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安实施城乡公交、集中供水、垃圾处置、污水处理、通信网络一体化改革“五个一体化”改革 改出城乡新面貌

南充日报 2019-04-04 02:31 大字

●汪泽民

新能源公交车开进了村,旱山村的村民用上洁净的自来水,河水更清了,环境更美了……蓬安城乡的喜人变化,让市民杨德新有了满满的获得感。老杨的这种获得感,得益于该县以城乡公交、集中供水、垃圾处置、污水处理、通信网络“五个一体化”改革为重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带来的精彩蜕变。

城乡公交一体化

村里通了公交车

“通公交车的那天,村里几乎所有村民都来围观。看见公交车向村里缓缓驶来,大家都伸长了脖子张望,那场面比过年都热闹。”时至今日,利溪镇三角湾村党支部书记吕茂禄还清楚记得2018年3月5日那天的情形。当天,蓬安第一条城乡公交线路————公交南站至花好月圆景区站的306路公交线路正式开通。

“现在到蓬安县城,在家门口就能坐上公交车,40分钟就到了,舒适安全。”吕茂禄说,三角湾村距离蓬安县城20余公里,过去村里人要去一趟县城,得先走15里山路到利溪场镇,再坐班车到县城汽车站。到了汽车站还要转公交车才能到城区,路上要花2个多小时,经常是早上天不亮出发,到县城已临近中午。虽然县城的农产品价格要比镇上高,但出行难,难倒了庄稼人。

说起坐公交车,吕茂禄告诉笔者,村里人为此还闹了一个笑话。村里通了公交车,村民们都争相前去体验一番。70多岁的胡大爷也不例外。在家门口坐上公交车到县城后,胡大爷四处逛了逛,逛到新修的凤凰新城。由于对新区道路不熟悉,胡大爷居然找不到回去的路。幸好,胡大爷随身携带了手机,在通知家人后,家人费了好一番周折才找到胡大爷将其接回家。

“306路全程约25公里,途经29个站点,单程票价6元,准点发车,时间和车费比过去要节省一半还多。”蓬安县运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农村群众出行难问题,该县积极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截至目前,已开通3条城乡公交线路,投入17台新能源公交车。同时以乡镇为中心,按区域划定经营范围,车辆在区间内环绕运行,实行线路捆绑、冷热搭配、线路辐射的片区经营模式。对偏僻或客流稀少地区,采取开行赶集班、节假日班的办法,在许可的经营范围内实现点与点相互对接,扩大农村客运的覆盖面和服务范围。

为巩固提升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成果,蓬安县还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优化供给、方便为民,统筹协调、资源整合的原则,实行统一公司化管理,集约化、规模化经营,预计到2020年,将形成覆盖全面、运行稳定、安全规范、经济便捷的城乡客运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城乡居民享受公共交通服务均等化。

城乡集中供水一体化

“旱山村”用上自来水

“先前我们喝的井水杂质多。现在龙头一拧,干净的自来水就流出来,随时有水,用着方便,喝着放心。”3月29日,济渡乡石包山村70岁村民刘学先谈到城乡集中供水一体化改革给这个偏远山村带来方便时,一个劲地点赞。

石包山村水资源缺乏,是有名的“旱山村”,多年来,村民吃的都是自家挖的井水。遇到干旱年景,要翻山越岭到几公里外的罗家镇天桥村取水。

保障村民安全用水,让群众不再“喊渴”,成了济渡乡政府的头等大事。

济渡乡副乡长徐胜勇介绍,为从根本上解决村民的饮水难、饮水不安全问题,2016年起,蓬安县水务局派出技术人员多次深入该村实地勘查,济渡乡党委政府多方筹措资金,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惠民工程。通过一年多努力,成功将过境的白云集中供水工程自来水管网延伸进石包山村。截至目前,济渡乡10个村已有8个村用上自来水,剩下2个村的自来水管网铺设工作已在紧锣密鼓进行中,预计下半年该乡所有村能用上自来水。

近年来,蓬安县始终围绕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目标,切实加强饮用水源工程建设,争取多元投入,大力实施集中供水工程,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其中,新建千吨万人以上农村集中供水工程4处,新建千人以上农村集中供水工程2处,还将逐步依托已建成的集中供水工程,将自来水管网延伸进各乡村,到2020年,将实现村村通自来水,80%以上农户吃上自来水。同时探索建立同厂(站)、同质、同网供水机制,保证供水工程良性运行,确保农村居民饮水安全。

城乡环卫一体化

生活垃圾实现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

50多岁的唐小蓝是兴旺镇高石坎村村民。过去每次进城,看着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城市环境,就羡慕不已。如今,唐小蓝成了村里的专职保洁员,每天推着垃圾车,挨家挨户收集已分类装好的生活垃圾,并督促村民打扫房前屋后环境卫生。看着一天天变美的村庄,唐小蓝自豪感油然而生。

像唐小蓝这样的专职保洁员,全县每个村组都有。

蓬安县环卫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蓬安乡村的生活垃圾没有进行规范处置,部分偏远乡镇的生活垃圾都是采用就地填埋处理,给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现在每个乡镇统一配备了垃圾转运车,将各村收集的垃圾统一清运到附近的垃圾压缩站,再由县上统一处理。”

据介绍,2017年以来,蓬安县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工程,探索“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每个村聘请专职保洁员,设置一个垃圾收集点。乡镇片区建设压缩式垃圾中转站,配齐垃圾收集车辆,做到生活垃圾及时转运,日产日清。

此外,蓬安县正建立健全市场化运作机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企业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理,并建立长效机制,促使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据介绍,到今年底,全县将新建乡镇垃圾压缩站10座,基本配齐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设备,确保县城、建制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5%、85%以上。

城乡污水处理一体化

脏水进去,清水出来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民辛勤忙碌的身影。在杨家镇七里村的农田里,村民成亚林正在耕整秧田。

“以前我家田里用的清溪河水灌溉。河水黑臭,下田必须穿水服,不然会过敏起疹子。”自从上游杨家镇杨场村污水处理厂建成后,成亚林如今可以赤脚下田劳作。

一直以来,生产生活污水直排是影响杨家镇生态环境的难题。过去,镇上的养殖场、砖厂等企业的生产污水不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清溪河中。场镇居民的生活污水由于化粪池容量有限加之收集不及时,不少也直接流入清溪河中。时间一长,清溪河成了臭水沟,还污染了土壤和地下水。“天气一热,清溪河就臭气熏天,生活在沿河两岸的群众怨声载道。”杨家镇副镇长熊星说。

为彻底解决这一难题,杨家镇下大力气拆除沿河两岸的养殖场和砖厂,新建污水处理厂。“脏水进去,清水出来。”镇上的生产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可达国家一级B标准,清溪河水质明显改善,杨家镇生态环境也不断好转。

杨家镇的变化并非个案。推进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是实现蓬安“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洁”目标的重要举措。蓬安县坚持“理念转变、规划先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合理布局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实现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据介绍,到今年底,该县将投资近5亿元,在39个乡镇建成51座污水处理厂,到2023年,将配套建设场镇截污干管151公里,全面建立县乡联网的城乡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管理服务平台。

城乡通信网络一体化

好政策下乡,农产品触网

“今年新农合的报销比例又提高了,农民大病保险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60%。中央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会始终一贯,以后粮食生产的政策只会越来越多,大家这下可以放心生产……”近日,新河乡凉风村预备党员王建国在群众大会上分享最新的政策信息。

王建国告诉笔者,这些政策都是他从“学习强国”APP上了解到的。在手机上下载“学习强国”APP后,他发现平台上许多政策信息都传达得很全面及时,不仅有文字和图片新闻,还有权威专家的政策解读。于是,他将涉及农业农村农民的政策信息收藏下来,分享给村里的群众。

“乡亲们注意了,这几天气温回升,大家要提高防火意识……”3月26日下午6时,兴旺镇高石坎村党支部书记刘中海利用村里的“大喇叭”,提醒村民做好春季森林防火工作。

而在南燕乡百家沟村村级电商服务点,“网红村长”杨天仁正忙着处理网店的订单,他家网店的产品大多是本地出产的“土货”,基本是本地村民送来代销的。如今,当地村民不仅可以通过电商平台卖农产品,还可以从网上订购生产生活所需物品。

蓬安县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蓬安持续推进城乡通信网络一体化工程,加快通信网络建设。利用手机、电视、广播等多方渠道,将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第一时间传达给老百姓;通过实施宽带进乡村项目,全县所有贫困村均已实现光纤到村,所有行政村光纤通达率达到97.3%;依托农村电商平台,实现了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助力乡村振兴、农民脱贫奔康。

新闻推荐

8个专项检查 确保食药安全

本报讯(周亮刘沁)3月19日,笔者从蓬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为深入推进“春雷行动”2019,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食品药品安全,该局开...

蓬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蓬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