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不走了 为青岛“第一高”赶工

青岛晚报 2021-01-30 06:00 大字

木工师傅刘召伟30余载年年过年返乡今年例外在青过节市南区开启“留青过年,福满市南”系列活动送年货到工地

几百箱牛奶、八宝粥,15000个口罩,火红的“福”字……从市南区发展改革局工作人员手中接过种类丰富的过节年货和防疫物资,参与海天中心项目建设的工人们满面尘土也掩不住发自心底的笑。为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安心留青过年,支持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市南发改局深入全区26个重点项目建设现场,确保把每一份温暖送到每一名留青的工人手中。这也标志着市南区“留青过年,福满市南”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青岛“第一高”赶工不停歇

1月29日下午,记者在海天中心项目建设现场看到,尽管已经临近春节,这里仍是一片繁忙的施工景象,工人们坚守自己的岗位,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据青岛国信海天中心建设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经理王希浩介绍,海天中心项目由三座超高层塔楼组成,从西往东分别为T1、T2、T3塔楼。目前,“身高”210米的T1塔楼已完成施工,“身高”369米、全市“第一高”的T2塔楼正在收尾,“身高”245米的T3塔楼还在建设过程中。2021年,海天中心项目建设工期紧,今年春节期间,除了大年初一,项目建设不停工。

“海天中心作为市重点项目,一直以来在疫情防控物资储备和项目推进方面,得到了政府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王希浩告诉记者,近期约有1500多名工人在项目中工作,而过年期间,大约有600名工人留在工地正常施工,“一是项目建设需要,二是响应省市防控要求,尽量留在原地过春节。”

每年返乡过节今年例外

在海天中心T2塔楼54层,记者见到了木工师傅刘召伟,他在项目建设中负责木饰面工作,今年47岁,老家在四川南充仪陇,在众多工友当中,属于离家相对最远的。

“我出来打工,过年一定要回家的。往年基本上都是腊月二十四的时候就回到家里了。”刘召伟走南闯北打工已有30多个年头,接受采访时,一开口仍然不改浓重的乡音。尽管一年到头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外漂泊,但是近乡情怯,只有他自己知道,回到老家的一刻,心才算真正定下来,回家过春节是雷打不动的“规矩”。

“今年不一样,今年我要留在青岛。”自从了解到青岛发起留青过年倡议,刘召伟就改了“规矩”,在他看来,医护人员都在防疫一线冲锋陷阵,自己帮不上什么忙,留在青岛,“不给政府添乱”,就是自己为战疫出的一份小力,“人人出一份小力,汇集起来就是一份大力。”

贴心年货口罩安排上了

在海天中心项目建设现场,市南发改局工作人员为600多名留青工人带来了几百箱牛奶、八宝粥、口罩和火红的“福”字等种类丰富的过节年货和防疫物资,食物便于储存、方便食用,口罩是工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这样暖心的礼物让工人们高兴地合不拢嘴。

“看到这么多物资,真的感觉很温暖。”来自济南的贺峰刚满25岁,今年是他第一年离家工作,想想第一个不能在家度过的春节原本有点小失落,但在领到慰问品后,这份失落打消了不少,对青岛也多了一分亲切感。据市南发改局副局长王勇介绍,春节期间,该局将为不停工、不停产的重点建设项目逐一送物资、送温暖,切实保障项目建设进度,争取实现一季度项目建设和投资增长“开门红”。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张琰

新闻推荐

南充市文联表彰年度先进 13个集体37名个人获奖

本报讯(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杨晓江实习生王偲潼)为进一步促进全市文艺工作再上台阶,1月14日下午,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对2...

仪陇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仪陇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