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个村1.73万人加速冲刺 脱贫奔康士气高
"> " target="_blank">●成晓薇 邹文虎
“我们村一天一个样,变化太大了!”11月18日,蓬安县锦屏镇西拱桥村贫困户刘忠碧正和其他工人一道,清扫因栽种柑橘树苗弄满泥土的村道公路。记者看到,公路一侧的脱贫奔康产业园内,新栽植的千余亩“不知火” 柑橘树苗像一条条绿色丝带,铺满大地。青瓦白墙的农家小院掩映在青山绿树中,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看着村里的变化,刘忠碧由衷地自豪,她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年底前摘掉贫困户的“帽子”,跟上奔康的步伐。
作为全省首批脱贫“摘帽”县,蓬安紧盯年度脱贫目标,对照验收标准,查漏补缺,全县51个拟出列贫困村、1.73万贫困人口脱贫“摘帽”信心十足。
建设大园区 发展大产业
发展产业是脱贫的关键,要千方百计促农增收。基于这样的思路,该县把产业培育作为中心任务来抓,加紧产业布局,实现村村建园,人人入园。
“我家入股合作社3万元,每年可分红6000元。到园区务工,一年还有2万余元收入,加上每亩300元、每年按10%递增的土地租金,我现在脱贫的底气十足。”谈起现在的收入,刘忠碧喜笑颜开。
据锦屏镇党委书记胡晏波介绍,西拱桥村因地制宜,建起占地1036亩的脱贫奔康产业园。园区采取“长短结合、果蔬套作”的模式,提高了土地综合效益,实现了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下一步,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强园区管理,建物联网产业园,打造绿色生态食品基地。发展乡村旅游,通过举办橙花节、采果节等活动,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胡晏波说。
依托大企业,建设大园区,发展大产业,实现大脱贫。目前,该县已建成“单村新建、联村共建、跨乡连片”的脱贫奔康产业园55个。
挂图作战 推进项目建设
沿着新修的村道水泥路,记者来到河舒镇黄花村贫困户黄继康家。77岁的黄继康正坐在新房的堂屋里看电视。
“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我过去想都不敢想。不仅如此,我家现在还用上了安全电,喝上了放心水,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黄继康告诉记者,他家以前的房子是茅草屋,用水要到几百米远的地方去挑,加上交通不便,一家人的生活非常困难。在政府的帮助下,他家建起了新房,黄继康觉得生活有了盼头。
据了解,该县始终把住房安全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对贫困户的住房做到宜改则改、宜建则建、宜搬则搬,达到群众满意。
在银汉镇石马村易地扶贫搬迁建设点,贫困户藤兴如的新房正在盖瓦。此前,受地理、交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新房建设进度一度滞后。经过多方努力,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工人正加班加点赶进度,让藤兴如一家早日住进新房。
据悉,“十三五”期间,该县将完成2456户易地扶贫搬迁,实施C、D级危房改造4735户。
对标发力 争创省级“四好村”
“现公布评选结果,勤劳致富模范:张全科、姚顺民、李明义、刘洪碧;劳动模范:黄杰武……”近日,河舒镇黄花村活动室内热闹非凡,该村结合正在大力开展的乡风文明建设行动,评选出勤劳致富模范、劳动模范、道德模范等20名乡风文明先进典型。
据了解,在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的同时,黄花村通过评选先进模范、“干群一家亲”等系列活动,引领群众树立文明新风,践行科学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推动社会和谐。
像黄花村这样的“四好村”,蓬安还有很多。在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的同时,群众的好习惯、好风气正逐渐养成。
据悉,对照“四个好”标准,该县深入开展“四好村”创建活动,年内争取创建省级“四好村”100个。该县农工委主任曹轩介绍,要发挥好“四好村”创建、“干群一家亲”和“走基层、送温暖”等活动的作用,持续推进村风文明建设,营造“人人关心脱贫、个个支持摘帽”的浓厚氛围。
同时,该县在抓群众教育引导工作的同时,坚持查漏补缺、应补尽补原则,对产业培育、基础建设、软件资料等各项指标进行再梳理、再强化、再落实,切实做到指标不漏一项、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实行“一天一通报,一周一问责”制度,将指标任务具体落实到人,对各贫困村开展重点项目督察,及时跟进滞后项目,确保目标如期实现。
新闻推荐
本报讯(周亮)8月16日,记者走进蓬安县相如镇油房沟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迷人的乡村画卷:一幢幢农家小楼掩映在绿树丛中,一条条水泥路环绕田野,一块块荷塘十里飘香……谁曾想到,如今这样一个美丽的村子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