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城山色半城湖”格局形成,入列全国三产融合示范县,高速公路建设居全省前列……西充:一座现代化新城拔地而起
站在又一个新五年的起点,回顾过去的五年:一座现代化的新城拔地而起、中国西部有机食品第一县方兴未艾、交通网络外联内畅……
过去的五年,地方生产总值破百亿元大关,年均增长11.3%……生态西充、产业西充、文化西充、幸福西充正逐步成为现实。
宜居西充
“半城山色半城湖”格局形成
五年时间,西充建起了一座5平方公里的北部新城。
近日,记者在北部新城看到,宽阔的街道两旁,一座座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整齐分布,大气的园林式绿化带沿着街道延伸,绿化带中,高大的乔木、造型多样的灌木、低矮的应季花卉俯仰生姿,行步道、休闲长椅俱全,文博馆、档案馆、商业综合体等建筑掩映树丛中,实现了园林与城市的和谐相融……
五年来,西充县委、县政府围绕建设“生态经济强县”总体战略,努力建设“城在山中,山在城中,山水相依,绿满城廓”的特色山水园林城市,在拓展城区面积的同时坚持规划超前、绿化先行,启动10公里城市生态圈、“两河”生态景观长廊、九龙湖景区植物多样化改造等生态项目。
如今,县城面积从2010年的约7平方公里,拓展至16.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从7万人增加到14.5万人,新增公共绿地20万平方米,人均拥有绿地面积达到13.2平方米,形成了“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生态格局。
有机西充
入列全国三产融合示范县
围绕“生态经济强县”战略目标,西充县坚持“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绿色发展理念,以有机农业为突破口,带动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商贸旅游业融合发展,实现三次产业的互促共融,支撑产业不断壮大,成功奠定“中国西部有机食品第一县”的优势地位,成为全国三产融合示范县。
“十二五”期间,全县建成优质农产品基地20万亩、现代农业万亩亿元示范园区12个,其中有机农业基地14.5万亩,9.8万亩基地、95个品种获得有机认证;创建“充国香桃”等特色品牌25个,“二荆条辣椒”等4个产品获得国家地理保护标志,成为唯一纳入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有机食品基地县。以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科技、精密制造为主导的新型工业快速崛起,多扶食品工业园纳入南充市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到72户,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6%,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36.1%,西充工业摆脱了弱、小、散的被动局面,进入了集中、集群、集约发展的“上升通道”。
畅达西充
高速公路建设居全省前列
近日,在占山乡的绵西高速建设现场,记者看到挖掘机、压路机等工程车正紧张施工,整个工地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绵西高速是继广(元)南(充)高速、成(都)德(阳)南(充)高速、南(充)巴(中)高速、遂(宁)西(充)高速后,我县境内建设的第五条高速,高速路建成后,我县境内高速全长将达119.8公里,拥有接地互通9处,服务区3处。互通设置、通车里程在全省县级中排名前列。”据该县交通运输局局长程芳介绍,高速公路环线的形成,让西充融入国、省高速公路网之中,这标志着该县成功跻身成渝国家经济战略快速发展区域。
“如果说高速公路环线的形成拉近了西充与其他城市的距离,县内半小时交通圈的打造则拉近了县、乡、村的距离,让城镇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据程芳介绍,近五年来,该县按照把西充交通打造为川东北交通枢纽重要节点的总体要求,全力打造内通外畅、便捷高效的交通网,构建以县城为中心,国省道为干线,县乡道为支线,村道公路为网络的“二环二射三横四纵”现代化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国省干线建设21.8公里,县乡道路新建、改(扩)建212.30公里,通村公路建成1287.70公里,县、乡公路与高速、国、省道联网对接互通,大大地缩短了各乡镇至县城的车程,县内半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
幸福西充
五年决战脱贫攻坚
据介绍,自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该县上下紧紧围绕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挂图作战,攻坚克难,脱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该县成功争取省级扶贫切块资金、移民避险解困资金、移民整体解困资金等竞争性项目3个,到位资金2591万元。
有了资金保障,西充各项脱贫攻坚建设齐头并进,百里百村脱贫奔康香桃产业园、百村脱贫奔康禽蛋产业园基本建成,新建贫困村农业产业基地3.5万亩,新发展小家禽53万只(头),新建村社道路29公里、产业路61公里,整治山坪塘72口,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30户,856户易地扶贫搬迁前期工作抓紧推进,建成贫困户技能提升实践基地12个,对全县2362户、5077名重点贫困人口实施低保政策兜底,截至2015年,该县共计11426户、23578人脱贫;今年预计脱贫12068人。
马玉竹赵威 李同周蒲南平庞国庆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李阳 文/图
新闻推荐
四川经济日报南充讯(曾明辉记者李阳)珍惜民主权利,投好神圣一票。近日,西充县迎来县乡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日。当日上午9时许,记者在设置于该县实验一小的投票站现场看到,来自该选区不同单位、不同年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