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山文化的历史记忆
据《中国书院史》记载,书院建于唐,兴于宋,延续于元,全面普及于明清。著名书院往往既是学术派别的活动中心,又是地方文化教育的场所。在明清时期,营山曾建起了多座书院,经过近两百年历史变迁,云凤书院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成为营山地方书院文化的标志性建筑。
“四进”格局 文气优雅
7月8日,记者慕名前往云凤书院,寻找地方书院文化的历史记忆。
来到书院大门口,有一高大牌坊,牌坊上有“进士之乡”四个大字。过牌坊有一书院广场,广场内种植着梅、竹等植物,可见书院文风优雅。广场上有一小型石拱桥,过石拱桥设有一道仪门,穿过仪门就进入书院的主体四合院,四合院门口塑着两尊大石狮子,门上的牌匾上刻有“云凤书院”四个字。
据了解,书院原有山门,院内有崇文堂(礼堂),上建藏书楼,有教室、大雅堂(休息会客厅)、影壁等。2010年,当地政府按照修旧如旧的建筑风格修缮打造云凤书院,恢复影壁,更换毁损的木柱,翻新青瓦屋面,使其保持原貌,新建进士坊、洗墨池、仪门、读书廊和碑亭,形成一进牌坊、二进仪门、三进重门、四进讲堂的“四进”文化格局。院内植物以桂花为主,取蟾宫折桂之意。
据营山县文物管理所测定,云凤书院坐东朝西,建筑面积471平方米,四合院布局,正厅面阔4间30米,进深4米;左右厢房各3间,进深5米;后厅面阔5间33米。记者见到,整个书院为素面台阶单檐,悬山式屋顶,穿逗梁架,小青瓦屋面,书院环境幽雅,颇具文化气息。
书院之盛 文运亨达
据营山文化研究者李定国介绍,清道光四年(1824),时任营山知县杨上容在县城东的梅家梁上修建回龙塔,以彰显文运。两年后,清道光六年(1826),新任知县夏文臻在距回龙塔200米处,城东北门河畔建起了云凤书院,云凤书院的部分建筑材料是修建回龙塔时剩下的塔架。从此一塔一院共同支撑起营山文化的传承,被后人完整地保存下来。
根据史料记载:知县夏文臻(江西人)一上任便“首以人才为念”,当“询知邑无书院兼乏考棚”,目睹来县参加考试的一千六七百童生,“备桌凳而来者,拥塞公门,一遇霖雨,苦不可状”,便商议士绅,按粮捐输。先修了云凤书院的讲堂、学舍,接着修了考棚16间,可容2000余人。
书院在知县的亲历主持下建成,其后“士子锐意潜修,养成利器,营邑得以山奇水秀,代不乏人”,成为蜀中佳话。李定国说,在明清时期,营山书院文化之盛,县城四面均建过书院,云凤书院只是营山书院文化之盛的一个缩影。
据《营山县志》记载:“明万历元年(1573),在知县王廷稷主持下于西林寺毁佛建西林书院。至清,又先后于城南翠屏山麓建翠屏书院、城西的怀德溪建近仙书院。岁久三院皆废。清雍正七年(1729),知县李文烜主持将城西太白山奎楼前的训导署改建为朗池书院。县学定额廪膳生员20名,增广生员20名。光绪年间,于城北的北观建云龙书院。”
史上营山,是一个文风丕振、文运亨达之地。“在清朝,经皇帝主持的殿试考取进士26名,在四川全省100多个县中居第五位,被誉为‘科第仕宦,甲于蜀都\’,这是与一些知县重视教育分不开的。”李定国说。
县级文保 悉心管护
云凤书院,原为清代中叶以后县邑最高学府,光绪三十年(1904),清廷推行新学,营山云凤、云龙书院合并为营山县官立高等小学堂,设在云凤书院,首任堂长王殿宾。民国元年(1912),改官立为县立高等小学堂,王殿宾继任堂长。
新中国成立后,云凤书院先后成为营山师范附小、云凤实验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被改作云凤实验小学幼儿园。1987年2月,云凤书院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为了保护传统文化,该县将云凤实验小学幼儿园从书院搬出另建。同时,营山县结合南北两河综合整治工程,对云凤书院进行了修缮,与北门河景观打造融为一体,并安排专人进行管护。修缮一新的云凤书院,通过“进士之乡”牌坊、书院广场、读书廊、轩、碑亭、影壁、砚池、桥和仪门把区域景观串联起来,提升了书院的景观效果。
新闻推荐
(彭杰)7月13日下午,营山县召开领导干部大会,学习贯彻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及省、市领导讲话精神,决心把省委、市委的关怀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力量,为打造川东北次级交通枢纽,建设开放、文明、法治、幸...
营山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营山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