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容村貌大变样 草帽编织致富梦营山小桥镇:勾勒美丽乡村新画卷
●本报记者 卜兵 罗虹
10月27日,走进营山县小桥镇,清风拂面,一幅美丽乡村画卷呈现在记者眼前。小桥镇位于营山县城东部,距县城17公里,与渠县接壤,达成铁路、南大梁高速公路、204省道横贯全境。全镇共22个村2个社区,2014年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873户3007人,共有长石、海印、子槽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如今实现脱贫的村子,正华丽转身,勾勒美丽乡村的新画卷。
小桥镇党委书记白秀华告诉记者,在全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小桥镇在基础设施建设与改善、产业发展规划、乡风文明建设、群众脱贫增收等方面都实现了提档升级。说起未来规划,在乡村振兴的蓝图中,小桥镇信心满满,必将勾勒出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图。
解民忧 人居环境大改善
当天,记者与该镇工作人员一同驱车前往子槽村,经过曲折的山路,只见半山腰上,一幢幢新房点缀在一片片生机勃勃的产业园区中,一条条平坦的道路缠绕在山腰上。走进子槽村,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白色墙壁上的红色标语,“挖掉穷根子,过上好日子”“脱贫不落每一户,有吃有穿有房住”……子槽村的变化不仅让记者眼前一亮,当地村民也无不感叹日子越过越好。
临近中午,村民于远群正在家里忙着做午饭。当记者问起家里的变化,于远群拿出板凳坐下与记者细说起来。“以前我们家住在那山腰上,还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穿斗房,一下大雨,家里也会积水,潮湿得很,也没有像样的厕所,可以说是厕所臭烘烘、圈舍脏兮兮,厨房黑黢黢。”于远群指着房屋后面的那片山说道,政府修起了安全住房,2017年他们就搬进新房过春节。现在的新房不仅外观漂亮,家里洗衣机、冰箱、电风扇等设备应有尽有,厨房、卫生间以及房前屋后干净整洁。
在子槽村,于远群不是个例,村民们都和于远群一样,纷纷为如今的幸福生活点赞。小桥镇党委书记白秀华告诉记者,子槽村位于营山县东南面,距离营山县城33公里,村里山高沟深,最高海拔达500米左右。由于条件限制,长期以来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能力不足,村民增收渠道狭窄。2014年,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7户947人,被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确定为深度贫困村。
“我们经过入户调研,发现住房安全问题是村民反映最多的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头等大事。”白秀华告诉记者,为解决这一难题,当即启动安全住房工程,为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残疾户四类人员住房改造86户,完成非贫困户住房改造44户,完成3个集中居住点38户生产用房建设和1个集中居住点3套周转房建设,村民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住上了新房子,村民对未来有了新期待。为此,子槽村先后完成村级活动室、卫生室、文化室等建设,修通9公里村组水泥路、4公里入户路,建起集中供水站1座、供水池26座,实现水、电、路、网络、广播“户户通”。随着基础设施改善,子槽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有了完善的基础设施,子槽村的产业也发展起来了。“子槽村目前发展有中药材种植、苗木果树、花椒、肉牛养殖四大支柱产业,此外,还种植晚熟柑橘200亩,形成产业多元化,实现产业长效可持续发展。”白秀华告诉记者,下一步将寻找更多适合本地发展的养殖种植产业,进一步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促增收 引进产业大发展
“这草得好好除,不然这花椒树长不好。”在小桥镇海印村,沿着盘山水泥路一路向上,半山腰处,一条坡度较陡的道路直通该村的脱贫奔康花椒产业园。在花椒产业园里,一株株花椒树长势喜人,村支书冉平安正带领村干部查看花椒生长条件,村民陈绪贵正弯着腰在产业园里除草,距离产业园不到200米,就是他的家。
陈绪贵今年71岁了,和老伴儿李福清老两口居住在家里。看到记者前来采访,他立马缩进里屋,找身干净的衣服换了才出来见客。“干农活是这样嘛,要弄得一身泥。”陈绪贵不好意思地笑着说道。在他粉刷得雪白的屋子前,还种着核桃树、柚子树,院坝前的一块田也种上了药材。
“以前家里穷,路也不通,更别说出去挣钱了,一年到头在家里刨着地,见不着几个钱。”陈绪贵说,如今村里引进了花椒产业,他不仅有土地流转金,还在产业园里务工,收入有了保障,去年人均收入达到5000多元,这可让常年在家的老两口高兴坏了。“现在我们一边享受着国家的政策,一边又在家门口有了稳定的收入,产业园里不忙时就自己种点平时吃的菜,一年到头,还有不少结余,我这心里面踏实。”陈绪贵说。
“花椒产业是从达州市大竹县引进来的,占地有400多亩,现在我们村里有40余人在里面务工,主要负施肥、除草等日常管护。”冉平安告诉记者,每年每人平均能收入4000多元。
与海印村一样,产业做得风生水起的还有长石村。当天,记者走进长石村长鑫农牧有限公司养牛场,只听见哞哞的牛叫声响彻整个牛场,上千头牛被分类圈养在一个个标准的牛栏里,不时探出脑袋悠闲地吃着饲料,管理人员桑文洪正挨个给牛做防疫。
据了解,该养牛场是子槽村和长石村共同筹办的脱贫奔康联合产业园。自2016年建设以来,采取“龙头+村集体+农户”的经营模式,致力于带动周边贫困户参与养殖业发展,让贫困群众能够从养殖发展中分享更多收益,早日走上脱贫致富路。目前,养牛场年出栏可达1000头,年产值可达2000多万元。
“公司吸收子槽村、长石村、海印村等100多户贫困户入股分红,每户入股金额从1万到5万不等,1万为一股,1股每年可以分到600元,通过入股分红方式,不仅解决了产业园的资金问题,同时也让贫困户持续增收有了着落。”桑文洪告诉记者,在发展壮大养牛场的同时,还建起了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有机肥料生产厂,能够将养牛场产生的粪便转化为有机肥料。
“我们全镇有长石、海印、子槽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为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增收,我们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贫困村脱贫产业发展。”白秀华告诉记者,除此之外,还引导大学生返乡创业,在长石村建立永好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跑山鸡20000只;长石村村民王西建立星园养殖合作社,养殖黑山羊,年出栏可达300头;在海印村、子槽村和长石村建设花椒产业园共1000亩等,结合贫困村实际,坚持选好脱贫项目,建立脱贫长效机制,将贫困户融入到产业发展中来,实现组团式发展,为贫困户稳定脱贫增收提供有力保障。
不忘初心 主题教育深入人心
“我们党员,不要忘记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各位党员必须牢记心上,付诸实践……”近日,在海印村村委会院坝里,该村党员齐聚一堂,听取小桥镇副镇长王小云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课。
上完党课,海印村党支部书记冉平安感受颇深,他告诉记者,党课回顾了党的伟大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深入浅出地剖析坚持初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坚定信念、敢于担当、遵规守纪、无私奉献、端正品行五个方面为基层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指明了方向。
“为了推动主题教育往深里走,调查研究往实里走,我们紧扣主题教育要求和乡镇工作实际,明确了调研主题,细化了‘小桥镇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思考’等10个具体的调研课题。”白秀华告诉记者,10名班子成员围绕课题,分头深入镇村企业、镇属部门、驻镇单位、医院、学校、村(社区)、农户等开展专题调研,深入了解情况,认真查找问题,精心记录所见、所闻、所想、所悟,形成调研成果。为确保主题教育取得良好效果,小桥镇还通过动员党员干部自觉学习和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两种方式双管齐下,使党员干部意识到要学习、想学习、爱学习。
“我们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一线走访、开展谈心谈话、设立意见箱等方式,广泛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目前共收集310条问题清单,通过分类汇总,形成22类、35条问题。”白秀华说,召开专题会议,对照党规、党章以及中央提出的“18个是否”深刻查摆自身存在的问题,查摆出问题25类、33条;针对问题,建立台账,落实整改,目前,已整改27个问题,整改率82%,后将持续动态征求意见、查摆问题、落实整改,切实将检查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
主题教育中,乡镇党员干部还开展走访慰问老党员、困难党员活动,详细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及生产生活情况、所需所急。为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困难党员讲“专属”专题党课,使老党员、困难党员生活上得到帮扶、感情上得到慰藉、精神上得到鼓励、思想上与时俱进。
“脱贫攻坚、主题教育,不仅是让贫困户摆脱贫困、增收致富,也是筑牢基层党组织防线、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拉近干群距离的有效方式。”白秀华表示,目前主题教育已经深入全镇22个村2个社区,反响热烈。
新闻推荐
第三届中国·南充·营山黑山羊美食文化节主题文艺作品征集比赛启事
营山黑山羊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目前已成为营山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靓丽名片。经中共营山县委、营山县人民政府研究决...
营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营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