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设施提档升级,打造宜居宜业新村魅力徐家:农民过上“城里人生活”

南充日报 2019-06-26 02:49 大字

●李然/文 杜建川/图

徐家镇位于蓬安县北部,地处营蓬仪三县交界处。近年来,该镇坚持以项目建设拉动经济发展,按照“规划科学、配套完善、功能优化”的总体要求,在棚户区改造、场镇规范管理、完善场镇功能等方面下大力气,场镇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截至目前,该镇场镇建成面积达2.5平方公里,先后荣获“全国重点镇”“四川省第二批百强镇建设试点镇”“南充市首批扩权强镇改革试点乡镇”等荣誉。

1 硬件设施提档升级

走进蓬安县徐家镇,宽敞整洁的街道跃然映入眼帘,道路两旁绿树成行,一幢幢楼房临街而立,新建的商住房整齐划一。

“街后烂泥塘,旧街顺路穿。这是多年前徐家场镇的真实写照。”徐家场镇居民杨玉华说,自己的旧房子是3间土房屋,用水、用电和出行极不方便,每逢雨雪天气,家里就漏水。一家人生活的转折点出现在2017年,该镇实施了集镇新区建设,她家住进了集中新建的两层带门面的新居,全家过上了以往想都不敢想的“城里人生活”。

“曾经的徐家镇,基础设施条件差,为了改善居民生活条件,2017年,我们实施了棚户区改造项目,该项目于2018年完成。”徐家镇党委书记蔡雨沛介绍,通过棚户区改造,该镇场镇铺设透水地砖6000余平方米,改建下水道管网820米,新建污水处理站1处,改造临街店招2000余平方米,改造西街老旧房屋外立面4000余平方米,打造景观节点700余平方米,种植景观树300余棵,建成群众休闲健身场所1处,场镇面貌焕然一新。

在夯实道路基础的同时,该镇还不断提升场镇功能,安装主干道路灯310盏,完成向阳街900余米路面油化,天网监控和红绿灯装置投入使用,投资80万元启动实施凤仙街改造项目,并启动建设原黄坪乡场镇污水处理厂和徐家污水处理厂扩能升级工程,加大老街区商住两用房统规联建,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清洁能源普及,生活生产垃圾、农肥集中堆放处理,居民休闲活动广场和标准化公厕投用,使得徐家镇成为集商贸、居住、休闲于一体的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日渐改善。该镇还先后荣获“全国重点镇”“四川省第二批百强镇建设试点镇”“南充市首批扩权强镇改革试点乡镇”等荣誉。

2 乡村面貌焕发新颜

“除了集镇居住环境大幅改善、基础设施不断配套完备,在管理上我们也下了大力气。”蔡雨沛表示,在场镇规范化管理方面,政府持续加大清洁卫生投入,配备清洁保洁设施设备,改造场镇公共厕所2处,在建垃圾填埋场1处,组建20余人的清洁员队伍,定期组织城管、消防中队、社区干部在场镇巡逻、维持秩序,场镇环境秩序得以改善。

“看到家乡的变化这么大,在外工作的儿子也回到家中,自己做起生意来。”杨玉华说,他们将楼下的门面整理出来,儿子开始经营起铝合金门窗及太阳能热水器生意,家庭年收入从原来的两万元升至6万元。

“环境改善,促使乡风民风越来越好。为了夯实来之不易的成果,我们坚持以文化、教育、卫生为核心,通过民生投入保障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蔡雨沛表示,该镇依托镇老体协,成立了老年舞蹈队、腰鼓队等群众文化娱乐队伍;27个村(社区)实现村村响、村村通全覆盖,建成村级文化室7个、农家书屋27个,部分村新建、扩建了文化院坝,向群众免费提供休闲娱乐的场地和器材,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不断加大民生保障投入力度,建成省一级敬老院1所,维修村级敬老院2所,收容无依无靠的五保老人50余人;年均发放医疗救助、临时救助资金约20万元,发放各类慰问金约10万元;打造法治文化广场1个、法治示范街2条和法治示范单位2个,举行安全知识培训会20多次,开展大型安全知识宣传活动10余次,顺利完成了省级安全社区的创建工作,营造了安全稳定的良好环境。

蔡雨沛表示,“如今,大多场镇住户都或大或小地经营着生意,农村风气及邻里、婆媳关系越来越好,居民的精神风貌一天赛过一天。”

3 产业带动增收致富

6月13日清晨,第一缕阳光刚洒向蓬安县徐家镇九龙垭村,年逾七旬的村民龚梦秋便早早起床,来到自家梨园查看果子的长势情况。顺着整齐划一排列的梨树,龚梦秋一边检查果子上的套袋是否完整,一边查看树下是否有新的杂草长出。

“种植香梨是我们这个地方的传统产业,因为技术成熟、自然环境好等因素,我们村子种出的梨子甜脆可口、水分充足。”龚梦秋说,他家种植了两亩地梨树,眼下梨树都已挂果,预计7月份可以上市销售。根据果子的长势来看,每亩梨园的产量应该不低于3000斤,若按照3元一斤的市场价计算,他家的梨园产值近两万元。

“产业是发展的生命线,只有抓好产业,才能真正实现助农增收。但曾经的徐家镇,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成了全镇发展的‘拦路虎’,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成了该镇的首要任务。”蔡雨沛说,近3年来,该镇修建村道150余公里,便民路30余公里,新修灌溉水渠15公里,新建蓄水池30口,完成山平塘整治30余处,完成集中供水点3处和分散供水点50处的建设,解决了2000余人的饮水问题,完成土地整理项目2000余亩,促使农村土地功能更加优化,进一步夯实发展的基础。

“制约发展的难题解决了,产业发展自然水到渠成。近年来,蓬安县徐家镇统筹规划、科学谋划,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发展。”蔡雨沛说,依托就业技能培训班、农民夜校等平台,该镇组织农民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和理论培训上千次,培训一万余人次,进一步拓宽农户的增收渠道,提升农户的增收能力。同时,建起农业专合社20个,流转土地4000亩,采取“党组织+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高效利用土地700余亩,建成高标准脱贫奔康产业园7个,扩大香梨产业园面积至200亩、辖区规模以上养猪场达7个,带动养殖大户60余户。

据悉,2018年,该镇出栏生猪24561头、耕牛436头、山羊4346只、产出香梨500吨等,带动全镇居民显著增收。

新闻推荐

小区飘来粪臭味1家养鸽3家养鸡

本报讯“我们小区经常嗅到粪臭,特别是气温升高时,感觉非常臭,易滋生细菌,夏天蚊子特别多!”昨(24)日,记者从南充网上信访投诉...

蓬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蓬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