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创新与创造
在乐山市,有个小伙儿名叫张弟,不久前,他作为深圳市虚拟现实产业联合会副会长,出现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的全球VR/AR开发应用分享峰会上。由他领军的四川天辰智创科技作为全国唯一一家把无人机VR直播技术落地并盈利了的公司,赢得了同行的尊重和认可。
在紧邻南充市蓬安县火车站的蓬州小窖酿酒基地,成春梅、成春辉姐弟俩从父亲身上传承了一身酿酒本领,他们不仅用“匠心”酿酒,还创新传播推广方式,直播酿酒,力争打开更广阔的市场。
张弟、成春梅、成春辉,作为年轻一代创业者当中的典型代表,他们在奋斗中显现出来的创造力是成功的前提,更是时代的反映。
乐山小伙让虚拟照进现实
目前,依靠VR博眼球的不在少数,真正靠业务赚取利润的却并不多。四川天辰智创科技有限公司把VR技术与无人机及旅游景观体验相结合,通过自主研发的技术,让“虚拟”照进了现实,率先实现了盈利。这背后有着怎样的商业思考?近日,记者专访了该公司CEO张弟。不久前,他参加了深圳会展中心举办的全球VR/AR开发应用分享峰会,而该公司作为全国唯一一家把无人机VR直播技术落地并盈利的公司,赢得了同行的尊重和认可。
VR难赚钱? 他们8个月就实现了盈利
在西岭雪山,无人机搭载摄像仪,实时动态飞翔观景。几十平方米的体验馆里,游客们戴上VR头盔体验着滑雪、跳伞、雪山飞行等,大量未被开发或无法被开发的绝美风景呈现在眼前。
这就是天辰智创开发的无人机叠加VR技术在景区的运用。“虚拟现实”“极致体验” “深度沉浸”……戴上智能装备,就能感受像鸟儿一样在云端自由翱翔。配套营销上线仅一周时间,就实现了每天2万元以上的营业额。全新的智慧旅游观景体验吸引了众多游客,10多套设备明显供不应求。
“我们投放运营的时间是三四月份,是西岭雪山的淡季,旺季应该会更加火爆。” 55元/5分钟,每天都有几百人次的体验。用户反馈满意,景区吸引了更多的人流量,公司实现盈利。将VR技术运用落地,仅8个月的时间,智慧旅游为张弟一下子打开了三赢的局面。
“做VR这行,是繁华背后多沧桑,卖力的多,挣钱的少。”2016年被称作是“虚拟现实元年”,VR成为了资本市场风口,无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都十分火热,目前,全国约有300家企业致力于发展虚拟现实产业。“很多新的技术,在刚开始都是烧钱,如果有资金支持活下来,就能享受到最后的大蛋糕,活不下来就只能另谋出路。”和其他同行相比,张弟觉得,烧钱但没赚钱的企业,受困于目前上游的基础技术领域,硬件底层技术不够成熟,下游和终端也不够成熟,用户市场还需要引导和教育,最终导致亏损。
VR 带来与以往不同的沉浸感、操作方式与交互体验,需要用户花费更长的时间来适应。目前VR的用户群比较小,所以培养核心用户群,传播VR概念、普及技术知识、让更多的人体验VR就显得尤其重要,场景式的VR能够给人们最好的初次体验。和景区达成商业合作,资源共享做智慧旅游,将这一场景式的体验放大并极致化了。张弟和团队在下游和终端做了努力和尝试,同时在研发上也是不遗余力。
“市场上做VR的公司很多,为什么要选我们?首先是我们在技术上就形成了一个别人难以突破的壁垒,只有把‘VR+’与传统行业的结合达到一个高度,才能做出有价值的东西来。”张弟说,每个景区都有大量未被开发或无法被开发的绝美风景是游人无法到达的。所以他们借助无人机和VR技术,用无人机代替人的双脚,用VR技术引领人的双眼,从上帝的视角、让人们身临其境地去观赏那些不曾见过的美景。这不仅是在释放和挖掘每个景区的商业价值,同时用高科技手段为游客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智慧旅游体验方式。
技术是核心研发团队乃“成都造”
在智慧旅游项目上,为了给游客呈现更多的全新体验,天辰智创技术团队自主研发了大功率无人机、VR专用云台、无人机云台与VR头盔之间的实时联动装置、拟真双目高清图像传输系统等一系列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产品和技术。VR产业要持续发展,技术、内容和运营,三者缺一不可,张弟觉得,核心仍然在于技术。
“我们前期需要技术的支撑,后期需要内容的持续运营,技术层面在不断地优化。我们现在做到优化的一点是,实时推流直播技术可以把延时控制到200毫秒以内,这个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当中涉及六个底层技术的应用,我们把六个底层技术都做了优化之后才最终形成了应用层面的VR直播。”为这个技术,张弟的研发团队里,由一个博导、两个博士带队,研究了整整半年。
张弟招揽来的人才都是“成都造”,这让他颇为自豪。“成都的软件研发能力至少在全国可以排前三,我们的核心技术都是自主研发,拥有知识产权,还和中科院成都分院等单位达成了战略合作。”公司网罗来的许多人才,在无人机应用、图像传输、智能识别等技术上都是佼佼者,不乏博士、硕士等。
今年35岁的张弟,谈起创业滔滔不绝,和他相处的人都会被他时刻充满能量的言论所感染。然而,涉足无人机行业,他并无任何技术背景。2015年底,张弟想寻找新的工作方向。一次机缘巧合,他从技术控的朋友那儿,了解到了无人机。商用级无人机的市场比消费级的市场更大,而这背后,无人机大数据的利用未来还有更大的机会,农业、建筑、能源等这些行业都能够被整合起来。巨大的市场潜力让张弟感到兴奋。“我找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有些是十分能干的技术狂,经过两个月的时间,我们研发出了中国第一台续航能力达到60分钟,负载能力达到30多公斤的多旋翼无人机。”当时,无人机市场上流行小飞机,负重只有几公斤,飞行时间一般都是15-17分钟,张弟他们研发的“新作品”称得上是颠覆性的产品了。
不久,张弟带着打样成功的飞机参加了亚欧博览会,出色的参数让他一举成名。之后更是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约合作,将无人机技术运用到了农业植保等领域。
将无人机结合VR/AR领域,让张弟和他的团队越走越远。“太专业的技术我还是不懂,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做,确切来说,我更像是一个资源整合者。”可能正是因为这样,张弟思考得更多的是如何将科技成果转化,并运用到市场上。“我们主线是非常清晰的,做无人机叠加VR以后的行业应用。在其他领域,我们研发的动态人脸识别技术准确度达到了96.8%,不久将进行试点铺开。我们以技术为核心,会推出软件包,后来者想进入人工智能领域,也可以向我们合作购买。”
不想上市 公司将长时期保持私营
互联网初创公司在技术或者某一个环节不足时,往往会寻求资金的补充,寻求融资上市是一个途径。把市场当一场赌局来做,张弟觉得非常不靠谱。
“资金可以启动开端,但是很难持续到最后。可能还没到能看见赢的那一天,你就已经倾家荡产了。我们的资金全来自股东们自己筹集,不到900万的投资。”私营给予了公司投资高风险、高回报项目的自由,公司前期的资金多用于技术层面的研发。着眼于长期发展, 目前天辰智创所有的项目盈利性良好,在VR智慧旅游等项目上,自我造血功能现在已逐渐开始呈现。
在人工智能领域浩浩荡荡的造梦大潮中,VR产业的入局者很多。在很多专业人士看来,VR领域虽然面临洗牌,但依然在风口。中国的VR创业,真正需要投入的是基于VR领域做一些创造性的产品。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张弟也有着清晰的打算。“光有产品、技术、市场是不够的,你一定要在自身的流水和盈利上面做出一个非常漂亮的财报,这个时候谁都爱你,你自己也才卖得起价,所以我们目前不想上市。”
身处互联网创业公司,忙碌和累成了生活的常态。在外人看来,张弟是一个拼命三郎。在智能旅游项目正式营业期间,他发烧却生生扛了三天,回去的时候,几乎是被人扛下去的。“我在上面打摆子,全身肌肉痉挛,就觉得冷,那个时候脑袋已经烧糊涂了。很多人说互联网行业创业辛苦,可创业哪个不辛苦呢。其实,动力谈不上,压力也谈不上,唯一的想法就是,通过新一轮的创业,能够实现自我价值,人一辈子不能庸庸碌碌。”
相对于讲故事、说远大战略,踏踏实实地完成具体数据,让张弟感觉更加安心。“在公司的动态人脸识别技术的运用上,我希望能够覆盖200个到300个县级行政区域;而VR无人机和智慧旅游的这个部分,是希望去做到200到300个4A以上的景区,然后我们更希望通过两年的沉淀,能够隆重地推出VR智慧旅游直播这个内容分化平台。”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魏雯静 魏冰倩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姐弟传家业匠心酿美酒
“工匠”是一个具有专业技能职业的统称,随着社会的发展,木匠、铜匠、石匠等各类手工匠人用他们精湛的技艺为传统生活景图定下底色。
在当今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带着一颗“匠心”去生活、工作显得尤为可贵。带着对“工匠精神”的探寻,记者日前来到了紧邻南充市蓬安县火车站的蓬州小窖酿酒基地,负责人是一对姐弟,在他们身上,记者深切感受到“工匠精神”的传承、沉淀和升华。
匠艺:酿酒练就“寒冰掌”
走进小窖酿造车间,记者的目光立即被一个舞动的身影所吸引。准确地说,是一个挥舞着铁锹的身影。他微微弯腰,铲起刚从地窖里运出的酒曲,一扭身,一上提,一挥洒,满满一铁锹酒糟均匀地铺在蒸锅里。这一连串娴熟的动作一气呵成。同时,他表情专注,目光随着铁锹的翻转而移动。看到这一幕,记者似乎领略到了工匠精神的精髓: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匠人,所有这些动作的精准、细致、严谨,让人感觉是在创作一件他所热爱的艺术品。
眼前的年轻人名叫成春辉,是这家酒厂的传承人,年龄不到28岁,还是个大学生。工人们说,这个年轻大学生吃苦好学,每天早上8点钟,他准时开始一天的工作:将酒糟铲到蒸锅里。每个蒸锅容纳的酒糟量为2立方米,将一个蒸锅铺满,用行话说就是“上蒸”,这个过程需要40分钟,工人们说,铲、起、落、洒,这些动作看似简单,但却有着专业的要求,每一铲都要做到“轻、松、匀、薄、平、稳、准”七字要诀。就是这看似简单的七字要诀,却能让人从中捕捉到独一无二的“匠心”,臻至极致。
“专注、专心、专业;精细化、标准化、极致化;精、准、细、严。”成春辉说,作为成家酿酒的第四代传承人,要从祖辈身上学的东西很多,但这19个字完整地概括了成氏酒业所崇尚并践行的工匠精神的全部内涵,他说,希望在这里工作的每一天,都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争当这里的“工匠王”。
如果说“上蒸”过程捕捉到的是一个人的“匠心”,那么酿酒过程则欣赏到的是一个人的“匠艺”。
记者了解到,“三个低温”是成氏酿酒绵柔工艺中最为独特的技艺,也就是“低温入窖,低温发酵、低温馏酒”。成春辉说,在这些工序上,他们对温度都有着严格的控制,分别低于同行企业10℃甚至更多。比如入窖温度控制在16℃,至少低于其他酒厂10℃,入窖温度越低,发酵过程就越缓慢,发酵时间就越长,最终才能累积更丰富的微量健康物质。
师傅们的技艺非常娴熟,而他们的手掌也被形象地称作“寒冰掌”,原因在于长期接触酒醅,手变得像雪一样白。更令人叫绝的是,“寒冰掌”测出来的温度跟温度计相比竟然丝毫不差,据说这是成氏酒业一辈辈酿酒人传承下来的独门绝技。
匠心:三寸之舌品佳酿
说起成春辉,不得不提他的父亲成凤权。可能不少蓬安人对他还耳熟能详,他就是蓬安老酒厂的总勾兑师。成凤权家祖辈酿酒,从小就对酿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从父辈身上学得了一身酿酒的本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蓬安酒厂成立,成凤权凭借高超的酿酒技艺,一举成为蓬安酒厂的勾兑师。
让成凤权记忆最深刻的是父亲教他酿酒时说的一番话:“学烤酒要专心、耐心,你要把看似简单的事情重复多做,烤酒涉及多个环节,过程繁琐,不似表面看起来那样容易,不能因为一点不顺利就气馁。若想在此有番作为,须得下苦功夫,要掌握水、火、曲,不断提高熟练程度,更要让其融会贯通。”这番话对成凤权的酿酒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他一直对品质不懈追求的原因。
后来酒厂改制倒闭,成凤权成立自己的酿酒作坊,注册“蓬州酒”商标,创立了属于自己的企业。2000年冬天,酿酒过程中,成凤权不慎跌倒在滚烫的锅中,造成全身70%的烫伤。当时,女儿在巨龙职中就读,儿子还刚上初中,成氏酒业面临传承危机。为了照顾父亲,女儿成春梅毅然放弃学业,在精心照顾父亲的过程中,不时到自己酒厂去偷师学艺,特别对品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成为酒厂的品酒师。
成春梅的办公桌上放着两瓶白酒,都是最近刚生产出来的小窖原酒。“品酒,要观其色,闻其香,品其味。”成春梅耐心地介绍说,品酒时一般饮用一毫升的量,铺满舌面即可。“舌头的不同部位对味觉的感受不同,舌尖对甜味、咸味比较敏感,舌头的两侧对酸味感受明显,而舌根对苦味分辨更加准确。”成春梅解释说,川酒基本上都是淡雅、浓香型,而蓬州酒采用小窖酿造工艺,在淡雅浓香的基础上更加醇厚绵柔。听完这些介绍,记者瞬间觉得又“涨姿势”了。
创新:酿酒过程在网上直播
成春梅职高学的计算机专业,弟弟成春辉大学学的也是计算机专业,姐弟俩本打算学成后进机关、进企业当白领,没想到都成了成氏酒业的传承人。
为了方便管理和保障安全,在建厂之初,酒厂的门前、生产车间以及办公室内都安装了监控系统。去年,学计算机的姐弟俩发现网上的“直播”很火,便突发奇想,把监控用的摄像头接入网络,将酒厂内酿酒的过程做直播。
“将酿酒过程直播,除了好玩之外,也有让网友监督的意思。”成春辉称,在经营过程中,很多人都对酒的品质持怀疑态度,考虑到这一点,他将生产车间的监控接入网络,网友们便可24小时观看生产车间内的实时情况。
成春辉说,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并不是为了扩大销售,主要是为了证明自家酒是真正的纯手工酿造。“目前,酒厂以传统销售为主;网销还在试水阶段,客户还不多,下一步再进行拓展。”
对于未来的发展,姐弟俩表示,不能让好酒“深藏闺中”,要不断创新赢得市场。为此,他们已经开设了私人定制窖藏业务,并通过电商平台,把酿造的白酒销往外地,扩大影响,为蓬州白酒“走出去”树立标杆。(郭安平文/图)
新闻推荐
近日,国网蓬安县供电公司扶贫攻坚小组一行12人,再次来到南燕乡王家店村,对12户贫困户进行“一对一”量身制定脱贫计划,加快实现贫困户脱贫摘帽的目标。在王家店村村委会“一对一”沟通会上,蓬安公司扶...
蓬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蓬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