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蜕变 从繁华牛市到全国重点镇
●杨汉国
营山县小桥镇位于县城东17公里,与黄渡、骆市、四喜、双溪4个乡镇边界相连,省道305线、南大梁高速公路横穿境内,场镇历史悠久,交通运输方便。
据《营山民间传统文化》记载:最早的小桥场可追溯到明朝万历年间,即小桥铺。当时的小桥铺只有一些院落住户,农商兼营,没有形成街道。清康熙年间,“湖广填四川”时,湖广和江西移民来到小桥镇,看中这里是个“五马归槽”(周围有5个山包,状如5匹野马) 的福地,傍店建房、修庙,逐渐形成一条长约20多米的街道,人称老横街。随着移民入籍人口繁衍,集市商贸发展,至清乾隆八年(1743年),小桥已是全县15个场镇之一。
小桥牛市驰名全川
据相关史料显示,小桥牛市在清朝就较为兴旺,在极盛时期的逢场天,上市耕牛最多可达1000多头。究其原因,川内的达县、宣汉、万源等地都产牛,而牛销量最大的是川西坝子和川南部分地区,小桥是贩运耕牛的必经之道,也是最好的中转站。为此,小桥逐渐发展成为驰名全川的耕牛市场。
据介绍,1953年11月,该县曾在小桥开过一次耕牛交易大会,为期3天,成交耕牛1800多头。1982年2月,该县又在当地召开一次耕牛交易大会,上市耕牛1019头,成交500头,成交金额达35万元。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网络信息的发展,小桥的牛市交易渐渐衰落,但每年黄牛的交易量却依旧势头不减。该镇石包村的刘仁辉是养牛大户,他在石包村、长石村租地100亩办起了肉牛养殖场,其养殖的肉牛销往河南、山东、浙江等地,年销量在1.2万头以上。
白岩古寨别有风景
前不久,记者来到小桥镇白岩寨,只见整个山寨满目葱茏,桃园里一排排枝繁叶茂的油桃树上长满了青中透红的桃子。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这片贫瘠的坡地,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成了远近闻名的花果山。
白岩寨距离小桥场镇约3公里,因白岩山上有座古寨,故取名白岩寨。据介绍,白岩寨内有古庙,山中有书舍。清康熙年间,营山知县赵朗如在山顶古刹白岩寺绝壁处修建了一座赊月楼。
最让当地人引以为豪的是,明朝位尊权重的监察御史李初元幼时曾读书白岩寨上。据《营山县志》记载,李初元一生心系民生、两袖清风,离世后其财产仅“遗金五钱,敝袜一双”,上自朝廷,下至百姓,无不为之肃然起敬。大家自动捐助钱物为李初元厚办丧事,朝内亲王以下的各级官吏都亲自撰写哀悼、缅怀文章。据了解,白岩寨的文物古迹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遭到损毁,李初元古墓的碑刻已毁,不过墓址仍在。
2001年9月,白岩村党支书许阳占等6户村民以股份合作方式,承包白岩寨土地275亩,先后栽植中华寿桃、黄金梨、五星枇杷等果树24万多株,办起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园。每年春暖花开时,来自四面八方的游人前来观花赏景。每到果实成熟的季节,成群结队的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之乐。
场镇旧貌焕新颜
“到新中国成立时,小桥镇仅有街道3条,居民只有200多户。”今年88岁的老横街居民文地远介绍。
新中国成立后,小桥镇成为该县第三区人民政府,小桥区委、区公所的所在地。后经历几次区划调整,如今,该镇辖区面积达41平方公里,辖22个村、2个社区。1994年3月,四川省委、省政府批准小桥为全省百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之一,从此场镇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为舞活场镇龙头,该镇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场镇功能,先后建设了天伟中学、自来水厂,改建了医院、农贸市场,规划建设了小北街、向阳街等街道,一批老旧街巷得到整治,金桥阳光、滨河新区等功能完善的商住小区也纷纷亮相。场镇接通了天然气,南大梁高速公路营山段也在小桥镇境内设立了互通。作为营山的东大门和区域中心场镇,小桥区位优势和辐射地位日益凸显。2014年,该镇跻身国家级重点镇行列。“到2015年底,场镇面积已达到2.8平方公里,人口2万多人,商户突破2000多户。”该镇党委书记白秀华说。
新闻推荐
茶盘乡开展“星级农户”评选活动,提高乡风文明建设水平村民“追星” 争做文明人文明户
●彭杰日前,营山县茶盘乡礼堂座无虚席。该乡党委、政府在这里举行“星级农户”表彰大会。当“五星级农户”代表身披绶带走上主席台,接过奖品时,个个脸上笑开了花,台下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营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营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