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原乡”走出农旅融合之路农村变景区 村民吃上“旅游饭”

南充晚报 2018-05-14 08:33 大字

■ 营山记者站 邓斐 文/图

央视《乡村大世界》现场录制、骑游自驾露营、趣味农耕体验……营山县朗池镇兴云村至丰产乡龙坝村“耕读原乡”景区以“走进生态营山 品味耕读原乡”的主题内涵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促进了当地农旅经济发展,原本贫穷落后的村庄实现华丽转身。

近年来,营山积极探索“农业、农村、农民”+“农旅、文旅、商旅”的“3+3”共生融合模式,着力发展乡村旅游、培育新型业态、拓展农民增收渠道。“耕读原乡”就是结合“3+3”模式,打造脱贫攻坚示范的新形态农业旅游景区。

打造 贫困村变身大公园

5月10日,记者前往“耕读原乡”景区。在县城一环路与兴云村乡道交会处路口有一块大草坪,上面矗立着一面由竹节拼接而成的背景墙,“耕读原乡”四个草书大字镶嵌在竹墙上,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发光。

“‘耕读原乡\’是营山县以朗池镇兴云村、丰产乡龙坝村为核心打造的‘十村连片脱贫攻坚产业示范线\’的项目。”据县委农工办负责人介绍,该项目集耕读文化、创新农耕、知青文化、地域特色为一体。以“春夏秋冬”四季节为入口、“日月风云”四创意为景观台、“天地人”三才为节点,兼具“渔樵耕读”、“琴棋书画”、 知青博物馆等节点景观工程,建设集旅游与扶贫一体的文化、产业、双创等优品园区。

“一年多前,我们村还不通水泥路,大片田地撂荒,村里只剩留守老人和儿童,生活没有什么盼头。”71岁村民刘全明谈起村里的变化直言,“做梦也没有想到, 生活了七十年的穷山村如今变成公园一样。”

建设期间,上百辆工程车同时作业,一次次风餐露宿,一次次日晒雨淋,最终不到100天时间,完成绕村主干道15公里,不到4个月时间完成产业道路65公里。与此同时,景区打造和土地整治、 产业发展等项目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中。

改变 农旅融合鼓了村民荷包

一年不到,“耕读原乡”一跃成为营山一道靓丽风景。兴云村等地从贫困村变成县城美丽的“后花园”, 各方游客纷至沓来,许多在外打工的村民纷纷归乡创业。

兴云村4组村民陈海燕和丈夫原本将家安在县城,景区建成后,他们回到村里将原有的老房子修葺一新, 开起农家乐。“我们的农家乐是今年4月底正式营业的。旅游文化节期间, 每天有10多桌客人,现在平均每天也有二、三桌客人。”陈海燕告诉记者,目前,她正在着手扩大农家乐规模,在老房子的基础上修建一层楼,准备开茶坊和超市。

“农村变景区,全村老百姓就近务工,吃上旅游饭。”兴云村“第一书记”陈松告诉记者,如今,全村老百姓大都在景区务工,或清扫保洁,或办起小卖部,或开起了农家乐。

此外,当地还引进“蜀农”、“新绿色”等公司建设产业示范园,村民可通过土地流转获取租金,并栽种红芯王柚、中药材,订单式生产回购直接受益。将集体资产和政府投入的基础设施量化股权,入股到种植企业,村民每年都能分红。开展产业生产加工提供培训、就业岗位,带动群众就业增收。成立村集体经济管理公司和村旅游公司,建设乡村农业会展中心(农博园)和乡村“双创”中心,发展乡村旅游、开办农家乐、 乡村民宿等方式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当地群众持续增收。

相关链接

耕读文化源远流长

“时良景美天复和,及时勤学莫蹉跎,少时不学壮时悔,壮时纵悔可奈何!”“劝尔农,莫惮忙,男力葘畲女课桑。陇上黄云机上雪,暂时辛苦乐时长。”该县文化研究者李定国介绍, 营山历来重教兴学,读书之风盛行。《营山县志》记载,清代邑人罗在公就曾创作《劝学歌》和《劝农歌》在民间广为流传。在以耕读为本的农耕社会,普通百姓都懂得“有田不耕仓禀虚,有书不读子孙愚”的道理,常以“穷不丢书,富不丢猪”的古话教训子孙,传统的耕读文化深入人心,世代绵延。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耕读原乡”项目所在地之一丰产乡在清代曾出了一位有名的耕读文化代表人物———王殿宾。家中世代耕读,其祖父王礼尊与舅氏高某皆精于理学,王殿宾少时深得启诱,凡朱子全书、四书返身录以及历朝学案,无不认真研习,并受四川学使张之洞赏识考入县学为附生。光绪十五年(1889)年,他参加四川乡试中举人。归来主持开江凌云、龙鳌等书院,后来任营山汲古、云龙两书院山长。在每个书院,他都添置书籍,供学生阅读,以开阔视野。光绪三十(1904)年,营山云龙、云凤书院合并改设为营山县官立高等小学校,王殿宾任首届校长。与此同时, 他还创立了农桑社及农事试验田,鼓励学生将读书与农事相结合,进一步发扬耕读文化。

新闻推荐

赵世勇同志简历

赵世勇,男,汉族,1967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在职博士研究生,四川营山人,198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7月参加工作,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玉米所作物遗传育种专业毕业,现任中共德阳市委书记。1986.09—1990.07...

营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营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