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14岁被拐离乡 50岁终于回家 喊一声“哥哥”等了36年

南充日报 2015-10-10 18:47 大字

●本报记者 李然

36个春秋,13000多个日夜,邱玉清做梦也想不到,今生还能回到出生地见到自己的亲人……日前,36年前被拐卖的营山人邱玉清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见到了哥哥邱圣华,青丝变白发的兄妹俩紧紧相拥在一起。

14岁被拐幸遇好心人收留

近日,记者来到营山县合兴乡糖房村邱玉清的老家,听她讲述被拐的经历。“我生于1965年,14岁那年,同村一位中年妇女让我跟她外出打工挣钱。由于不懂事,我听信了她的话。她带着我先走路、后坐车到达成都。”邱玉清回忆说,到了成都的当晚,他们乘坐火车前往安徽省,整个路程花了五六天时间。“到达安徽后,我被带到了一个农民家里。”邱玉清说,后来她才知道,那个妇女把她卖给了这个农民当媳妇。由于受不了这个农民的毒打和辱骂,28岁那年,邱玉清跑了出来,并用身上仅有的钱坐上了前往广东潮州的火车。“到达潮州后我身无分文,只能在街上流浪。”邱玉清告诉记者,流浪期间,她就靠捡废品卖钱换吃的。

1994年的一天清早,邱玉清在潮州的一个小巷子里遇到了现在的丈夫潘梓林。“这个世界上还是好人多。”邱玉清感叹地说,潘梓林了解她的情况后,让她跟着他卖咸菜攒钱回家。相处了一段时间后,邱玉清感觉潘梓林踏实可靠,便选择和潘梓林在潮州安了家。邱玉清说,她曾写过几封信寄回家里,但由于不记得具体地址,信都被退了回来。

了却心愿50岁时终于找到家乡

“这36年来我做梦都想回家。我今年都50岁了,家庭稳定,女儿也已参加工作,趁着现在自己还走得动,一定要回来找家人,也算是了却心愿。”邱玉清告诉记者,她的想法得到了丈夫和女儿的大力支持,并在丈夫和女儿的帮助下,努力回忆儿时的家乡。“我只记得家在营山县,在回家路上的一个三岔口处有块路牌,上面写着‘柏林\’、‘合兴\’、‘柏林集\’三个地名,离家不远处有叫‘孔雀\’和‘杨寺庙\’的集市。”在邱玉清支离破碎的记忆里,家乡的特征寥寥无几,她告诉记者,她一边通过电话四处询问,一边让女儿上网搜寻,但从来没有放弃过回家的念头。

终于,在今年8月底,邱玉清的女儿接到一位网友的回复,称在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合兴乡曾有过这样的地名。喜出望外的邱玉清立即查询到合兴乡政府的电话,经过来回几次电话联系,找到了住在合兴乡糖房村的哥哥邱圣华。

36年后回家“这一声‘哥\’等了太久”

今年9月,邱玉清与丈夫踏上了回家之路。从广东潮州到四川南充,历时4天,辗转2400余公里。邱玉清终于在36年后回到营山县合兴乡糖房村的老家和哥哥相认。

得知妹妹回家的消息,65岁的邱圣华打着雨伞,踏着泥泞,从半山腰的家跑到了村口。当天下午1点左右,邱玉清从大巴车上走了下来,看着早已等候在村口的哥哥,她愣在了路边。此时,邱圣华看着眼前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妹妹,半晌说不出话来。“你看你,回家的路都记不得了?”邱圣华开口打破了沉默,他一边说一边上前接过邱玉清的行李。“走,回家!”邱圣华用洪亮的声音喊道。

“以前的老屋是白墙青瓦,院子是青石板,院门口那颗香樟树下的洗衣池边拴着一条土狗。”眼前的景象仿佛是一把钥匙,开启了邱玉清记忆的大门。“来,先吃饭。”嫂子李淑碧忙招呼大家进屋,桌上摆满了家常菜。邱玉清举起酒杯,喊出了一声“哥!”邱圣华有些措不及防,他颤抖着举起酒杯,感慨地说道,“这一声‘哥\’,我等了太久了。”

饭后兄妹俩来到院子门口。“爸爸是1998年去世的,跟妈妈葬在一起。”邱圣华指着远方烟雨笼罩的山头说。邱玉清抬眼望去,眼睛有些湿润。“明天一早,带我去看看吧。”邱玉清哽咽着说。

新闻推荐

创卫成果巩固工作通过复评

(彭杰)10月15日,记者从营山县政府办获悉,日前,省、市爱卫办组织专家考核组对该县巩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进行了复查考评。专家组一致认为,该县创卫成果得到有效巩固并有新的发展,并宣布复审合格。近...

营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营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