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步养生上青城

南充晚报 2018-07-23 04:19 大字

□ 李仲华(西充)

7月17日,今夏入伏第一天。我邀夫人一起又从南充来到青城山养生避暑。

胜地冠两川放眼岷峨千派绕, 大名尊五岳惊心风雨百灵朝。 这副对联悬在天师洞山门的左右柱上, 浓缩了青城山的厚重文化。天南海北,亲友结伴,母亲抱着儿子,爷爷牵着孙孙,旅游览胜、健康养生。

上午8点20分,结伴第一批游客,我们进入山门。

青城天下幽。茂密的原始森林。高高的金丝楠、银杏、水杉、笔柏、化香、核桃,百年老树,林木遮天;绿草如茵,野花含笑;荆溪白石,飞瀑连珠;蝉鸣鸟唱,笛声悠扬。景区环境实况电子屏幕显示:温度23.6℃,相对湿度95.2。真可谓“苔深不雨路当湿,林静无风暑自消”。与入伏后气温大多在三十八九摄氏度的南充相比, 许多南充老人自然选择到青城山避暑。

从天然阁登上怡乐窠。 滑竿哥热情地迎了过来, 招呼着:“坐滑竿上坡, 大爷、奶奶。”我还没有来得及回话,另一位便抢先接过话头:“大爷、奶奶,哪得坐哟?现在坐滑竿的多是小姐姐、小妈妈,少有老的。大爷、大妈、大老板,好像都不喜欢坐滑竿了。”就是嘛。到青城山就是走路、爬山,健身养生,同岁月赛跑。坐什么坐?我心里说。

引胜亭边,80多岁的老太婆笑呵呵地叫卖:“自家地里今早刚摘的黃瓜,5元2根,凊热解暑,又甜又脆,好吃不贵。”60多岁的保洁大叔,清理完道路落叶,又不停地洗刷垃圾桶、指路牌。

全真观、五洞天、天师洞、掷笔槽、访宁桥、卧云亭、朝阳洞、九倒拐,上坡下坎,一步一级台阶,急匆匆地走过7公里路程。上午10点,到达上清宫。满头大汗,满身大汗。非常难得的大汗淋漓。流汗排毒,健康养生。

我在凉亭里挤了个位置坐下歇歇。一旁, 导游正在向来自美国纽约的中国寻根之旅团的青年们讲述蒋介石问道青城山的故事。1940年端午节,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女士在张治中上将、 邓锡侯上将等人以及地方官员的陪同下,登临青城山。下山途中于天师洞小憩, 易心莹道长见蒋介石心情舒畅,令人备下文房四宝,恭请蒋介石为刚竣工的上清宫山门题写匾额。蒋欣然提笔,先写下“上清宫” 三个笔力雄健的正楷大字,又在《时贤文综》签名簿上题写了“太极”两个正楷大字,落款“蒋中正,二十九年五月五日”。

上清宫是全山最高的宫观, 海拔1260米,始建于晋代。登高远望,层峦叠嶂,赤壁陡崖;云雾缭绕,烟波四起;丹岩沟谷,曲径蜿蜒。八百里青城齐开觉路,卅六峰翠霭共上吟鞭。乘兴而来,天下第五名山不虚此行!

新闻推荐

淡定的院落

□李仕彪(西充)从西充县城到青龙乡严家大院,有30多公里车程。踏进院坝,感觉古风雅静。这座大院便是建于明末清初的严...

西充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充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