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杨瞻:七宝寺院写诗意 修缮桥梁美名传

南充日报 2017-05-19 04:05 大字
●本报记者 陈冠霖

出城沿国道318线西行不过50公里,就是嘉陵区七宝寺镇白虎沟村,寂静的场镇有一所七宝寺中学,校园操场旁有一座藏珠山,一座三层阁楼古屋隐藏在山林间,它就是七宝寺中学前身。如果时间倒流400多年,回到明嘉靖年间,它还是古刹七宝寺。

“停骢暂说禅家话,尘障情怀觉洒然。”400多年前,负责巡视川北区域的朝廷官员杨瞻途经七宝寺,欣然题诗《题七宝寺》,诗文至今高悬古屋礼堂。而一块镌刻在礼堂石壁的明嘉靖二十二年的斑驳石碑,还记载了杨瞻督促地方官员修桥的惠民之举。

一 交通要道建古刹 巡视留诗《题七宝寺》

明朝文献《本朝分省人物考》用短短160字概括了杨瞻的一生。杨瞻,山西蒲坂人,正德年中举人。关于杨瞻来川北的时间说法很多,有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肯定的是,他此前从陕西扶风知县起步,因政绩佳而一路升至贵州道监察御史、大理寺评事,被赞为“真御史”。

入蜀后的杨瞻是四川按察司佥事,分巡川北道,常驻顺庆、保宁二府,他在此期间的主要功绩是平险阻、缮桥梁、息盗贼。“杨瞻是朝廷派往川北道的官员,他的职责是负责川北道司法监察,川北道涵盖顺庆府、保宁府、潼川府,即今天的南充、绵阳、遂宁等地。”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蔡东洲说,七宝寺在当时是顺庆府治下寺庙,也是连接西充、遂宁之间的一处交通要道。古人出行不像今天如此便捷,因为路远时长,往往走一段路就要找地方休息或夜宿,作为交通要道上的寺庙,杨瞻逗留七宝寺“暂说禅家话”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如今踏着长满青苔的石阶前往七宝寺,布谷鸟鸣不绝山林,更显静幽。山顶唯一建筑即七宝寺:青瓦白墙,入口匾额是“四川省南充市七宝寺中学”,进寺有两名从七宝寺中学毕业的中科院院士题写的贺七宝寺学校校庆的匾额,而在寺庙礼堂,有“嘉靖二十二年”的石碑和一块诗匾,其间“礼堂”两字据说还是杨瞻真迹。

七宝寺始建于何年,已不可考证。七宝寺除重修于明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的大殿,其余均是清代增设。可以想象,400多年前的某天,杨瞻骑着一匹骢马(青白毛色相杂的马)途经此地,进寺短暂停歇。他也一定好奇过这座山间古刹建于何年,可惜的是,当年的古人也不知晓。但这并不妨碍杨瞻欣赏山间古寺、蓝天白云、寂静青山。他第一眼就看到了寺外的青树白云:“寺坐山头不计年,白云蒙树巧张绵。”

那一天不仅白云悠悠,而且清风徐徐,几乎和今日无异,古寺深藏山林之间。杨瞻继续吟道:“可亲山色忽明没,无奈风光争后先。寂静丛林天设境,逍遥骚客地行仙。”山上寺静、山下人动,山中古寺清闲、山脚人涌繁忙……逗留在七宝寺的杨瞻自然不急着赶路,他拴好自己的骢马,与寺中人暂说禅家话,感觉“尘障情怀觉洒然”。

二 亲促官员修桥 美名传百年

可不要以为杨瞻只是七宝寺的一位过客。他的身份是分巡川北道四川按察司佥事,外出巡视川北各地是他职责所在。当时藏珠山脚有一座南池桥,跨如今的西溪河而建。一次杨瞻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南池桥已倾斜倒塌,几乎就是废桥,交通十分不便。

于是,杨瞻立即驱马来到顺庆府,把此事告诉给当时的地方官王信之,而且他借用典故,说得还很含蓄很文艺。“五代时期有个名叫王周的武将,他在四个地方当过官,施政善举,为人称道。”杨瞻告诉王信之,有次,王周治下有座桥梁发生垮塌,致使当地百姓通行不便,不得已,百姓只能租船过河,王周知晓此事后十分自责,“桥梁不修,刺史过也”,说的是不整修桥梁,是我的过错。于是王周把粮食补偿给百姓,发动大家修好垮塌的桥梁。

说完一则典故,杨瞻突然语锋一转:“今天你担任着父母官,任由你治下的子民过桥不便。这样的行为和子女溺水后,父母却任由子女溺水的麻木作为有什么区别,修缮桥梁的工作难道不是你的分内之事吗?”

于是,王信之立即选人委任,亲自上阵敦促推进修桥工作。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杨世明介绍,七宝寺里的碑文详细记录了整修桥梁的时间:整个修桥工作从癸卯(公元1543年)之春正月开工,落成于当年夏天。有了杨瞻的介入和王信之的敦促,虽然修桥工作用民之力,但因公平而民不怨;给修桥匠人的费用均由公家承担,而百姓不用出资。

桥梁重修通行后,杨瞻把桥梁取名为“果南桥”,亲手写下“果南桥”三个大字,镌刻在桥边的石上。“古代名刀名剑都有记录它是如何被锻造而成的记载,桥梁对人们利好,怎能不记下来呢。”在七宝寺礼堂的“嘉靖二十二年”的石碑上,一位署名杨丽的古人留言,杨瞻给他们带来的恩惠真的太大了,民思其德,把“果南桥”改名为“杨公桥”,希望他能和桥一样长寿。

三 寺院变书院学校 列为文物单位

杨瞻在七宝寺督促修桥后的165年,七宝寺于清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增修前殿;清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修建文昌楼;清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本地进士王灏晚年回乡捐资整修部分房屋,改寺院为书院,取名“南池书院”;1912年在“南池书院”创办七宝寺高级小学;1950年成立公办南池中学;1993年更名为南充市七宝寺中学。如今,七宝寺已被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

400多年过去了,七宝寺依旧,布满青苔;白云蓝天还是原来模样,七宝寺外西溪河依然,“杨公桥”却已随着时间崩塌不在,只有一块斑驳的石碑证明它曾经存在。

◆作品选登

题七宝寺

□杨瞻

寺坐山头不计年,白云蒙树巧张绵。可亲山色忽明没,无奈风光争后先。寂寞丛林天设境,逍遥骚客地行仙。停骢暂说禅家话,尘障情怀觉洒然。

◆人物简介

杨瞻,字舜原,明代宰相杨博之父,山西蒲坂人,进士出身,1519年(明正德乙卯十四年)举人。杨瞻善诗,才思敏捷, 题咏甚多。 他曾在南充做官长达8年,南充不少地方都曾留下这位明代才子的足迹。 他十分喜爱南充的山川美景,每到一处必留下诗篇。

新闻推荐

西充县政协 献计建设现代农业园区

(罗文健)日前,西充县政协组织委员对该县龙滩河流域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情况进行视察。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西充县农牧业局就龙滩河流域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情况进行了详细汇报。会议认为,一年来,该县农牧业...

西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充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