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建起动物园 村民吃上“旅游饭”
高大威武的老虎、机灵活泼的猴子、憨态可掬的羊驼……8月2日, 蓬安县利溪镇花房子村的花好月圆动物园内游人如织。“阿姨, 帮我们拍张照片好吗?”“好!”动物园保洁员吕素琼放下手中的笤帚,乐呵呵地拿起游客递过来的手机当起了义务“摄影师”。“真没想到, 我们原本是一个偏僻的贫困村, 现在能有这么多人来旅游。”曾经的贫困户吕素琼, 如今通过吃上“旅游饭”, 不仅成功实现了脱贫, 日子过得也一天比一天红火。
贫困村变身“旅游村”
花房子村位于南大梁高速利溪段互通出口, 距离蓬安县城14公里, 主产水稻和玉米,是典型的贫困村。2016年,花房子村引进了龙头企业四川花好月圆农牧业有限公司, 该公司采取“龙头企业+专合社+贫困户” 模式, 建立现代生态农业、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农业示范园, 贫困户通过土地租赁、入园务工、小额信贷等形式入股, 全面带动贫困户走脱贫奔康之路。
花房子村第一书记冯元平介绍,全村通过流转土地3500亩养殖了野猪、骆驼、梅花鹿等特种动物3000余头和孔雀、鸵鸟等珍禽5000余只, 吸纳了100多位村民常年务工。 除了常规的市场运作, 花房子村还通过技能培训指导村民学习电商知识, 并开通电商平台。
“源源不断的游客成为了我们庞大的消费群体。 一个鸵鸟蛋有1.5公斤左右,要卖200多元,村民自己的土特产也可以销售。” 蓬安花好月圆动物园负责人陶华介绍,园区农产品主要通过电商平台和市内各大商场、 超市进行销售,目前产品供不应求,销路十分好。
村民走上致富奔康路
一个动物园,带活一个村。如今的花房子村与花好月圆动物园实现了农旅融合、 产村一体,村民成为股民、产业工人,干起了生态农业种植、 特种动物和珍禽生态养殖、 果蔬和花卉生态栽培等“技术活”。
2013年,吕素琼的丈夫李世林因突发脑溢血, 不仅花光了家中的积蓄, 还欠下了一大笔债。 在当年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户后, 靠着政策救助勉强维系生活。2016年, 花好月圆专合社成立后, 村里主动介绍吕素琼到园区务工。“我每个月的工资有2000元,园区还包吃一顿午餐,逢年过节还有福利。”吕素琼说,在动物园上班既增加了收入,又能照料生病的丈夫。“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收入也一年比一年高,我们家靠吃‘旅游饭’成功实现了脱贫,走上了致富奔康路。”吕素琼笑呵呵地说。
65岁的阙定国是吕素琼的同事, 现在动物园从事保安工作。阙定国患有慢性疾病, 加之妻子残疾,长期需要人照料,让他无法外出务工挣钱, 日子过得比较艰难。2016年, 村里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阙定国在新村聚居点建起了新房。 居住条件虽然改善了,但家中没有壮劳力, 很难实现脱贫。于是,花好月圆专合社将他招聘到园区,帮助看守鱼塘和冻库, 每月工资收入700元以上,加上土地租金、分红资金以及低保、农保、残疾护理补贴等其他政策性收入,阙定国家年人均收入达1万元以上,并顺利实现了脱贫。
如今,花房子村的村民家家户户都建起了新房,在园区常年务工的有132人(其中脱贫户27人),人均年收入逾1.8万元,村民们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
南充晚报记者 韩顺顺 徐朝江/文张瀚誉/图
新闻推荐
71岁的哥哥因与69岁的弟弟发生口角,在乡村多处公共场所张贴小字报,损害弟弟和弟媳的名誉,被二人告上了法庭。日前,蓬安县...
蓬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蓬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