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杨汉国本报记者王青山记者来到素有川北草帽第一村

四川日报 2012-04-12 19:04 大字

□杨汉国 本报记者 王青山

3月26日,记者来到素有“川北草帽第一村”的营山县小桥镇拱背村,只见家家户户的房顶上或院坝里晾晒着经过漂白处理的草辫。

在该村草帽加工大户王玉林的家门口,只见一辆悬挂重庆牌照、满载草帽的大卡车正准备发车。来自重庆的客商介绍说,他们每年都要到这里采购草帽,一车要装3万多顶,每车货值20余万元。同行的小桥镇党委书记白秀华告诉记者,拱背村像王玉林这样的加工大户有30多户,每户一年的销售收入可达百万元。

小桥镇盛产小麦,而小麦收割后的麦秆是编织草辫的最好原料,过去,一条长约20米的草辫就可以加工成一顶草帽,或供自家人遮阳蔽日,或卖给供销社换来相当于一斤盐巴或二两菜油价值的现钱。由于编织技术简单,几乎家家户户农闲之余都编织草辫。

时至今日,编织一条草辫,仍然约有1元钱左右的收入,这依旧是不少农村人闲暇时的手工活,让原本做柴烧的麦秆变废为“宝”。农户们把编织而成的草辫卖给农村经纪人,经纪人再转手卖给加工大户,加工大户们则通过漂色、加工制成草帽,批发给客商,销售到省内外。如此一来,就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本钱少,不愁原料、不愁市场,效益好。”王玉林坦言,这是“吹糠见米”的好产业,自己做了十几年,越干越起劲。

信步走进该村的一个加工车间,记者看到,伴随草帽编织机发出的“嚓、嚓、嚓”的清脆声音,一圈圈草辫呼呼地“旋转”,转眼间一顶草帽就加工成型。“每天可以缝制100多顶,挣取计件劳务费100多元。”工人莫秀琼说。据了解,莫秀琼是外村的一位村民,经过熟人引荐来到拱背村,成为了每天不需定时上下班,每月就有一笔不菲收入的加工工人。“这种上班方式既照顾了家里的老人小孩和庄稼,收入也比在外打工强。”

记者在采访时得知,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如今拱背村的草帽加工户们不仅仅局限于普通草帽的加工,而且还开发出了做工特别精细的工艺草帽、工艺饰品等10多个系列产品,主要销往云南、贵州、重庆、湖北等省市,一些高档产品还通过中介机构实现了出口创汇。

“目前,小桥草帽已经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知名品牌,拱背村也因草帽成为连接千家万户的无烟工厂。”小桥镇党委书记白秀华介绍。截至目前,小桥镇常年有3500余名农民成为草帽及麦秆制品的初端加工者,仅草帽一项,全镇年产量达500万顶,销售收入达2000多万元。

新闻推荐

南充:用文艺精品唱响时代赞歌

大型现代川剧《文建明》蓉城献演11月19日至20日,为宣传十八大代表、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道德模范文建明的先进事迹,由南充市委组织部、南充市委宣传部、南充市文化广播影视体育局和营山县委...

营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营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