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桃花新村”红旗飘

南充日报 2016-08-09 17:38 大字

  • " target="_blank">●本报记者 杨晓江

    西充县古楼镇赵家庙村,连片的桃树一望无际。该村二组侯祥仲家的屋顶上,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在绿色果园的映衬下,格外耀眼。

    62岁的侯祥仲站在农用车上,将一大袋桃子卸在自家门前,喘一口粗气,“这是最后一批皮球桃,好的桃子都被客商收走了。”休息时,老侯盘算,“1亩产果2000公斤,平均1亩产值1万元,除去各项成本,100亩桃园纯利润至少50万元。”侯祥仲说,桃子的销售一直看好,普通桃子每公斤售价6至10元,有机桃子价格要翻几倍,达到每公斤36至40元,种桃子的村民都赚了钱。

    侯祥仲告诉记者,近几年,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扶持下,村里逐渐发展起了香桃产业,村民的腰包鼓了,建设新农村,居住环境舒适了。为了感谢党恩,于是在自家门前挂起了五星红旗。像侯祥仲一样,村民刘先强家也挂起了五星红旗。

    早些年,刘先强在沿海地区务工,一年到头,手头也攒不下几个钱。2008年,他看到村里不少农户都在种植桃树,政府还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措施,他心动了,果断回乡承包土地搞起了香桃产业。目前,刘先强已经建起了200亩的有机桃园,土壤、药物、肥料各个环节都严格控制,种出的桃子颇受市场青睐。

    赵家庙村党支部书记徐益银说,赵家庙村以前是贫困村,依靠种植传统农作物,村民只能维持基本的温饱。现在发展香桃和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川东北有机充国香桃产业第一村,被誉为“桃花新村”,全村交通便利,生态环境优美,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赏花、品果。

    其实,在2012年以前,赵家庙村的香桃销售一直不温不火,大量香桃卖不起价格,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也不高。“西充香桃口感佳、品相好,但是在市场上并不走俏。”侯祥仲说。

    就在广大农户对香桃市场的前景表示忧虑时,西充县委、县政府积极帮助村民拓展销售市场,通过报纸、电视、户外广告增加影响力和知名度。古楼镇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领农户到成都、重庆、广安等地跑市场,参加推介会,充国香桃的名气渐渐起来了,客商纷至沓来。政府进一步通过统一技术、统一农资、统一品牌、统一繁控、统一 销售“五个统一”,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进行把关,进行品牌培育,充国香桃有了稳定的市场。

    此外,通过实行政府引导、农民主体、龙头带动、金融支持、合作社组织的产业发展“五方联动”模式,园区优先吸纳贫困户入园务工,也带动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2013年,首届西充桃花节和品果节相继举办,西充香桃着实“火”了一把,价格也一路走俏,并持续保持着热度。

    今年6至7月是香桃的盛销期,客商开着卡车排队来收购香桃,赵家庙村和附近种香桃的村民真切感受到丰收的喜悦。当地政府也没有闲着,“每天我们要联系客商,主要是为他们做好后勤服务工作,从早上忙到晚上。”古楼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李胜说,“客商来了,我们主动送上矿泉水、避暑药和毛巾,让客人感受到真挚的服务,才能吸引回头客。”

    目前,整个古楼镇已经建起了充国香桃园2万亩,通过认证的有机香桃达到1000亩,全镇17个村建立了20多个香桃种植合作社,带动了1万多名农民种植香桃,香桃年总产量2000万公斤,产值达到1亿元,年人均收入万元以上。“香桃品种发展到了10多种,销售期从4月底一直持续到10月。”古楼镇镇长庞朝文说,“多品种确保了市场需求,5个多月的销售期保证了香桃的市场供给。”

    据庞朝文介绍,古楼镇的香桃销售30%由游客现场采摘,商贩主动到园区收购占60%,剩下的10%通过电商平台销售。接下来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元化发展香桃产业,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并积极创建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渠道,将香桃卖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全国各地。

    新闻推荐

    西充“第一书记”走进庄稼地帮扶村民

    四川经济日报南充讯(赵荣李庆记者李阳)“你家种了多少油菜,还有几块地没有移栽?”“你家还有哪些困难需要解决?”……11月3日,在西充县高院镇三溪口村李树席的油菜地里,一群人一边劳动,一边聊着。原来是...

    西充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西充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