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农民发明家的创客梦

南充日报 2015-08-21 18:58 大字

  • " target="_blank">
  • " target="_blank">
  • " target="_blank">●本报首席记者 贾春

    他是一位农民,但并不是一个安于“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他没有滔滔不绝的口才,但脑子里却总冒出很多“奇怪”的点子;小学五年级学历的他没有值得炫耀的履历,但却有着一个大大的发明梦。

    他就是陈润,一位拥有5项国家专利发明的69岁老人。

    活叶杠杆增力风轮机、呼吸分流净化消毒器、杠杆增能增速自行车……从2012年起,陈润的发明获得国家专利,在他的记录簿上逐年增加。即将年满七十的他,因爱上发明,只身一人从南充市西充县前往绵阳市,寻求有意向的合作企业,将其数十年磨一剑的“发明梦”照进现实。

    用陈润的话讲,他从小就有点“小聪明”,也喜欢折腾、喜欢钻研。长大后,他有了用自己的双手改变农村生产生活的想法后,便一直坚持钻研、动手实践至今。而对于自己的发明梦,他已达“痴迷”的程度。由于搞发明创造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陈润平时省吃俭用,除了必要的生活费用,其它财产全部用来购买各种材料搞创造。清贫的生活、简陋的居所,却没有束缚住他那颗热爱发明的心。

    8月5日,记者联系上了正在绵阳市为自己的发明专利寻找合作者的陈润,深入了解到他的科技发明之路。

    自学知识文化 不愿做个普通农民

    头发花白,身体硬朗,说话条理清晰、中气十足,戴上眼镜斯斯文文……在视频连线中初见陈大爷,记者完全无法将其与一个69岁的农民联系起来。

    家住西充县关文镇的陈润,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读到小学5年级便辍学回家种田的他,并不甘心只做个普通农民,仍然坚持读书和自学。正因为好学,遇见任何事都能激发陈润的好奇心,并引发他的思考。有一年家乡大旱,看见父辈们肩挑背抬搬运着一桶桶水来灌溉农田,落后的劳动工具使他意识到革新的重要性。

    于是,从那时起,只上过五年小学的陈润毅然投身书海,埋头钻研,潜心研究,遇见不懂便向周围人询问,一心只为改变农村落后生产工具的状况。

    “用发明创造改变农民的生活,让农民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一直是我的梦想。”陈润说,他最初的发明创造,主要是在为农民朋友日常生产生活服务。比如,他看见村民们杀鸡、鸭等家禽时,用手扯羽毛很麻烦,自己便发明了一种“转轮刮擦退毛机”,用机械代替人力,颇受乡亲们的喜欢。每当家里要杀鸡杀鸭的时候,左邻右舍都喜欢借用他的“退毛机”进行操作。当看见农村播种桑树不方便时,他自己便摸索着发明了“桑种播种机”。

    困难重重 坚定信心迎难而上

    回忆起当时进行发明创造的艰难,陈润颇有感触:“没有前车之鉴,没有参照物,最初,我对发明一无所知。”为此,他自费到处托人购买相关书籍,回来再研究。

    “那个时候,我什么都不懂,周围也没有人指点,只能自己摸索着前进。画图进行设计对我来讲,是最大的障碍。”陈润坦言,不会绘图,他就从临摹开始,一点点将自己的想法在纸上展现出来。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陈润便将主要精力用于发明创造中,失败,重来,再失败,再重来……陈润记不清自己失败了多少次。失败并不可怕,但家人和老乡们的不理解与不支持让他备受打击。“家住农村,家里人都是农民,他们都不理解我为什么不好好种地,非要来干这些不重要的事。”陈大爷告诉记者,那时在老家,家里人和熟悉他的朋友都说他是要“翻天”的人,叫他“陈翻天”。“翻天”是当地的方言,有“不安分、爱折腾”的意思。

    可是,无论别人怎么说,陈润仍旧坚持自己最初的梦想,在发明的路上继续前行。终于,凭着一股好学劲,从杠杆机械到桑种播种器,再到新型风轮机等一系列发明诞生,陈润一步一个脚印,终于走向了成功。

    记者看到,在陈润租赁的小屋里,一些发明产品模型占满了屋子;床头、小书桌上,摆满了设计图纸;墙角简易木架上,堆放着1米余高的稿纸……陈润说,这些都是他的心血。

    多年呕心研究 化作多个国家专利

    陈润告诉记者,自己有一本小记录薄,里面记载了从2012年起,他申请的所有专利,机械类、医学类、家用类等涉及多个方面。“我从最简单的杠杆机械做起,到后来又研究了一些其他的东西。”陈润告诉记者,目前,他最满意的作品是获得了国家专利证书的呼吸分流净化器和简易新型风轮机。呼吸分流净化器能让医用氧气得到充分使用,减少不必要的损耗。而简易新型风轮机则是最可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发明。

    陈润说:“新型风轮机之前被有些木质加工厂看中过,他们也进行了测试,总体觉得效果不错。”而针对曾经不完善的地方,陈润在不断学习中力求改进,争取让手里的发明变得更完美。

    陈润告诉记者,在新型风轮机的改进工作完成后,他曾带着模型到绵阳市高新区工业园咨询相关情况,并得到了专业人士的充分肯定,这再一次让他感觉到自己多年的心血没有白费。

    2014年10月16日,陈润在绵阳市第二届科博会上推荐自己的发明创造杠杆增能增速自行车,因其打出了“比摩托车快的自行车”口号,吸引了不少业内人士的关注。

    坚守理想 他有一个“创客”梦

    由于陈润热衷于“捣鼓”一些发明创造,渐渐地,乡亲们对他的称呼从“陈翻天”变成了“发明家”。由于执着地搞发明,几年时间,陈润便掏空了家底。目前,年近七旬的他还在一边打工,一边钻研发明。

    陈润向记者透露,他共有18项发明申请了国家专利,现在有5项发明获得国家专利认证。他正在考虑怎样将这些发明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我最大的理想,就是能成立一家自己的公司,做‘创客\’,用自己的发明创造,改善农村人的生活。”

    陈润说,“我发明的机械产品都是绿色环保的,不但可以让投资者受益,而且能让社会环境得到改善。希望能把自己的一些技术推广出去,更好地服务社会。”

    热心老人借房 支持陈润创业

    “在我搞发明创造的路上,有不少的热心人也支持着我,让我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陈润告诉记者,他在绵阳市寻求合作的期间,家住绵阳西山东路407号小区的85岁老人唐华荣得知了他的事迹,深受感动,表示愿意为他提供免费住宿,支持他圆“创客梦”。

    7月28日,陈润和唐华荣老人见了面。唐荣华老人带着陈润来到他的住所,告诉陈润,因为儿女不在身边,他和老伴要搬到一家社会福利院去住,他现在居住的房子就免费提供给陈润搞发明创造了。因为怕陈润有顾虑,唐华荣老人还给他说这是经过自己深思熟虑后的决定,自己的儿女也都赞同。

    “我和老伴搬走以后,这房子就空着了,我有退休工资,也不缺钱花,与其空着,还不如把它交给有需要的人用。”唐大爷说,陈润为梦想打拼的故事,让他非常感动:“69岁的人了还有这份心思,我很佩服,应该支持。”

    “唐大哥的支持让我十分感激,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会尽力走下去。”陈润告诉记者。

    昨日,陈润给记者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日前,他参加了在绵阳举行的“2015全国大学生创业实训营开营仪式暨中国科技城创客大讲堂”。在活动中,他找到了卡贝基金亚太区执行合伙人郭佳莹女士,向她讲述了自己的“创客梦”。倾听了陈大爷的故事后,郭佳莹深受感动:“我认为,如此年纪的老人内心却仍旧拥有和年轻人一样的斗志,实属不易。我愿意同陈润进一步讨论。”随后,郭佳莹留下了她的电话号码,表示将再跟陈润进一步联系,细聊创业梦想。

    相关链接

    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12月31日, 南充市2014年专利申请量达1590件 (其中发明专利322件、实用新型专利521件、 外观设计专利747件)。专利申请量比2013年增加243件,同比增长18%;专利授权量为758件(发明专利授权量为54件),比上年增加104件,同比增幅达16%。

    2014年,全市专利申请量居川东北地区首位、位列全省第六位;知识产权工作连续三年被省知识产权局评为优秀单位。

    新闻推荐

    找准穷“根” 开对药“方” 西充县一改“大水漫灌”的扶贫工作模式,开展***。采取多种帮扶措施,增强帮扶对象的“造血功能”

    ●赵威西充县有建档立卡贫困家庭2.476万户、5.01万人,贫困率达9.63%,且分布较散。今年7月,该县启动“***三挂钩”活动,派出近100名县级部门骨干人员到贫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各项帮扶工...

    西充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西充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