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检察院 老百姓的贴心人———营山县人民检察院“互联网+检务”的探索与实践
●本报记者 张蓉萍
长期以来,检察院在受理群众举报、申诉、控告、案件办理等方面存在人少案多、平台单一的问题,以致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群众脱贫奔康有待进一步加强。4月19日,记者从营山县人民检察院获悉,为解决这个现实问题,该院选择在离城区较远、辐射功能较强、社情复杂的乡镇(园区)加强信息化建设,探索实施“互联网+检务”智慧检察服务新模式,利用科技信息装备,把检察力量下沉到基层一线,延伸法律监督触角,把检察业务开展到群众家门口,从而化解基层矛盾纠纷。
2017年以来,营山县人民检察院在全县乡镇以及社区、村委会建立独立专线的视频咨询接访平台729个,工作范围辐射全县53个乡镇,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家门口的检察院”,把检察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
建起729个视频接访平台 打通受理群众诉求“最后一公里”
“检察官,我要咨询个事情,我们村有位64岁的秦某文,早些年他的妻子带着孩子外出务工至今未归,他长年一人独居,如今我们村想给他申报特困人员,但由于他家户口簿上反映出他有妻子、孩子,并不符合特困人员申报条件,对于这种情况怎么办?”4月12日中午,营山县朗池镇兴云村党支部副书记秦新春在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打开营山县人民检察院官方网站,点击“视频接访一键通”直接向县人民检察院视频接访员咨询。这套设备,秦新春用得非常熟练。
“如果确有必要,须经过秦某文同意,由其本人向营山县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由法院经过法定程序宣告他的妻子失踪或者死亡。”营山县人民检察院视频接访中心工作人员在线上这样回答。
据了解,像兴云村这样的视频接访平台,目前营山县在乡镇及社区、村委会建立了729个,由专人进行维护和接访,对所有信息实行统一汇总、分流和归口处理、后台存档。打破传统的接访和联系群众模式,实现检察官与诉求群众随时可以在网上进行视频,同时,连入纪委、法院、公安、扶贫、司法等多部门终端,实现多系统互通,“面对面”交流,及时处理群众的法律咨询、监督投诉、控告举报、意见建议等。2017年以来,网上视频接访126件次,其中转交相关单位答复43件次、自行答复75件次。
记者了解到,营山县人民检察院还以互联网和移动通讯为载体,建立起集预约、告知、管理信息推送、法律文书送达于一体的后台,实行“线上线下”两手抓,将线下检务接待大厅进行整合升级上网,已研发“智慧案管”,将检务公开、控告申诉、律师预约、视频接访、案件查询等业务办理进行整合,形成一站式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回复,进一步推动司法公开、政务公开。近半年以来,网上共送达权利义务告知书485份、案件程序性信息272条,网上受理并开展立体司法救助21人次,受理控告和监督线索70余条。营山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罗伟告诉记者,通过一台智能手机,群众就能随时随地与检察官“面对面”交流,让群众身在天涯海角,也能远程登录办事,还能视频问检,畅通了老百姓的诉求渠道,有利于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视频接访听民声 真情关怀解民难
“检察官叔叔,你可一定要为我做主,你看我这腿……”日前,正值青春年华的朱某对着营山县人民检察院视频接访的检察官痛哭了起来。原来,去年5月,营山县星火镇少年朱某晚上乘坐黄某的摩托车时,被男子周某驾驶的别克轿车故意撞倒,摩托车上的朱某被甩出数米,还未反应过来便被周某一伙人一顿拳打脚踢,造成朱某右腿胫腓骨粉碎性骨折……这伙人本是与黄某有矛盾,却误伤了朱某。
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罗伟了解到,朱某受伤后一直在接受治疗,家中又有年事已高、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人,还有年幼的妹妹,一大家子人仅靠朱某父母在外务工的微薄工资维持生计。朱某受伤无人照料再加之昂贵的医疗费用,无疑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随后,营山县人民检察院对朱某启动了立体救助机制,先是向朱某发放了2万元的国家司法救助资金,并对朱某实施了其他方式救助。
“检察官是真心在帮孩子,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来关心他、鼓励他,还带娃娃参加公益活动。”朱某的父亲说。
受益的不仅是朱某一个人。针对目前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新特点,营山县人民检察院在县里的中小学、企业建立青少年观护基地和“知心姐姐”工作室,为涉罪未成年人提供平等保护的机会,为检察机关、司法机关、共青团开展监督考察、观护帮教工作提供场所。4年来,该院相关部门和“知心姐姐”团队开展各类未成年人法制宣讲64场次,覆盖人群近3万人,为90余名涉罪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对163名涉案未成年人进行了帮教。
“让检察力量沉下去的同时,我们还意识到解决基层矛盾纠纷不是靠‘一家之力\’,而是要树立公开透明、程序公正、规范司法、监督制约的法治思维,形成公、检、法、司等执法司法合力。”罗伟说,这样的视频接访平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基层法庭、派出所、司法所“三缺一”的局面,无疑成为加强基层执法司法活动监督、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推动力量。
“我们村10组的吴某某与前妻李某某前段时间因为土地租金闹得不可开交,我们作为村干部法律知识不多,便通过视频接访平台,让双方坐在视频接访平台前向检察院的接访人员进行咨询。”营山县朗池镇兴云村党支部副书记秦新春告诉记者,视频接访员与检察官一起释法说理, (紧转2版)(紧接1版) 吴某某二话没说就把该给前妻和孩子的土地租金交给了李某某。
“放下锄头就能找到检察官,以后有啥法律问题再也不用东跑西跑了。”在兴云村,不少农民群众都这样说。
推动信息化与司法办案深度融合 不断创新服务群众方式
“案多人少是检察机关的老大难问题,比如一些能够快速审理的轻刑案件,占据了公诉人大量时间和精力。”罗伟介绍,营山县人民检察院研发的远程视频庭审系统将有效解决这一难题,提升司法效率。犯罪嫌疑人不用出看守所,在驻所检察室就能参与庭审,系统会自动跟踪庭审中各位发言人,举证也将更便捷。通过屏幕,法庭各方都能直观看到。目前,该系统正在试运行。
营山县人民检察院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和科技装备建设,着力提高检察队伍信息化素养,努力推动信息化与司法办案深度融合,以“一个中心,六个平台”为框架,打造了兼具远程指挥观摩、公诉远程支持辅助、检委会会商、案件查询研判等功能的法律监督中心,规范了办案区,建立了监督线索、行政执法数据库,信息快速查询平台,技术实验室等。配备了无人机、心理测试仪、电子取证等高科技办公办案设备。“我们将进一步丰富‘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内涵,采取更多举措,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不断创新服务群众方式,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减少群众诉累,为决策提供参考,努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实现司法为民‘实体店\’模式向‘网店\’模式转变。”罗伟表示。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营山县人民检察院正以大数据、信息化应用为引领,以“智慧检务”建设的成效,更好地服务人民,真正实现“将办公桌搬到群众家门口,将公平正义放在群众手心头。”
新闻推荐
">"target="_blank">自2015年营山启动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以来,经过近三年时间的磨砺,营山完成了“蝶变”。全县爱卫组织健全,健康教育全面普及,城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得到...
营山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营山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