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旅游+”和“+旅游”战略,推动有机农业、现代农业、本土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西充文旅融合 振兴乡村

南充日报 2020-05-07 02:57 大字

●马玉竹 赵威

5月1日,在西充县仙林镇黄楝坪村来有生态农庄,处处可见娇艳欲滴的芍药花,红的、白的、紫的……或含苞待放、或迎风绽放。游客们穿梭其间,赏花、拍照,流连忘返。

紧扣“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目标,西充县聚焦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和乡村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和服务配套,加快农旅、文旅、商旅融合发展,形成“农业打底、文化引领、旅游带动”的发展格局。

A 节庆带动 增强文旅品牌影响力

“芍药花装扮了‘五一’郊游者的镜头。”当天,正在来有生态农庄直播花海美景的主播兴奋地说,没想到小山村竟有如此美景,直播花海给他增添了不少粉丝。

“农庄引进了9个色系、50多个品种的牡丹花和芍药花,花期可以持续到5月中旬。”四川来有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文凤介绍,目前开放的多为彩色芍药花,花色艳丽,观赏性强。

为让游客玩得高兴,来有农庄还同时举办了“情绕炊烟、回味乡愁”美食品鉴,“以渔会友,凭栏人生”垂钓大赛,“芍药花语、诗意人生”摄影、书画创作大赛,以及“百车自驾、情人踏青”等主题活动。农庄新设了“竹林迷宫”“高空滑索”“泛舟湖上”“网红喊泉”“原野射箭”等参与性项目,让游客品味山野间的静谧和花香浸润的惬意。

仙林镇党委书记庞朝文介绍,黄楝坪村来有生态农庄已成为该镇休闲娱乐的打卡地。为了更好地擦亮这张“旅游名片”,该镇在园区内建设了游步道、亭台楼阁、廊道、竹筏等,让游客在赏花的同时,感受山野之乐。为更好地服务游客,农家乐、美食体验区等都严格按照标准提供规范服务。

为做好景点的疫情防控工作,该镇组织专人对入园游客进行路线疏导、体温测量、入园登记等措施,保障游客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仙林镇举办的芍药花节,只是该县“节庆搭台,唱响文旅大戏”的一个缩影。为不断扩大西充文旅品牌影响力,该县还将积极筹办“一乡一节”、西充县首届有机文化旅游节、国际乡村马拉松赛事等;利用传统节日开展舞龙舞狮、诗会、龙舟比赛等文旅活动;推进川东北经济区旅游协同发展、川陕甘渝毗邻城市合作,成立“旅游直通车联盟”,成渝西(安)区域旅游经济圈初步形成;积极参加省市文旅品牌推介,推介重点文旅项目、特色文旅产品、特色文旅商品,变有机农产品为特色旅游商品和文创产品,加快农旅、文旅、商旅融合,打响以“乡村旅游”为特色的西充文旅一体化营销战略。

B 项目建设 争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5月3日,笔者在位于义兴镇盐水垭村的亚洲有机村看到,“西充亚洲有机峰会永久会址”的中英文标志醒目地矗立在有机主题广场上,几栋主体建筑既富有设计感又与周围环境和谐相融。走进西充国际有机文化博览馆,巨大的3D生态田园图极具视觉冲击力。往里走,世界有机农业发展史展厅、中国有机农业发展史展厅、西充有机农业发展历程展厅先后映入眼帘。

据介绍,亚洲有机村以“乡愁记忆、有机文化、有机生活”为主题,集培训中心、民宿乡舍、创客工坊、有机文化博览馆、乡村湿地公园、有机农产品基地等为一体,是西充农旅融合发展的示范样板。亚洲有机村总投资2500万元,是该县“10+2”大事之“农业公园和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工程”的支撑性项目。

亚洲有机村位于凤鸣—义兴有机乡村慢生活示范带上。这条起于双龙桥村,止于中国有机生活公园的有机乡村慢生活带,串联着11家农业企业,一路上可见玫瑰园、柑橘园、脆李园、有机蔬菜园等,沿途的川东北特色民居干净整洁,有机农业产业园布局合理,乡村湿地公园山水映衬,既可赏景怡情,又可采摘体验,既能唤起记忆中的乡愁,又能徜徉在田园山水之中,追寻诗与远方。

连点成线,连线成片。按照“旅游全域化、全域景区化、景区生态化”方向,突出“有机生活、养心养生”两大主题,该县对标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编制《西充县“十四五”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发展规划》《文化旅游专项规划》,重点编制纳入省重点文旅项目库的张澜故里提档升级、凤鸣—义兴有机乡村慢生活示范带、仙林牡丹文化公园等9个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将加快推进张澜大道文旅融合示范带项目建设,完成梅博园、梅博馆建设和张澜诞生地修缮、故居核心景区民居改造及基础配套等工程;推动莲池镇等特色鲜明小镇创建四川省文旅特色小镇,培育桃博园、玫瑰谷、最美渔村等文旅新业态,打造一批乡村酒店、星级农家乐、特色民宿、露营营地等;推出“一日游”“多日游”精品旅游线路,推进现代农业公园和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

C 文化铸魂 为乡村旅游注入新内涵

“西充共有四川手工剪纸(西充剪纸)和祥龙哭嫁歌2个省级非遗项目,祥龙板凳龙、西充香炉茶传统生产工艺等6个市非遗项目,西充根雕和西充河图洛书2个县级非遗项目。”该县文广旅局局长程芳介绍,这些非遗项目经常亮相各大文旅活动,是该县以传统文化丰富文旅内涵的重要内容。

该县大力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文艺精品创作展演、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文旅特色小镇培育、节会活动品牌培塑“五大工程”,在文化产业培育上,打造以文庙、莲花湖、纪信广场、惜字塔公园为代表的城市文化旅游景点,以青龙“民间72行”、太平孝文化小镇、莲池文旅小镇为代表的特色小镇;发展民宿文化,打造以凤凰谷、双龙桥、百科园为代表的精品有机文化民宿客栈;开发文化产品,培育“凤和黄酒”“狮王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推出大型历史歌舞舞台剧《家国长歌》、川剧大幕戏《布衣张澜》《纪信开汉》等传统文化优秀剧目;组织非遗项目积极参加成都国际非遗节、南充“龙腾狮跃闹新春”等省市文化活动。

“我们将依托板凳龙、祥龙嫁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排《川东北婚嫁大戏》等,打造西充文化IP。利用传统节日开展舞龙舞狮、诗会、龙舟比赛等文旅活动,发掘有机文化、农耕文化,不断为乡村旅游开发新资源、注入新内涵。”程芳介绍,该县深入开展全县文化旅游资源大普查,构建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旅游规划体系,实施“旅游+”和“+旅游”战略,丰富旅游要素、完善旅游功能,推动有机农业、现代农业、本土文化等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

新闻推荐

每周一主题开展爱卫月活动

本报讯日前,西充县各乡镇(街道)、机关企事业单位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以环境卫生整治为主、药物消杀为辅的“四害”(病媒生物...

西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充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