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第一书记” 扶贫路上唱响青春之歌真抓实干获称赞
●周亮
蓬安县石孔乡社坛村与营山县茶盘乡扒岩店村相接,因“两山夹一沟” 的地势,又名“吊崖沟村”。全村共有8个小组、77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6户、41人。去年11月,该县工商局派出“80后”干部唐成到该村担任 “第一书记”。自上任以来,他多次深入村民家中走访调研,制订发展规划。在他的带动下,村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高了,脱贫致富的劲头足了。
去年11月28日,拎着简单行李、白净斯文的唐成出现在社坛村村口时,村民还以为是哪家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回来了。后来听说是上面派来的“第一书记”,不少村民的脸上写满疑惑:“那么年轻的小伙子,能当第一书记?”刚进村就听到各种闲言碎语,这给唐成带来不小压力。
“虽然已经工作好几年了,和群众也打过不少交道。但以后要天天住在村里,与群众深入接触,我还是有点担心,怕自己做不好。”刚上任时,唐成也顾虑重重。
为了解该村的基本情况,到任第二天,唐成就和村干部挨家挨户走访,与村民聊天,详细了解每户村民的家庭情况。驻村不到两周,唐成便将村里的情况摸了个透。
“唐成刚到村里就挨家挨户了解情况,那段时间正好赶上阴雨天,他坚持到每家每户走访,没落下一户。”该村党支部书记唐健康对这个80后小伙儿很满意。
“是唐书记协调资金,为村里维修了这座人行便桥。现在村民出行再不用担心了。”该村村民姚兴辉说,村里的这座人行便桥于1978年建成,是两岸村民生产劳作、学生上学的必经之路。由于桥身低矮,且年久失修,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今年10月,唐成争取资金,对该桥进行了维修加固。还为该村争取到500亩核桃种植补贴政策和5万元育林项目资金,帮助该村发展产业。
转变观念谋发展
“致富最大的障碍不是没项目、没资源,而是思维。农民的思维不转变,就很难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的面貌。”唐成说,通过走访调研他发现,该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只有老人、孩子和妇女留守家中。部分村民“等、靠、要”思想严重,对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前几年,乡政府为该村引进项目,建议村民统一饲养土鸡,再由企业按不低于每公斤36元的保护价收购。但部分村民不愿意饲养,错失了致富的机会。唐成了解到,大部分村民还是想发展、盼发展,但苦于没门路缺技术,且存在畏难情绪。摸清情况后,唐成决定从改变群众的思想观念入手。
“首先要转变群众的落后思想,提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同时因地制宜制订产业规划,并分步实施。群众缺什么就补什么。”唐成说,作为该村的“第一书记”,他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村民尽快脱贫致富。但是,自己的任期只有3年,如何在短时间内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唐成探索了一条“大户勤带头、全员齐努力”的工作方法,以发展农村产业合作组织为动力,力促该村尽快从根本上脱贫致富。
发展养殖示范带动
“唐剑,羊圈修得怎么样了?什么时候可以完工?”12月21日,唐成一大早来到该村养羊大户唐剑的养殖基地,了解羊圈的修建进展。“现在正在搭棚,再过一周就可以完工了。”唐剑的养殖基地已建成两个圈舍,存栏山羊160余只。他一直想通过发展养殖业带动村民一起致富,但村民的积极性却不高。
“唐书记来了后,经常找我交流。了解到我的想法后,他提出要帮我发展养殖业,并争取带动更多村民一起发展。”唐剑说。
随后,唐成查看了走访调研时的记录,发现该村有不少村民散养山羊。其中,30头以上的养羊户有3户,并且都有扩大养殖规模的想法。唐成开始对这些村民做思想工作,并着手筹备成立合作社。今年9月15日,由唐剑、唐海平、唐黎等7户养殖户发起的蓬安县建林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
该村养牛大户翟周祥几年前成立了祥合肉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规模已达100头。翟周祥目前正考虑扩大养殖规模。唐成了解情况后,主动找到翟周祥商量,希望他能带动更多村民加入进来共同发展。目前,唐成正利用该村养牛优势和购销渠道,计划再培育一个养牛专业合作社。
“驻村以来,我并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唯一的目的是让村民都能富起来,也让自己的青春不白过。”唐成说。
新闻推荐
2015年12月31日,营山县金华希望学校第十六届英语节圆满闭幕。本届英语节从2015年12月28日开展以来,分阶段进行了文艺类竞赛、英语技能竞赛、创意展示类竞赛、互动型竞赛、娱乐兴趣竞赛五大类活动,激...
营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营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