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位志愿者暑期省图“上岗”,进行一个月古籍普查 邂逅清代古籍川妹子确定读博研究方向

天府早报 2018-07-23 04:19 大字

古籍普查现场

一台电脑、一把尺子……7月19日,加入“2018年中华古籍普查文化志愿服务行动·四川行”的22位志愿者在四川省图书馆正式“上岗”,开始为期一个月的古籍普查工作。从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毕业的崔雪萍,今年又一次成为了志愿者,她与此次活动有一个不得不说的故事——在去年古籍普查过程中,崔雪萍偶然看到了《七经孟子考文补遗》一书,她很感兴趣并潜心研究日本这一时期的儒学思想,用关于这部古籍的研究计划书拿到了日本东北大学教授的内诺书。明年,她将前往日本攻读博士学位。

再次成为志愿者 希望为中华古籍保护尽点力

进入三伏天的成都,让人感到了夏天的热意。但在四川省图书馆古籍书库,志愿者们穿着外套、甚至是棉服工作,“这里的温度只有十几度,很大一个原因是古籍要置于恒温恒湿的环境中,才能更好保存。”省图特藏部工作人员告诉天府早报记者,本次招募的22名文化志愿者来自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10所高校,经过短期培训后,他们利用暑假在省图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古籍普查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崔雪萍是连续两年都报名参加这个活动的志愿者。当天她记录的,是一本《百大家评注史记》:对照古籍,在表格里仔细录入题名卷数、著者、版本等信息。去年7月,崔雪萍从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毕业,拿到硕士学位,“报名成为古籍普查的志愿者,一方面是因为这个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为中华古籍保护尽点力。”

初次翻阅古籍 4个人一月普查9000多册古籍

聊起去年的古籍普查工作,崔雪萍提高了音量,好似又回到了当时初次翻阅那些古籍的心境,激动之情犹在。“去年夏天去了西充县图书馆,我们小组4个人,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9000多册的古籍普查任务。”崔雪萍记得,由于当地图书馆的保存条件有限,他们将古籍按经史子集重新分类,虽然工作结束已“满头大汗、满身灰尘”,但“依然很激动”。

崔雪萍将这种溢于言表的激动写成了诗,题目叫做《时间纪之古籍映像》,“忘记了纷乱的光阴/淡漠了炎炎的夏日/只听见时光的声响/窸窸窣窣地穿越历史的密林/发黄的故纸里/仿若走出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带着岁月的幽香/落下一地的斑驳/而我们,跨越百年的时光/终,与你相遇”……崔雪萍感慨,“翻阅这些古籍,如同遇见一位从书中走出的沧桑老者。生命不过几十年的时光,却能拥有一种把几百年的历史捧在手心上的感动。”

意外发现清代古籍 确定了读博研究方向

研究生毕业后,崔雪萍打算去日本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做中日文化交流方面的研究。可谓“无心插柳”,在去年的古籍普查的过程中,崔雪萍意外收获了一本清代时期的古籍《七经孟子考文补遗》。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为日本山井鼎编著,为儒学经典之作”,崔雪萍说,当时偶然间翻得此书,令她眼前一亮,她很感兴趣并在这本书的启发之下潜心研究日本这一时期的儒学思想。去年12月,崔雪萍完成了关于这部古籍的研究计划书,并且通过了日本大使馆的奖学金面试,拿到了日本东北大学教授的内诺书。

在和天府早报记者交谈中,崔雪萍毫不掩饰对古诗词的热爱,她笑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研究生时期选择了古代文学专业,令她对古籍更感兴趣,“《昭明文选》是我研一时最早接触的古籍,也是印象最深刻的一部。”崔雪萍坦言,最开始读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子虚赋》,也感觉“痛苦”,“因为里面有大量的生僻字,光是这点就足够让人在字典里埋头很久,加上汉赋的文学性不算强,读起来会比较枯燥,但后面读到抒情小赋、文赋的时候,就感觉很美了,可能女生更喜欢抒情类的文章吧。”

“我有过一段高中老师的经历,我曾对学生说,我最大的想法是希望传统文学的美可以扎根学生心里,即便不能扎根,即便能让他们感受到传统文学的美也是我人生的一种成功。”崔雪萍说,博士毕业后,她希望可以回到国内的大学,为中日文化交流做一些贡献。

古籍点击 四川省图书馆的“镇馆之宝”

建馆于1912年的四川省图书馆,馆藏古籍及线装文献约65万册,其中善本古籍就有6万余册。在这些古籍中,不乏极具价值的稀世孤本、珍本,其中达6000余卷之多的《洪武南藏》,就是流传至今仅存之孤本。

《洪武南藏》

历时27年才雕刻完成的明洪武间南京刻大藏经《洪武南藏》,是存世最全的一套刻本古籍,经鉴定为“仅存之孤本”。《洪武南藏》卷帙甚巨,为明代刻造三个官版大藏经之第一刊。从现存数量看,除略有残缺外,全藏基本完整。其后虽有重刻《永乐南藏》,书写和镂刻都不及此本工整。更为重要的是,这部《洪武南藏》是唯一保留下来的孤本,在古代藏经刊印史上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价值,被公认为省图书馆的镇馆之宝。

《华阳国志》

由东晋常璩撰写,是中国第一部地方志。如今流传下来的《华阳国志》虽多,但省图所藏是目前所能找到的年代最早的版本,全国仅存两部,另一部在国家图书馆。

“华阳”即“华山以南”,包括如今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等多地,包括当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生态、民族、文化等多方面的记载,是中国最早记述地域最广的地方志,使后世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古代西南地区的风貌,为研究古代西南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如今四川人爱喝茶,茶馆文化十分盛行,实际上,在《华阳国志》中,就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年前西南各地出产茶叶情况。

《水浒叶子》

省图馆藏中,有一本装帧精致的初刻版陈老莲所绘的《水浒叶子》,入编《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这是文化大家李一氓捐赠给四川的。叶子,是当时一种行酒令的纸牌,“水浒叶子”即绘着水浒人物的古代纸牌。陈老莲共绘水浒人物40人,一人一画,均为白描,但运笔有力,人物栩栩如生。

■天府早报记者段祯实习生赵晓霞

新闻推荐

启动第六届“十佳文明公民”评选

本报讯7月16日,记者从西充县文明办获悉,该县已启动第六届“十佳文明公民”评选。据了解,此次“十佳文明公民”评选,...

西充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西充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