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建设法治营山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南充日报 2015-02-02 19:52 大字

●杨汉国

“建设法治营山,就是要把营山县各项事业纳入法治轨道,保证各项工作在法律的框架内依法依规进行。”1月28日,营山县委书记鲜俊才如是说。

完善“三重一大”决策机制

“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全程纪实、主要领导末位表态和决策终身负责制,这是营山县委推进依法执政的创新之举。

据了解,去年,营山县委完善了县委常委会议事规则和“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在决策酝酿前,由分管领导牵头负责进行调查研究,通过举行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方式充分听取专家、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在决策过程中,坚持班子成员必须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能形成会议决定,且主要领导实行“末位表态”,会议记录统一存档;在决策形成后,由班子成员按分工和职责组织实施,及时了解决策执行情况。对决策失误的领导班子责任人及违反“三重一大”决策事项的单位和责任人,按规定问责处理,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为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县政府充实了县政府法律顾问团,选聘8名法律顾问,参与政府重大决策事项的调查研究,提出法律意见,参与政府重大经济项目、经济合同、合作协议等事项的研究和审查工作;参与政府重要规范性文件草案的研究论证或起草工作;接受委托,代理重大诉讼或者仲裁案件。

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县级部门推行以“科学确权、阳光晒权、制度束权、承诺用权、定期评权、问责治权”为内容的“六步工作法”,督促政府各职能部门规范用权,精简执法流程。

据县长罗明远介绍,去年以来,该县清理行政权力事项4423项、行政审批事项316项,取消46项,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开展集中评权活动63次,切实解决政令不畅、执行力不强、效率低下等问题。

与此同时,建立完善党务、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机制,政府门户网站、新闻发言人成为公众了解政务信息的重要途径。

“法律十进”营造法治氛围

一年多前,张某借了李某3万元钱,双方约定月息1.6分。后由于投资失败,张某称李某借的钱是入股,损失要双方共同分担。李某通过朋友多次与张某进行交涉,张某就是不认账。见张某不讲理,李某的朋友纷纷表示,愿意帮忙出气,采取其他手段把钱收回来,而李某却选择了走法律途径。

“有理走遍天下。”1月28日,李某说,现在是法治社会,做任何事都要讲理讲法。

一桩纠纷,折射出公众法律意识的提高。

“为增强法律意识,在召开县委常委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以及县级部门、乡镇办公会议前,会前学法已形成制度。”营山县委副书记刘晓梅说,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等“法律十进”活动成为普法教育的重要载体。

据营山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计资料显示,去年以来,该县组织党委(党组)中心学习组集体学法90次、参加人数1200人次,举办干部法制讲座11期、参加人数940余人次。各中小学校上法制课200余堂次,受教育人数逾20万人次。

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走进营山县人民法院,只见案件审判流程、诉讼收费办法一目了然,LED电子屏滚动播放着“诉讼有风险、证据最关键”的提示以及举证规则,点开裁判文书网,各类裁判文书一览无遗。

据了解,去年以来,该院推行立案工作“一站式”服务,逾9成案件当天立案,平均审理期限仅7个工作日。

该院提请县人大常委会增补70名人民陪审员,人民陪审员总数达到102人,提前完成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人民陪审员参加陪审579人次,陪审案件354件。同步直播庭审23场,公布裁判文书1693份。开展“法院主题日”活动5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109人次走进法院。

为进一步畅通诉求渠道,营山县人民检察院建立了民事行政检察监督与法律服务工作相衔接的机制,与县司法局会签文件,在3家律师事务所及2家法律服务所建立联络站,聘请了23名民事行政检察监督联络员。推动检务公开,构建“三网”、“四微”、“五平台”,及时公开案件;开通了官方微博、微信,及时发布检察信息。

据介绍,为消除群众参与诉讼的障碍,去年以来,该县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一小时服务圈”,县法律援助中心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76件,75名当事人缓、减、免交诉讼费30.1万元。

新闻推荐

营山农商银行正式挂牌开业

本报讯(杨汉国陈柄君)南充市农村信用社改革再传佳音。经中国银监会四川监管局批准,2月10日,四川营山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开业,有着60年辉煌历程的营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开启了从“草根...

营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营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