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实事 为残疾人幸福指数加分

四川农村日报 2021-09-01 01:19 大字

□特约通讯员 彭杰

连日来,笔者踏访营山城乡,见到一个个残疾人服务平台相继建立,一项项扶残助残行动深入开展,一户户残疾家庭走上自强创业之路……笔者深深感受到全县残疾人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近年来,营山县在省、市残联的指导和关怀下,积极顺应残疾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用政策为残疾人办实事、用项目为残疾人做好事、用智慧为残疾人解难事,为残疾人撑起一片蓝天。康复服务 建成三级网络体系

8月23日,笔者在营山县妇幼保健院婚检中心看到,“准新人”正在聆听工作人员宣传免费婚检政策,并进行体检。营山县妇幼保健院院长王爱民介绍,营山全面落实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措施,大力推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增强育龄群众优生优育意识,利用现代医疗手段最大程度阻断残疾代际传递。

笔者来到营山县中医医院康复基地,看到部分患者在进行针灸、推拿等传统康复治疗,部分患者在利用器械做现代康复治疗。营山县副县长、残工委主任杨素梅介绍,该县投资3300余万元,建成了县残疾人托养康复中心,常年有130多名脑瘫、智障、孤独症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对30余名成年残疾人进行托养。该县初步建成以县残疾人托养康复中心为龙头、乡镇(街道)康复站为依托、社区康复点为基础的残疾人康复服务三级网络体系,对22940余名各类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同时,加强与医疗卫生部门合作,为全县残疾人免费体检,强化主动干预、早期干预。创业扶持 残疾人致富有门路

8月30日一早,营山县骆市镇千佛村残疾村民肖盛前背着背篼,走进半山蔬菜专业合作社产业园挖竹笋。年逾古稀的肖盛前,2006年因一次意外事故导致左眼失明。自从竹笋种植项目落户千佛村后,他就在基地务工,劳务费收入年均1.2万元。

营山县残联理事长何德一介绍,2016年县残联在城南街道、东升镇等地15个村,连片建立了“残疾人创业就业脱贫示范区”,鼓励示范区内5家龙头企业吸纳残疾人就业,带动千余名残疾人年均增收上千元。2020年,该县开展了“残疾人扶贫资金股权量化”试点,共有251名建档立卡残疾人参与入股。县残联精准培育帮扶37家残疾人创业就业基地,带动150余名残疾人就业。

近年来,营山县依托创业就业培训项目、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项目等,将培训与创业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征求残疾人创业就业意愿,根据残疾人的需求实施定向、定项培训,为残疾人创业就业打下基础。今年以来,县残联开展残疾人实用技术、电商和竹编灯笼等技能培训,已培训800多人次,帮助150余人实现了再就业。扶残助学 智志双扶追逐梦想

营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铮介绍,近年来,营山扎实开展扶残助学,搭建了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中重度残疾儿童特教学校就读、中轻度残疾儿童普通学校就读“三级教育网络”,努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目前,全县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6.5%。为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困难或身体残疾而失学,营山县建立健全了集“免、奖、助、贷、补”为一体的资助体系。

此外,营山投资近3000万元,建成占地240亩的残疾人文化体育公园,成为残疾人休闲、娱乐、交友的好去处;投资50万元,在黄渡镇建设营山第一个农村残疾人文化活动广场,为残疾人搭建文化活动舞台;大力实施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进家庭、文化进家庭“五个一”项目,为丰富残疾人文体生活创造条件。

近年来,营山县组织残疾人参加国、省、市残运会,先后8次夺得单项冠军。在第31个全国助残日,营山举办大型特殊艺术主题演出,展示了残疾朋友在生活中的坚强风采。

新闻推荐

种养循环 营山大庙乡打造绿色生猪产业

近日,营山县大庙乡养猪大户罗勇和李映辉成为全乡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他们主动复垦周边撂荒地,乡党委、政府号召全乡种...

营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营山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