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扎实推进大型文化场馆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已形成城市“十五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建设城乡公共“文化圈” 群众就近享受文化服务

南充日报 2018-03-04 08:14 大字

●本报记者 李奎 实习生 郑昌昊

3月1日,在顺庆区西城街道市民艺术学校,声乐老师在教10余名老太太唱《芦花》。一曲唱罢,一位老太太感慨地说:“现在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这些老人的获得感,与南充大力推进大型文化场馆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密切相关。近两年来,为让广大群众享受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南充市投入资金34.26亿元,建设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形成城市“十五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

政府主导 社会参与 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当天上午,在市博物馆项目施工现场,主体工程建设如火如荼,一辆辆载有钢材的货车开进工地,工人们忙着焊接钢筋、浇筑混凝土。工地入口处、项目部办公室,挂着醒目的施工图,每一项建设任务、目标进度都细化到周。

根据规划,市博物馆项目内容包括市博物馆、市文化馆、非遗演艺中心、国际大木偶剧院。其中,市博物馆规划有7个展厅以及文物库房、文保技术用房、城市会客厅、多功能厅、其他室外配套部分。建成后,将与市图书馆、市规划展览馆、市地方志馆、市科技馆、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四馆一中心”)等形成城市馆群。

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体现不同的室内风貌,“四馆一中心”室内装修由各业主单位负责。投入使用后,“四馆一中心”不仅将成为南充新的城市文化名片,还将填补南充市没有规划展览馆、科技馆、地方志馆的空白。

市博物馆、“四馆一中心”只是南充市加快建设文化基础设施的缩影。为抓好大型文化场馆建设,南充市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近两年来,全市累计投入资金34.26亿元,集中建设了一批重点项目。其中,市本级投入资金11.95亿元,用于新建市博物馆、市文化馆、国际大木偶剧院、川剧演艺中心,扩建市图书馆,升级改造南充大剧院等重点工程;各县(市、区)投入资金22.31亿元,建成一批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大型公共文化设施,打造了一批公共文化服务综合体。截至目前,市、县文化馆和图书馆全部达到国家三级馆以上标准,其中达到国家二级馆以上标准的文化馆和图书馆占95%。

基层阵地日渐完善 “文化圈”覆盖城乡

在仪陇县马鞍镇险岩村,村民张守芳一有空就会到村农家书屋看书,阅读与蘑菇种植技术相关的书籍,这是张守芳近两年来养成的习惯。“过去,我家经济曾一度陷入贫困。”61岁的张守芳说,2015年,通过在村里承包土地建设蘑菇种植大棚、阅读蘑菇种植书籍,逐渐掌握了蘑菇种植技术,目前,销售蘑菇总收入已达20余万元。

张守芳脱贫致富不仅得益于勤奋好学,更得益于南充不断推进基层文化阵地建设。近年来,南充市围绕“一镇一站、一村一室”目标,扎实推进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农民健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七大工程”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阵地日臻完善。

目前,全市421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达标率达100%,其中,省级示范站50个、市级示范站100个,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乡镇达200个;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和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覆盖率达100%;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7个、大型综合运动场7个、体育广场5个。此外,全市所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

“通过抓好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如今,南充已形成城市‘十五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市民走出家门15分钟以内就能找到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去市民艺术学校唱歌跳舞、看书学乐器,就和买菜一样方便。在边远农村,一些地区无专门文化活动场所、无专职文化管理人员、无专项文化经费的“三无”时代也已成为过去。

新闻推荐

集体约谈 防止“四风”问题反弹

(余剑陈薇)2月4日,笔者从仪陇县纪委宣传部获悉,为确保春节期间“四风”问题不反弹不回潮,近日,针对前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项督查结果,仪陇县纪委对存在问题较多的4个乡镇、2个县级部门的主要负责人...

仪陇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仪陇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