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把剃刀 一座木桥李三元:坚守半个世纪的乡村剃头匠

南充日报 2016-08-30 00:00 大字

●本报记者 杜杰实习生 魏恺成

一身手艺,一副挑子,一座桥,相伴了一辈子。每逢赶场天,在营山县明德乡子丫村的老桥上,总会看见一位白发老者拿着剃刀,给乡民剃头。这位老者是明德乡有口皆碑的剃头匠李三元,今年69岁的他,在56年的剃头人生中,历经悲欢离合,而他剃头摊子所在的老桥,是一座始建于1932年的木质高拱桥。李三元和老桥,这一相守便是半个世纪。

老桥上拜师学艺

“我拜师学艺就是在这座老木桥上,它见证了我剃头人生的开始。”1960年,13岁的李三元因家境贫寒,读了两年书便辍学了。“要吃饭就必须学一门手艺。”李三元看见桥上的老师傅在给人剃头,他心想这门手艺比较简单,又能维持生计,便向老师傅拜师学艺。

“刚开始手被剃刀划出一道又一道口子,眼看着鲜血直冒还想坚持学下去。”回忆起初拿剃刀的时候,李三元说,剃头根本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初学时根本掌握不好剃刀的力度,既害怕划到别人,也害怕划到自己,师傅要求非常严格,即使手受伤了还要继续练习。

“剃头不可以中断,不然不吉利。”李三元说,学艺初期,很多时候他都是咬着牙忍着痛坚持下来的,实在受不了就趴在老木桥栏杆上休息,看着桥下静谧的流水,寻视河水中的小生命。随着时间的流逝,李三元凭着坚持和勤奋,终于出师,渐渐赢得了乡民对他剃头技艺的认可。

“剃头师傅必备的十六般技艺,即梳(发)、编(辫)、剃(头)、刮(脸)、捏、捶、拿、掰、按、掏(耳)、剪(鼻毛)、染(发)、接(骨)、活(血)、舒(筋)、(梳)补。”在老桥边的剃头摊子前,李三元猛吸一口烟,看着一缕白烟向上散开,他轻轻叹了口气,“可惜现在懂的人不多了。”

如今,半个世纪悄然过去,没有客人的时候,李三元就静静地靠在桥木上,抽根烟,打个盹,看着来往的行人,他手上一道道白色的划痕,在阳光的照耀下,印出一道道岁月的痕迹。

坚守中拓展业务

“剃头”是自清代开始的老式叫法,辛亥革命以后,人们头上没有了辫子,才称之为“剪头”或“剃头”,直到新中国成立,“理发”一词才时兴起来,而今时代发生了变化,剃头又叫“美发”,剃头匠也被称为“美发师”。

“我更喜欢大家叫我剃头匠,听起来感觉亲近些。”李三元的师父离世后,他开始了一个人的剃头生活。随着年代的推移,乡镇上开了专门的理发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剃头不屑一顾,为了留住客源,李三元拓宽了自己的剃头业务。他在剃头手法的基础上,独创了一套刮胡子、掏耳朵技术,还经常给婴儿剃胎毛、为离世的人理发整理遗容。

“李师傅手艺好,剃头便宜,老桥这地方又好,大家总是相邀到李师傅这里纳凉、摆龙门阵。”子丫村村民李元德卷起叶子烟,和李三元一人一口地抽了起来。老桥上,过往的村民总喜欢在李三元这里歇歇脚,顺便给李三元打一袋烟或者放一个水果,临走时道声再见。

“当场天我就在老桥上剃头,平时就在乡上四处奔走,给初生的婴儿剃个胎毛或者给离世的人整理遗容。”谈到生死,69岁的李三元很淡定,他说他有逗小婴儿的独招,不知不觉就能把胎毛剃了,这是因为他对生命满心欢喜;而给离世的人整理遗容时,他会很安静,人这一辈子,应该干干净净地活在这个世界上,走的时候也应该是干干净净的。

无法流逝的情谊

“老桥就是一个归宿,走的路途再远,见的生死再多,我心里从来都没有忘记过老桥。”靠在老桥栏杆上,李三元说,这里是他剃头人生的开始,也是他一辈子的根,半个多世纪以来,老桥和他早已经融为一体了。

又是一个赶场日,8月16日清晨5点刚过,李三元整理好自己的行头,挑着担子走在了蜿蜒的山路上。老桥距离他家两公里,而他却说,他和老桥的情谊从来都没有距离。

如今的城市里,各大美发店时尚华丽,剃头匠早已不见踪影,而李三元依旧拿着剃刀,为乡民送去方便和温暖。风风雨雨,春夏秋冬,老桥迎来送走一代代人,人们搭建起一座座石板桥,不仅可以过行人,还能通车,而老桥依然横在那。

这位白了头的老剃头匠,依旧与老桥相守相伴。

新闻推荐

7000元现金被“顺走” 嫌疑人在达州落网

本报讯(记者李然)男子以调换新钱给孩子包红包为由,盗走商家7000元现金后开溜。9月5日,记者从营山县公安局西城派出所获悉,近日,该所民警与达州警方通力合作,在达州市渠县将涉案男子抓捕归案。营山县居民...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