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建会所盛极一时

成都日报 2020-04-27 03:30 大字

戏台于每一个会所都不可或缺

民众公建会馆,官宦则自建会所。周询《芙蓉话旧录》提到:“省城为官商云集之地,昔时异籍而仕,凡宦川者,皆外省人士,又萃居于省城,故各省会馆皆备” 。

乾隆六十年(1795年),四川盐茶道、署布政使王启焜(浙江人,能诗善书),以南门外小天竺寺为同乡存放棺椁、增置义塔之地,成为成都官建会所的首倡者,俗称为浙江公所。辟有园林,清幽雅致,为成都三大园林之一,六对山人《锦城竹枝词》云:“堆山匠与花儿匠,到处亭台布置工。除却鲁园玉河绕,小天竺次小玲珑”。

宦川官员以直隶、八旗、奉天为最多,故有官建的燕鲁公所,后改名直奉旗东会馆。省城有燕鲁公所,即直奉旗东会馆,每省有值年二人,均不及数月,辄获优缺而去。故宦场中谓:“成[都]华[阳]两首县,不如燕鲁两值年”。盖其酬报之优,调剂之速,不在两首县下也。

其戏楼的戏联云:“习俗视声律为转移,须知下里巴人有关风化;忠孝由人心所感触,漫道激昂慷慨不在悲歌”。每岁春初,大吏团拜必在此,亦是迎送重臣的宴会之所。民国时期,公所被劫夺强卖。

除湖广会馆以外,湘鄂人士宦蜀者,另立两湖公所,位置在南门东丁字街,李劼人先生记有此事:

东丁字街还有一院大房屋,是湖北、湖南两省在四川做官的人,因嫌湖广会馆陈旧了,而且首事们大都是已在四川落了业的小绅士、小商人,做起会来,一同起居时,和他们的身份不相称,于是在湖广会馆之外,另自集资修建了一所堂皇富丽的两湖公所,用作他们聚会游宴地方。里面布置有一个“音樽候教”,即是说请客、坐席、看戏的座落。

两湖公所的戏楼对联,为湖北籍布政使张月卿所题:“俊采集蓉城,济济宾僚,端不负春秋佳日,与君置酒言欢,且休提衡浦雁声、武昌鱼味;笙歌征鞠部,纷纷丝管,恰难值案牍余闲,笑我登场作剧,直合谱邯郸仙枕、沧海蜃楼。”

道光年间,陕甘两省宦川者,在北门建有陕甘公所。皖省宦川者在东门另建有安徽公所。两广宦川人士,在南门另建有两广公所。

本省的郡望公所,有川北会馆、川东公所。川北会馆,原名三邑会馆,为南充、西充、盐亭三县旅蓉人士所建,后更名为川北会馆,建有戏楼。川东公所,位于西御街,同治二年川东机坊陈兴顺等募资创建,祀三皇,具有同行公所的性质。

清代成都的郡望会馆与公所一览表:

湖北,黄陂公所(黄州会馆),黄陂士商公建,棉花街。

永州会馆(濂溪祠),永州士商公建,城外长春桥。

广西,西江公所,西江士商公建,布后街。

江西,吉水会馆,吉水士商公建,北打金街。

石阳会馆,石阳士商公建,棉花街。

安徽,泾县会馆,泾县士商公建,中东大街。

贵州,黔南公所,黔南士商公建,贵州馆街。

四川,川北会馆(三邑会馆), 南充、西充、盐亭士商公建,卧龙桥。

川东公所,川东士商公建,西御街。

黑龙江,泰来公所,泰来士商公建,平同街。

凡会馆公所,均建有戏场,“凡由商建者,会戏特多,如福建、湖广、山西、陕西等馆,在太平全盛时,无日不演剧。且一馆数台,同日皆演者。由官建者,则只每年春初,同乡之宦川者团拜演剧一次而已”。李劼人小说《死水微澜》有这样的描写:“每个会馆里,单是戏台,就有六七处,都是金碧辉煌的;江南馆顶阔绰了,一年要唱五六百本整本大戏,一天总是两三个戏台的唱” 。

新闻推荐

无偿献血 传递爱心

(衡欢)4月20日上午9时,天空中飘着蒙蒙细雨,南充市中心血站的爱心献血车停靠在西充县东门桥,前来献血的人们撑着雨伞排成长...

西充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西充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