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安祝氏高台狮舞:高空上的古老技艺
双人合扮大狮或单人独扮小狮、全身狮皮覆盖,外观酷似狮子,在高台上翻腾跃扑、戏球打滚,或登高望远,或入洞酣睡……狮舞表演者将狮子的姿态展现得淋漓尽致、活灵活现。在四川南充蓬安县平头乡双柏村,活跃着一支已经传承了上百年、至少四代的“高台狮舞”表演队伍———祝氏“高台狮舞”。祝氏“高台狮舞”这一在高台上表演、精彩绝伦的民间狮舞艺术,现已成功入选第五批南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7月13日,记者采访了祝氏高台狮舞的第四代传承人祝继平,听他讲述代代相传的狮舞故事。
◎ 独具特色 高台狮舞艺术代代相传
四川高台狮舞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寓娱乐和健身为一体,融杂技、舞蹈和体育于一炉,传统的表演方式有艺人扮演的狮子、孙猴、罗汉,还需4人组成的配乐组,击鼓打锣,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特色。祝氏狮舞历史悠久,历经百年沧桑而不衰,四代狮舞人薪火相传,不断继承发展,形成了融武术、杂技、戏剧于一体的祝氏高台狮舞。
祝氏高台狮舞最惊险、最好看的部分是高台表演———“翻天印”,所有动作都在高空中、没有保险绳的情况下完成的。12张大方桌搭台,一层层叠垒而成,总高度10米左右,一般同时登台表演的是4人,狮子要穿过每一张方桌,逐层攀上高台,直至顶端,上攀的动作十分惊险,有正上、倒上、翻上,有直上、穿上,穿绕桌子螺旋上,到最高处还要四脚踩桌腿表演立桩。在不带任何保险绳索的情况下,表演者在方寸之间,时而腾空换位、时而金鸡独立、时而嬉戏玩耍、时而倒立朝天,套路灵活多变,表演风格或惊险刺激,或古朴滑稽,或华丽多姿,用一连串造型惊险的动作让台下观众提心吊胆,又如痴如醉。
祝继平说,表演中,“狮子”踩在方桌的桌腿上,在上面表演“金鸡独立”“蛤蟆晒肚”“双龙抱柱”“冲天倒立”等高难度动作,两名狮舞艺人,轮流交换位置,不断变换方位,步法灵活,动作流畅,如在平地。在最高点表演完后,“狮子”再一层一层表演向下,每表演一层就搬一层桌子,直到最后一张桌子。
“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这是对传统狮舞的生动描述。现今仍然活跃在蓬安各地的是以第四代传承人祝继平为代表的狮舞队伍。“舞狮可以说是我们的家族事业了,从我的祖父祝开勤那一代开始,如今已经传承了四代。我14岁就开始跟着父亲学舞狮,每天早上4点起床练习2个小时基本功,17岁开始上台表演,从扮演孙猴、罗汉开始。”祝继平回忆说,他练习一个“扑蜡花”用了2年时间,才可以在摆上5根蜡烛的方桌上随意翻腾。所谓“扑蜡花”就是在方桌的四个角点上四根蜡烛,表演者要在桌上临空翻腾,摆出各种惊险的动作而蜡烛不熄灭。刚开始练习时,要不蜡烛被扑灭,要不就翻不过方桌。
◎ 历史悠久 曾获“川北第一狮”
精彩刺激的表演总是需要付出代价的。祝继平说,在10多米的高台上表演不系安全绳,这就要求表演者的狮舞技术炉火纯青,容不得半点闪失。在表演零事故发生的背后,需要表演者勤勤恳恳反复练习。“我仍记得父亲这一辈人似乎总是勇往直前的模样,不怕摔不怕疼,为了在12张方桌上舞狮,在方桌周围铺上厚厚的一层稻草算是一种保护,刚开始常常摔得鼻青脸肿,但是父亲却从没放弃,经过3年时间练习,才能成功地站在高台上表演。”祝继平回忆起父亲一辈为狮舞所作的贡献仍然敬佩不已,父亲的坚持也一直激励着他在传承狮舞的这条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蓬安县民间传统文化》一书上记载,狮舞艺术始于汉,世代相传,延续至今。高台狮舞俗称“玩狮子”,表演时长在2小时,主要用于重大节庆、比赛、婚丧嫁娶、开业庆典等活动。“高台狮舞可以单狮表演,也可以双狮表演,表演者相互配合,展现狮子的凶悍、灵敏、活跃。”祝继平介绍,狮舞表演一般是两人配合扮成“狮子”,一人双手执狮头,一人披狮被握狮尾,随着激烈的锣鼓声,表演者模拟狮子的动作,有“独狮过江”“天鹅抱蛋”“边鱼上水”“翻天印”等动作套路。
上个世纪50年代,川北地区号召丰富民间文化生活,大力弘扬民间技艺,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狮舞大赛,在川北各县市、乡镇经过层层筛选,最终决出7支优秀表演队伍到南充进行比赛,在竞演中,祝氏高台狮舞在第三代传承人祝仁志的带领下从竞演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一名,“川北第一狮”的称号由此在民间口口称颂,并到成都等地进行汇报演出。
回想起父亲一辈狮舞取得的成就,祝继平对目前狮舞的传承却充满了担忧。
◎ 培养传承人 狮舞再焕生机
狮子象征着吉祥如意,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因此每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都会邀请狮舞团队助兴。只要一有狮舞表演,人们会自然而然地聚集在一起。“尽管狮舞表演很受人们的喜欢,但真正愿意来学习和传承狮舞的人却屈指可数。”祝继平说,年轻人不愿意学狮舞的原因,一个是狮舞需要练习蹲马步、倒立、空翻、立天柱等基本功,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不练习一年半载都是做不到的,而且高台狮舞动作步步惊心,技术不熟练就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另一个就是,狮舞表演要逢年过节才会表演,这就意味着一年大多时候都是没有收入来源的,这让大多数喜欢狮舞但却需要养家糊口的年轻人望而却步。
“年轻人不愿意学,我也觉得很遗憾。”祝继平说,随着时间推移,眼看着老祖宗奋斗了一生的艺术快后继无人,祝继平便把眼光投注在儿子祝小亮身上,就像父亲当年对他的培养一般,祝继平将自己的全部绝活传授给了儿子祝小亮,扎实的基本功、上百种狮舞动作,一样不落。经过10年的培养,如今祝小亮已经可以独立表演狮舞。不仅如此,祝继平的妻子和儿媳也受到感染,加入到舞狮的行列。
如今,祝继平组建的舞狮队伍包括乐队有20多人,其中只有7个人能固定参加常态化的表演,其他人常常因为工作原因不能参加狮舞表演。“我们现在最常做的就是地面表演,俗称‘地蹦蹦\’,围绕一张方桌,前后翻滚、左右跳跃,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模仿猴子等动物前进、后退、嬉戏,俏皮可爱、惟妙惟肖,诙谐幽默。”祝继平说,因为不做高台表演,现在的表演时间从2个小时缩短到5分钟左右。
“我早年在西安一家医院当医生,因为地方差异,西安的舞狮队没有孙悟空,逗耍狮子就少了一个人配合,但西安更讲究表情和步法,以表演‘文狮\’为主,而且带有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也有难度较大的吐球等技巧。如今,我正在对西安、蓬安两地特有狮舞动作和技巧,通过融合加以创新,或者穿插其他表演,让狮舞动作更有趣,以满足当下年轻人快节奏的生活需要。”祝继平说。
除了传承人的培养,蓬安县文化馆还将出台《蓬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计划对祝氏高台狮舞进行保护,并将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非遗进校园”的活动,让传统文化在娃娃心中生根发芽。
本报记者 张蓉萍 见习记者 罗虹
新闻推荐
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变“面对面办事”为“屏对屏办事” “最多跑一次” 跑出蓬安发展加速度
今年以来,蓬安县紧紧围绕“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中,坚持在放权上求实效、监管上求创新...
蓬安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蓬安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