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饮食风潮带旺消费,最近因产地供货问题导致价格大涨 广西本地兴起小龙虾养殖,有关业内人士持谨慎态度 “小龙虾热”的冷思考

南国今报 2017-08-09 16:48 大字

在桂林的一个小龙虾养殖基地,养殖人员正在收获小龙虾。 今报记者张文卉 摄

今报记者张文卉实习生吴丽叶

鲜亮的红色、麻辣的刺激,小龙虾成为人们夏天消夜时尚。小龙虾的饮食风潮也催热了本地养殖经济,然而,有业内人士认为:“消费者对小龙虾食品安全的顾虑并未散去,同时,小龙虾作为外来物种,对当地生态环境也存在一定的威胁。”

供不应求价格涨

“4个人在路边摊随便吃点就要400多元,感觉快在南宁生活不下去了。”8月4日,南宁市民黄先生在朋友圈里晒出了当天点的菜后,有朋友评论:“那是因为你点了小龙虾。”据黄先生介绍,当天点了三荤一素,其中有4斤小龙虾还是团购的,共218元。

在黄先生看来,小龙虾应该是路边大排档的菜品。其实,身价日趋高涨的小龙虾,如今已经从平民饮食覆盖到了中高端餐饮。

记者了解到,小龙虾主要产自江苏、湖南、湖北等地,然而,今年小龙虾主产地连遭强降雨,小龙虾损失惨重,开始供不应求,进货价格也随之上涨。

业内人士表示,此轮小龙虾终端市场涨价了30%,而批发市场则涨了50%。

本地养殖在兴起

在小龙虾消费激增的同时,有投资者将眼光投入到了产业链的上游——小龙虾养殖上。目前,桂林、柳州、贵港、宾阳等地已经有了专业的养殖场。

“每天最多可以捞起500公斤,远远不能供应本地市场。”8月7日,在桂林市雁山区拓木镇苏家村委大桥村小龙虾养殖基地,700多亩的稻田经过改造后,形成50个各有编号的池塘,水深约1.5米,栽着绿油油的水草,还种着可长至1.8米高的芦苇稻,水里混养着各种鱼虾,其中小龙虾遍布每个池塘。

2016年11月,原本从事旅游行业的罗庆华在大桥村承包了这些水田,转行变成了水产养殖者。他告诉记者,入行前,他通过对顺丰、中通、申通等各大快递行业调查发现,2015年,从外地进入桂林市场的小龙虾约5000公斤,2016年翻番到了1万公斤,而且这个消费量还在继续增长。

据罗庆华介绍,小龙虾在桂林已经形成了养殖、物流、销售、外卖的完整产业链,甚至还发往南宁、天津、广州、北京等地,但是产量始终跟不上消费量。

热度之下须理性

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小龙虾的消费群体多数为40岁以下年龄的人群,对于消费者来说,对小龙虾食品安全的顾虑仍未完全消除。如果查看过去和小龙虾有关的新闻,总是和“生活在臭水沟”“重金属超标”等负面信息关联在一起。

小龙虾在进入市场前,是否会经过相关检测呢?南宁、桂林等一些市场的摊主均表示“不用”。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水产技术专家表示,小龙虾具有随遇而安的特性,杂食性偏肉食,即使在浑浊的沟渠中也能生存。“如果养殖户不注重投料、管理等,将会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据了解,目前广西本地的小龙虾养殖多数为小规模养殖,由于技术和管理的欠缺,不少投资者以失败告终。记者了解到,桂林市全州一养殖户今年养殖小龙虾亏损40多万元——由于没有做好防逃措施,导致暴雨来临小龙虾集体“逃跑”。另外,小龙虾的病害发生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业内人士表示,如何完善养殖标准,规范销售市场的发展,正成为“小龙虾热”之后,相关各方必须正视的问题。

业内人士还表示,小龙虾全身硬壳,善于“打洞”,惟一的天敌只有人类。如果养殖过程中,没有做好防逃跑措施,小龙虾会逃跑至周边河流。对于小龙虾在本地的规模化养殖,他个人持保留意见:“就像福寿螺一样,一旦小龙虾的饮食潮流过去,对江河原本的生物链将构成威胁,一旦发生在水库,后果也不堪设想。”

新闻推荐

非法营运被逮正着 司机咬伤执法人员 该司机将面临三万至十万元的行政处罚

执法人员对“黑车”司机问话调查市交通执法支队供图执法人员的左臂上留下深深的牙齿印本报讯(记者黎兆齐)非法营运“黑车”被执法人员逮个正着,司机打开车门弃车就跑,执法人员追了上去试图拦截。然而...

宾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宾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