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销形式花样多 真金白银挺消费

南充日报 2020-04-27 03:51 大字

“五一”假期即将到来,在这个景色宜人的晚春季节,南充人此前被疫情抑制的消费力正在快速释放。节前,为进一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繁荣活跃“五一”假日消费市场,南充市推出了系列活动,以此提振消费信心,挖掘假日消费潜力,推动消费稳定增长。

4月25日,记者采访发现,假期未到,南充各大商场均已推出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1至2折促销”“买一送二”等活动吸引不少消费者,各大商场人气回升。此外,南充市也将短期措施和长期政策有机结合,促进消费稳定增长。

促销“比拼” 市民释放购物热情

位于顺庆区文化路的天赐名店早在几天前就搭好了特卖展区。4月25日上午,服饰、鞋袜、皮具等产品均以“亲民”的价位进行促销。

记者在现场采访发现,尽管此次促销的产品大多是过季产品,但是令人心动的价格还是吸引了不少消费者,一些产品还打出了“1至2折促销”的广告。家住顺庆区金鱼岭片区的刘丽玲看中了一套薄呢大衣。她告诉记者,往常要是在店里正价售卖,这套大衣要两三千元,而现在特价六七百元就能拿下。顾客谭海青看中了一款真皮钱包,“以两折的价格拿下来,真的挺划算”。

高坪区王府井购物中心也及时推出了各种优惠套餐。不少专卖店的春装推出六到七折的优惠套餐,或者“买一送一”“买一送二”优惠活动。在该商场的一家女装店,顾客蒲雨以1200多元的价格拿下了两套春装,“原来这价位只能买到一件春装,现在拿到两件,挺划算。”

该商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要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很多商家都实打实地推出各种优惠,加快出货量,以最大努力弥补此前因疫情影响带来的损失。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应对“五一”假期,南充各县(市、区)商场均推出了形式各样的促销套餐。西充县“鹭岛·财富天街”商业综合体,各大商家推出了形式多样的优惠政策。一家床上用品店及时推出“半价销售”以及“买一送一”优惠。家住西充县城的王春艳买了两套床上用品,“相当于只花了一套的钱,超划算,‘五一’期间我还要来逛逛。”

在营山县圣桦城商场、阆中古城等地,各大商家的促销手段也是种类繁多,吸引不少顾客前来选购商品。

在阆中市状元坊附近,有一条专卖现卤牛肉的小街。一些要买牛肉的游客四处打听后,找到了这条小街扫货。从顺庆区过去逛古城的林晓东买了5公斤卤牛肉,“与以前相比,卤牛肉价格便宜了,给家人朋友都带点回去。”

长短结合 各种措施出炉促消费

在南充各地商家推出促销活动的同时,相关部门也积极行动,组织商家开展促销活动。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安排,南充各县(市、区)将在5月1日至5日期间开展“百企千店”惠民让利活动。

此次活动由各县(市、区)商务主管部门联合南充市餐饮协会、烹饪协会、火锅协会、采购商协会等协会共同举办。此次活动将引导餐饮、百货、酒店、商超、美容、洗染、便利店等商贸服务企业,集中开展让利、打折、满减、满送、返现、优惠券等各种形式让利活动,持续加大宣传、凝聚人气、活跃商气。同时,组织商圈开展“一券通”活动,企业捆绑联动促销。

此外,地方政府也拿出真金白银促进消费。据了解,市商务局、市金融工作局正在负责协调落实消费券发放资金,计划安排促销金额2亿元。主要由移动、电信、联通三家公司和市人行、工行、农行、农商行、建行、四川天府银行及南充银联等企业分别出资。其中,现金优惠券1000余万元,产品优惠券1.8亿多元。计划一个月内发放卷面金额分别为20元、30元、50元和100元消费券80万张至100万张。

此外,为挖掘假日消费潜力,南充市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弹性安排相应活动,拟举办“营山美食节”(5月)、“绿色文化美食月”(6月)、“时尚旅行购物月”(7月)、“文体娱乐休闲月”(8月)、“中秋丰收采购月”(9月)、“国庆欢乐购物月”促销 (10月)、“南充一绝特色产品展销月”(11月)、“迎春年货购物月”(12月启动)等。同时,还将根据情况开展“南充啤酒节”(6月)、“升钟湖钓鱼节”(9月)、“成都春熙路核心举办南充特色产品线上线下体验活动”(10月)、“营山黑山羊节”(11月)等展会。

为了进一步刺激消费,南充市还将培育消费中心。指导各县(市、区)以打造地标商圈潮购、特色街区雅集、公园生态游憩、体育健康脉动、社区邻里生活等五大消费场景为重点,创建省际消费中心城市,争取纳入省级试点。鼓励和支持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培育县域消费中心。

同时南充市还将打造特色商圈。实施商圈建设提升行动,县(市、区)通过规划引领、设施改造、品牌集聚、业态优化等方式,打造升级3个以上品质化、精细化、差异化的特色商圈,发挥消费集聚示范作用。鼓励发展智慧商圈,借助线上手段实现功能互补、资源整合、信息互联,优化购物环境,提升消费体验。鼓励商圈内的线下经营实体向场景化、体验式、互动性、综合性消费场所转型,提升人气。

■相关链接

优化环境 推动消费稳定增长

为了能够持续提升消费, 南充市从长远着手,一系列推手出炉,为消费复苏保驾护航。对步行街区进行提升,指导顺庆区按时推进“1227”广场省级步行街改造提升项目建设, 真正形成人气旺、特色强、有底蕴、业态丰、管理好的步行街。项目拟于今年完成,今年使用。其他县(市、区)今年内要完成1条以上步行街改造提升任务。 对经认定为市级地标性示范步行街的, 给予一次性补助。

改造农贸市场。推进市(县)主城区菜市场、农贸市场、社区菜店的建设改造,提升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逐步推进原则,县(市、区)每年改造升级菜市场、农贸市场、社区菜店3个以上。支持菜市场、农贸市场与生鲜农产品基地建立长效对接机制,大力发展直采直供, 降低流通成本。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打造智慧农产品批发市场、智慧农贸市场,给予相应补助。

建设消服中心。 依托城市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加快15分钟社区便民生活服务中心建设,打造更多精品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精品街区生活服务集聚中心、精品乡(镇)生活综合服务中心和精品村级生活综合服务站。县(市、区)每年建设15分钟社区便民生活服务中心5个以上。对在南充市建设集多种基本生活服务于一体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综合体)5个(含)以上的投资企业,给予补助。

发展新型零售。 依托5G、 人工智能、物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基建”,完善“互联网+” 消费生态体系, 鼓励建设“智慧药房”“智慧商店”“智慧街区”等,促进线上线下互动、 商旅文体协同发展。鼓励发展网上菜场、网上餐厅、网上超市、网上市场、无人商店等新业态,满足“宅经济”“云生活”等新消费需求。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和企业建设一批线上线下融合的新消费体验馆,促进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的运用。

畅通流通网络。嘉陵、阆中、南部和蓬安等县(市、区)加快推进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完善农村流通基础设施, 加快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 扩大电商进农村覆盖面。推动乡镇商贸发展,引导大中型商贸企业在乡镇布点, 把乡镇打造成连接城乡消费的重要节点, 促进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

坚持诚信消费。积极推进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引导企业依法诚信经营。严格落实网络购买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制度,鼓励线下实体店自主承诺无理由退货。持续做好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工作,积极应对市场异常波动, 维护市场稳定。加强消费市场监测和趋势研判,做好促消费政策措施、典型经验的解读和宣传。

兑现促消政策。认真落实国家、省、市“一揽子”促消费政策,及时协调解决贯彻落实中的困难和问题,帮助商贸企业疏解困难, 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和后劲。统筹用好中央、省级和市级相关专项资金, 出台一批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努力推动消费稳定增长。

本版稿件由 本报记者 易立权/文,南充日报社影视中心 供图

新闻推荐

官建会所盛极一时

戏台于每一个会所都不可或缺民众公建会馆,官宦则自建会所。周询《芙蓉话旧录》提到:“省城为官商云集之地,昔时异籍而仕,凡宦...

西充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充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