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借助暗访督查推动脱贫机制创新、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脱贫攻坚 行非常之举收非常之效

南充日报 2016-09-05 00:00 大字

●本报记者 易立权

“精准”,是当下脱贫攻坚工作的风向标。作为贫困人口总数列四川全省第二的市州,南充在脱贫攻坚的实践中发现,***具体的落实环节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便是乡镇一级。为抓住这个关键,南充借助暗访督查这一非常规手段,以此推动脱贫机制的创新、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在丘区脱贫攻坚方面探索出了自己的做法。

担忧: 少数乡镇脱贫攻坚“走过场”

南充脱贫攻坚的任务较重,全市9个县(市、区)中有4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5个革命老区县、1个国家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项目县(仪陇)和7个省级秦巴山连片扶贫开发项目县。

2015年,经第五轮精准识别,全市锁定贫困村1290个,贫困人口15.2万户、45.13万人,贫困发生率7.78%,贫困人口总数列全省第二。今年,要完成脱贫解困13.6万人,317个村退出贫困村,南部、蓬安两县实现摘帽的目标任务。

如此艰巨的脱贫攻坚工作,从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到扶贫项目精准安排、扶贫资金精准投放、扶贫措施精准到户等,其一线的实施者便是乡镇一级。

此前,扶贫部门在调查摸底时发现,南充少数乡镇在脱贫攻坚方面并没有真正动起来,脱贫措施简单,甚至流于形式,贫困户意见较大。

营山县小桥镇海印村贫困户莫桂培,因肢体残疾多年,无法正常行走,完全丧失劳动力,常年一个人在家,按照“五个一批”,本应采用政策兜底保障,但对她的帮扶措施是:产业发展。“我一个残疾人,连路都走不动,哪里还能发展什么产业?”这样的帮扶措施,让莫桂培感到不切实际。

前期摸排发现,像海印村这样精准脱贫措施并未落到实处的贫困村并非个例,虽然有些地方经过整改已有改观,但市委、市政府对于精准脱贫最关键环节———乡镇一级的情况仍感担忧。

在省上“四到县”(项目、资金、责任、任务)后,项目实施完全由县一级负责,市一级的工作更多的体现在监管方面。要推动脱贫攻坚工作顺利开展,需要用一种恰当的方式来警醒脱贫一线的干部,特别是督促乡镇党委书记如何把责任落到实处,南充选择了暗访督查这一非常规手段。

今年4月召开的全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明确要求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必须把主要精力用在脱贫攻坚上,市委、市政府每季度开展脱贫攻坚拉练会,随机挑选3个县的贫困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也带头对脱贫攻坚情况进行暗访,并组建厅级干部暗访队伍,南充33位厅级领导随机抽取今年拟退出贫困村暗访,暗访结束后交换整改意见,并就暗访情况形成督查暗访报告。

根据市委要求,市脱贫办组建了9个常规督查组,暗访督查成为常态。

暗访:“七步工作法”产生震撼效果

从今年3月25日开始,市脱贫办的暗访督查组,对全市317个今年拟退出的贫困村随机抽取暗访。每月对全市9县(市、区)进行一轮暗访,每个县(市、区)暗访一个村。

暗访督查的流程坚持“七步工作法”。

第一步,在各县(市、区)当年计划退出的贫困村中选取1个贫困村及该村信息资料。第二步,前往选定的贫困村村委会公示栏中收集贫困村村级规划、贫困户脱贫信息资料(两项资料均要求上墙公示)。第三步,暗访组随机走访10户以上贫困户,了解帮扶措施落实情况。第四步,前往贫困村村委会查阅资料、与村干部座谈。第五步,到相关乡(镇)党委、政府查阅资料、了解相关情况。第六步,暗访组将督查暗访情况通报给相关县(市、区)分管领导、扶贫部门及相关乡镇党委。第七步,当面发出书面整改通知,限两个月整改,然后到期回访。

按照“七步工作法”流程,暗访当天,暗访组成员分工协作,密切配合,有时甚至顾不上吃午饭。待暗访结束后,又匆匆回到办公室,立即将当天暗访的情况形成《每日快报》,报送相关部门和相关领导,以便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暗访督查,这便成为南充市脱贫办暗访组成员的工作常态。(下转2版)

新闻推荐

中省媒体聚焦南充政协“我为扶贫攻坚做件事”解洪率队 吴小可陪同

本报讯(记者贾春)9月8日至9日,省政协原副主席解洪率新华社、人民政协报、中国政协杂志、四川日报、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四川电视台、四川新闻网等中央、省级主流媒体来到南充,重点就全市政协系统开展...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