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仪陇引进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托养协议,每头生猪保底利润150元生猪托养 让农户“旱涝保收”

南充日报 2016-09-19 00:00 大字

●张斌

自动饮水设备、自动温控系统……走进仪陇县度门镇王家店村一家生猪养殖场,标准化养殖设备一应俱全。说起回乡创业建生猪养殖场,农民朱凤鸣言语中满是自豪:“我是赶上了好政策,这才1年多时间,就出栏了两批生猪,收入近50多万元。”

生猪养殖是仪陇县的传统产业。但近年来,生猪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传统养殖模式遭遇发展瓶颈,不少养殖小区纷纷关闭或被叫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激发产业活力,2012年,仪陇县引进广东温氏集团30万头生猪产业一体化项目,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引领全县生猪产业提档升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龙头带动 增强抗风险能力

2014年,仪陇县全面启动温氏育肥猪托养农户圈舍建设,朱凤鸣加入到托养行列。朱凤鸣告诉记者,她常年和丈夫在外打工,得知家乡实施该项目后,决定回乡考察,并在当年10月利用10亩荒坡地,建起了4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圈舍。并从温氏集团领养了一批猪崽。养殖过程中,由温氏集团垫资,提供猪崽、饲料、防疫药品并进行免费技术指导。“2015年5月开始,托养生猪1272头。11月份生猪出栏,上市率达95.1%。短短5个多月获利近30万元。”朱凤鸣高兴地说,公司不仅统一提供猪崽、饲料、药品等,还统一收售育肥猪,确保每头利润不低于170元。同时,该县整合项目资金,对托养户的养殖圈舍及一定面积的管理用房建设给予奖补,解决了托养户资金短缺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遇到生猪价格低迷时,根据与温氏集团签订的协议,只要养殖户交付的生猪达到规定要求,每头可获利150元至200元。“自繁自养单打独斗,抗风险能力低。与温氏合作,实现抱团发展,优势就凸显出来了。”仪陇县农牧业局副局长赵毅说。

互为依托 形成完整产业链

家住新政镇新云寺村的温氏托养户刘刚于2015年3月开始与温氏集团合作,投资200万元,租用土地30亩,建起标准化圈舍4栋共计4000平方米,年可出栏生猪4000头。去年9月,该养殖场托养生猪1019头,今年3月出栏963头,收入了27.6万元。今年8月底,该养殖场又托养猪崽2000头,预计明年2月出栏。

“公司和托养户之间是一种相互依托、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鱼水关系。”温氏畜牧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采取“公司+农户”的托养模式,温氏集团推行“五包一保证”(包统一提供猪崽、饲料、防疫药物、技术指导、生猪销售,保证合理利润)的经营模式。在生猪托养产业链中,温氏集团主要经营上游环节的饲料收储、加工,防疫药品的开发、生产,种猪的选育,猪崽的培育、生产,育肥猪养殖环节由托养户负责。产业链下游的生猪收购、屠宰、猪肉加工、销售等环节由温氏集团负责。

仪陇县农牧业局给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以500头的规模养殖场为例,自繁自养修圈舍需投入32万元,饲养投入每头成本约为1500元,两项总和为107万元;如果与温氏合作,修圈舍既可以得到政府每平方米130元的补助,还可得到温氏集团每平方米30元的补助,此项投入便可节约12.8万元。此外,与温氏集团合作饲养仅一项投入,即首次保证金每头100元,500头仅5万元,两项总和为24.2万元,相当于自繁自养成本的22.6%。

“实行‘公司+基地+农户’、产、供、销\‘一条龙’以及\‘科、工、贸’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发展生猪产业,能抵御市场风险,保证养殖户增收致富。”赵毅说。

注重环保 走循环发展之路

“引进温氏集团,是为了加快我县生猪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型。围绕这一项目,我县将坚持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的路子,逐步建立起产业配套、竞争力强的现代生猪产业体系。”赵毅说。

从2014年起,该县连续出台文件,要求各县级部门、各乡镇认真抓好生猪产业发展。目前,投资2亿元的双胜镇种猪场已全部建成,存栏种猪6000余头,年产猪崽13万头。该种猪场采取“雨污、干湿、固液”三分离的模式,建有了废水综合处理池6000立方米、发酵罐1500立方米、人工湿地30亩等,污水处理系统同步投入使用。

不仅种猪场要有完善的环保设施,每户托养户建设的养殖场也必须按照“圈舍标准化、饲养自动化、粪污无害化”的要求进行建设和管理。在朱凤鸣家的生猪养殖场,圈舍内,自动饮水系统、自动温控系统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圈舍外,640平方米发酵床、180立方米集液池、250立方米的沼气工程等环保设施一样不少。朱凤鸣说,采取“沼气池+发酵床”的粪污处理技术,可实现种养循环、综合利用,解决了规模养殖场粪污乱排乱放问题,养殖场粪污基本达到“零排放”。

田小龙是新政镇田氏祠村的一名返乡农民工,投资56万元,新建标准化圈舍1500平方米,沼气池130立方米,发酵床140平方米,一次性可托养生猪800头。“我根本不愁废弃物无处销。发酵后的固体物是很好的有机肥,全部用于我家的青饲料地。至于沼液,到了水稻育秧的季节,种粮大户争着往田里抽。”

据介绍,截至目前,该县已发展生猪托养户302户,目前已出栏生猪15万头。

新闻推荐

通过省检 朱德故里景区创5A再迈一步

●李斌9月27日至28日,四川省“5A”创建工作检查组一行来到仪陇县朱德故里景区,通过现场检查、资料审查、抽样调查等方式,对该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进行检查。检查组一致认为,仪陇县委、县政...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