它让每一个淮南人从心底生出一种自豪感,在向外地人推介家乡时,除了牛肉汤、豆腐宴,还有这样一个文化名片可以随时拿出手。

然而,坐拥天然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煤炭资源,淮南并没有踟躇不前,反而以更加急速的脚步,探寻着未来的发展路径。采访组一到淮南,就被负责接待的淮南日报同仁一路领着,来到了淮南经济开发区,淮南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就坐落在这里。

大数据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有多大?未至淮南以前,以为平日里出门用“滴滴”,吃饭“扫一扫”,就是数据时代了。然而在淮南大数据应用服务中心,这些都是再平常不过的应用,用淮南市人民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大数据办公室主任何留进的话说,这些都是“小意思”。

作为华东工业粮仓、中国能源之都,淮南坐拥丰富而优质的资源,却倍受产业结构单一、煤电独大的困扰。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淮南的转型发展该如何破题?淮南将目光转向了大数据。

戴上3D眼镜,就可以实时模拟采矿区的情况,一辆辆采煤车擦肩而过,周边漆黑一片,只有前方有零星灯火。

骑上一辆自行车,前方的大屏幕就显示出城市某条道路的实时街景。蹬着自行车,两旁绿化带里鲜花绽放,树木迎着风摇曳。一边锻炼着身体,一边欣赏着美景,耳边是悦耳的音乐,让人身心都为之愉快。

打开监控大屏,十几公里外某条市区街道上,两三辆新能源汽车正在充电桩上充电。大数据中心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共享新能源汽车已在淮南投入使用,而且费用绝对低于出租车。

……

“如果这些还让您觉得大数据离我们很远,那接下来这个大屏幕上显示的数据,可就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了。”说罢,工作人员带领我们来到一个长约十几米的大屏幕前,上面显示着密密麻麻的曲线图。

“这是对全国手机用户使用APP习惯的分析曲线图。你看,在凌晨三四点的时候,我们以为这时没有人会使用手机,但根据数据监控显示,这个时候半夜醒来的人们会习惯性地看一下手机,由此带来一波小高潮。”工作人员说。

人们喜欢在什么时间段上网?上网的主要意图是什么?聊天、看电视、购物、浏览新闻等行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占据了多大比例?在上网时有什么偏好?在大数据面前,我们惊叹自己就像一个透明人,一举一动都在数据的“掌控”下。有点儿没了隐私的感觉,但大数据带给我们的便利也是显而易见的。

试想一个场景。老张一家人晚饭正在商量,要给家里添置一个自动扫地机,买啥牌子好?什么价位合适?随便聊了几句,晚饭结束,老张便进书房打开电脑,浏览自动扫地机的相关信息。了解到老张一家有购买自动扫地机的需求后,大数据根据全家以往的购物习惯,迅速分析出老张可以承受的心理价位和比较倾向的几个品牌,一张老张家的购物数据网就形成了。

你以为过两天老张手机里就会收到一些推介自动扫地机的“垃圾”短信吗?不!大数据早已行动在先。老张浏览的同时,大数据已经生成,正在客厅观看电视的妻子,在电视剧的间隙就可以在电视上同步观看到早已被筛选过的自动扫地机的相关信息推送。两人晚上一合计,交易便完成了。

这就是大数据的魅力。当我们还在思考大数据这个概念范畴时,淮南早已领跑在先,将大数据从一个空洞的概念变成了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不了解的时候,我们把大数据当做洪水猛兽,觉得它不仅“窃取”了我们的隐私,还颠覆了我们惯有的生活,但事实上,当真正享受到大数据带来的便利后,谁还离得开大数据呢?

此时我忽然看到,摆脱了对煤矿资源单一依赖的淮南,正在发掘大数据“金矿”的路上浴火前行,熠熠生光。

编后:同饮一江水,同属淮河生态经济带,淮南与蚌埠毗邻而居。作为一座资源性城市,煤价的起伏往往就是城市发展的曲线。豆腐文化节、八公山地质公园、焦岗湖湿地公园……淮南在旅游文化产业上持续发力,寻求绿色发展之路。

半日之行,本报记者触摸到了古城寿春的厚重、大数据的魅力,完成了一次历史文化、创新文化的发现之旅。但这只是冰山一角,淮南的魅力期待更多发现的眼睛。亲望亲好,邻望邻好。祝愿淮南这座能源之都在转型发展中续写荣光!

新闻推荐

袖珍妈妈冒险剖宫 诞下健康女婴 婴儿体重2.6公斤、身高46厘米,现母婴平安

李新期和韦春兰刚出生的女儿,体重2.6公斤、身高46厘米。受访者供图11月22日上午,在医院待产的韦春兰幸福地说,胎儿在肚子里踢她。今报记者黄乒宾摄《“宝贝,加油!”袖珍妈妈拼命也要生下你》后续今报...

宾阳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宾阳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