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两条涪江路 情牵涪陵人

南充日报 2016-12-28 00:00 大字

"> " target="_blank">●本报记者 唐甜/文 张力/图

“来南充的第一天,我听同事说南充也有一条涪江路,感觉太亲切了,我的家乡重庆涪陵也有一条涪江路。”太极集团四川南充制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兼生产负责人余建说,年2月,他被太极集团总部派到南充工作,回想起刚到南充的时候,他说,“有点不适应,想家。”

展开地图,南充与重庆近在咫尺。南充与重庆同处嘉陵江畔,山水相连、地缘相接、人缘相亲、文脉相通,在南充的许多重庆人过着“双城生活”,西充县多扶工业园区的太极集团四川南充制药有限公司有名来自重庆的员工,他们中的一些人几乎每周往返于南渝两地,工作、生活,用生动的细节演绎着“双城生活”。

两城都有涪江路

到南充的第一个周末,余建去了北湖公园、涪江路,喝茶、散步、吃川北凉粉,看看南充人的生活方式,感受南充的市井生活。

昨日上午,暖洋洋的太阳照在太极集团四川南充制药有限公司的厂区,望着厂房里繁忙的身影,余建陷入了回忆,他说,“初来乍到,因为南充、涪陵两城都有涪江路,都有同一个路名,恍然间,直把他乡当故乡。”

后来,余建得知南充居然还有一条稻香路,而这,与他的家乡涪陵再次出现惊人的巧合———那里也有一条稻香路,这令他不得不惊叹,“生活如此奇妙”,他因此总结道,南充人与涪陵人的文化血脉有某种共通的基因。此后,他和重庆的朋友专程去逛了一回稻香路,再后来,每每思念家乡时,他都会到顺庆城区的稻香路吃一碗重庆小面。

如今,工作越来越繁忙,身为总工程师的余建不能每个周末都回重庆,有时,他妻子和孩子会来南充看他,“他们很喜欢来南充耍,觉得南充人好客。”

口味缩小距离感

地地道道的重庆人骆玲,现任太极集团四川南充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年7月,受太极集团总部派遣,他到南充工作。

和余建一样,没来南充之前,骆玲也对南充这座城市感到陌生。到了南充,骆玲适应得很快,他感觉“在南充工作的场景好像就在家门口”,不像出远门,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饮食口味,似乎不需要什么适应过程。

“重庆人和南充人都喜欢吃麻辣的东西,只是重庆的火锅味道更辣更麻。”骆玲说,重庆人和南充人都是“重口味”,差别不大,这种口味的趋同,缩小了双方的距离感。他说,在公司,不管是南充员工,还是重庆员工,大家都感觉是一家人。

南充的人文景观吸引了异乡人骆玲的目光,他去过阆中古城、朱德故里景区、罗瑞卿故居,这令他不禁感叹于南充厚重的文化底蕴。此外,作为企业管理者,骆玲时常关注南充的发展走向,他说,不仅是口味趋同,南充与重庆正在快速靠拢,加速融合,未来,两地一体化会加深,经济的互补性会更强。

两座城像一座城

在太极集团四川南充制药有限公司,有不少员工像余建、骆玲一样,穿梭于南渝两地,财务部员工秦华就是其中之一,两地之间便捷的交通,令他感受颇深,“不堵车的话,一般两个小时左右就能到家。”

秦华看到的不只是交通条件的变化,他看得更深,“我觉得南充很有发展前途,你看高速公路和动车的开通,把南充拉入了重庆经济圈。”他说,如今,两座城市就像一座城市一样,“同城效应”日益显现。

年5月,秦华被太极集团总部派驻南充工作,从那时起,只要周末不加班,每周五下班后,他都会开车回重庆,“这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南充景点众多,交通便利,对外辐射力越来越强,不仅吸引了周边城市居民来南充旅游,而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省外游客。”秦华说,在南充工作的这几年,他的很多朋友来南充旅游观光,他多次充当临时导游。

南充方言有力量

“年,可以说是我事业的一个转折点,我离开家乡到南充开始了新的生活。”太极集团四川南充制药有限公司保卫部部长熊刚说,他是个恋家的人,虽然为了工作远离家乡,但是,总感觉亲人就在身旁。

“刚来的时候,周围的环境不熟,没什么朋友,感到孤单。”熊刚说,为了摆脱这种孤独感,他下班后,喜欢找一些南充籍的同事聊天。

与南充籍的同事聊天,熊刚“感觉南充话铿锵有力,有一种力量感”,让他的内心获得一种安宁感,由此,他很喜欢跟着南充籍同事学说南充话,“从这种生动的谈吐中,我能感受到南充人的坚韧和乐观。”

没用多久,恋家的熊刚就与南充籍同事打成一片,下班后,时常相约去吃火锅,一起打篮球,“现在,感觉工作和生活都很充实。”

■相关链接

太极集团员工精彩话语

余建:南充就是我的第二故乡,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在我心里。

骆玲:南充城市建设、商业发展都在快速向重庆靠拢。

秦华:两地之间便利的交通,令“同城效应”日益显现。

熊刚:南充话给人的感觉是铿锵有力,有一种力量感。

新闻推荐

日产百吨 食用菌远销越南

本报讯(曾明辉)月日,记者在西充县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架子上成排的金针菇长势正旺,工人正在有条不紊地出菇(如图)。经过分拣包装后,这些金针菇将发往国内及国外市场。“我们以稻麦、玉米等...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