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车祸致残,她挑起家里的重担;邻居因病瘫痪,她伸出援助之手;村里脱贫攻坚,她又一马当先投身其中王碧珍:三角湾村的女能人
在蓬安县利溪镇三角湾村,有这样一位农村妇女,她面对生活的重重压力,依靠勤劳的双手致了富;得知邻居因病瘫痪在床,她主动承担起照顾的责任;当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她又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工作中。她就是村民口中的女能人———王碧珍。
勇挑重担 勤劳致富
王碧珍出生于利溪镇高峰山村,21岁嫁给了该镇三角湾村村民张季春。一年后儿子出生,为了维持生计,丈夫和乡友一起到广西打工养家。
一天,王碧珍接到电话称,丈夫在上班途中被公交车撞倒,头部严重受伤,住进了医院。王碧珍得知消息后立马赶到广西,看着病床上的丈夫,她心里茫然不知所措。“那时孩子才两岁,如果他倒下了这个家可怎么办?”王碧珍回忆说。
所幸的是,张季春治疗半个月后醒来,但却因脑部受伤成了残疾人,康养治疗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两个月后,王碧珍带着丈夫回到了老家。一边是残疾的丈夫和两岁大的孩子,一边是聋哑的公公和身体不好的婆婆,面对生活的重重压力,王碧珍并没有被压垮,而是毅然挑起了家庭重担,成为张家的“主劳力”。
日子虽然清苦,但笑容却始终挂在王碧珍的脸上。“我乐观,家里的人才不会有心理负担,家庭才有希望。”面对记者的采访,王碧珍语气执着而倔强。
那时,她一个人要耕种田地,又要养猪养家禽,发展副业,赚的收入补贴家用。“村上好多人外出务工,我就把他们的田地拿来种,多的时候要种6亩多水稻,生姜玉米也有好几亩。”王碧珍说,那时她像是不知道累似的,光生猪一年都要卖十几头。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了一个家,家里渐渐富裕了起来。
传承家训 以身示范
王碧珍依靠勤劳的双手致了富。在村民眼中,她不仅是女能人,还是一位乐于助人的热心人。
“大概是受了婆婆的影响吧,她老人家经常对我们说:‘人家需要帮助,我们过去搭把手,一起努力,困难就过去了。\’”王碧珍说,每到逢年过节,一家人聚到一起,婆婆雷瑞碧总要讲讲家训家风,要求大家领悟遵守。
作为儿媳,王碧珍也一直听从着老人的教诲。2013年10月,同村42岁的彭小兵突发脑溢血,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未曾娶妻的他无人照顾。见此情形,王碧珍自愿担负起照顾他的责任,为其送饭、喂饭,洗衣、洗脸。
之后,利溪镇干部走访困难群众时,了解到此事,及时拨付民政救助资金解决了彭小兵的临时困难,并组织该村“两委”接过王碧珍的“爱心接力棒”,轮流照顾瘫痪在床的彭小兵。“与人方便,才能方便自己。”正是王碧珍的乐于助人,每当农忙时,附近村民都会“不请自来”,帮忙打理农事。
脱贫路上 巾帼担当
作为利溪镇的重点贫困村之一,2016年,三角湾村打响了脱贫攻坚战,王碧珍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脱贫攻坚工作中。如今的三角湾村不仅成立了打锣梁农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种植花椒、莲藕、水果等经济作物,还成立了2个家庭农场,带动群众早日致富。
5月16日,在该村脱贫奔康产业园的花椒地里,记者看到,王碧珍拿起剪刀弯下腰“咔嚓咔擦”把黑膜剪了一个洞,然后小心翼翼地把花椒树从洞里拉出来,再把黑膜平摊在地上,几个动作一气呵成。“你看我们村的女能人,干起事来好麻利!”村民张小蓝说,最近几个月,王碧珍成天都和村民一起“泡”在花椒地里劳动,干起事来又快又好。
“去年忙着平整土地、育苗、建园,今年忙着管理产业园。”王碧珍向记者介绍起村里的花椒产业。2016年5月,村里引进了业主,先后流转2200亩土地栽植花椒,流转土地后,村民除了获得土地租金收益外,还可在花椒基地务工获得一份收入。
“产业园越建越大,需要的劳动力也越来越多,你看今天就有6个小组大概150个人在花椒基地务工,我们村的人不够,还到邻村招了一些人过来。”王碧珍告诉记者,业主来村上发展,老百姓得利,她现在每天都要过来帮助业主做活路。
待记者采访完后,王碧珍立马回到花椒地里,开始忙碌起来。对于王碧珍来说,经历过生活的苦楚,幸福美满的日子值得期待。
新闻推荐
4月28日,在四川省蓬安县相如镇油房沟村,牛群渡江后上岸。当日,四川省蓬安县第八届嘉陵江放牛节在相如镇油房沟村开幕,现场近两百头牛下水渡江,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看。嘉陵江流经蓬安县城...
蓬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蓬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