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蓬安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补齐供需“剪刀差”文化惠民 从众口难调到皆大欢喜

南充日报 2016-02-04 08:08 大字

●郭安平

文化惠民,各级政府都在努力。但是,文化惠民的“剪刀差”却依然出现:政府送的文化,不是民众想要;民众喜欢的,政府却无力为之。弥合供需落差的双赢局面,如何开创?

向社会 “购买” 公共文化服务,成为蓬安践行文化惠民的新路径。不再大包大揽,发挥比较优势,让政府从众口难调的尴尬中抽身,让文化服务更专业,更得民心。

向社会购买服务 弥合供需落差

1月26日晚,蓬安县相如会堂,当锣鼓敲响、胡琴悠扬,数百名老戏迷的喜怒哀乐,就完全被演员的唱念做打、一颦一笑所牵动。

“川剧专场幕幕精彩,每一个节目都堪为经典。”川剧“铁杆粉丝”、80多岁的李运福大爷一脸满足。“以前想看戏,多不方便啊。现在好了,免费大戏送到了家门口,真让我们老戏迷高兴!”

从去年1月开始,2015年“欢乐蓬安”文化惠民公益演出在相如文化公园以及乡镇、社区等公共场所陆续上演,先后成功举办惠民演出30多场,惠及城乡群众10多万人。

蓬安探索建立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工作机制,打破了以往公共文化服务由政府大包大揽、公共文化机构包办垄断的旧格局,形成了市场化配置公共文化资源的新格局。

此次贺新春文化惠民活动从1月25日一直持续到28日,在蓬安相如会堂举行了综艺节目、川剧和大木偶等惠民专场演出,为环卫工人、老戏迷、教育工作者和医务人员送上了一场场精美的文化大餐。

蓬安注重激活供给机制,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公共文化建设,实现政府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并引入竞争机制,激活供给方式的“固化”状态。该县先后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欢乐蓬安”文化惠民演出、“好戏大家看”优秀剧目展演、放牛节文化展演等领域实行社会化购买。去年,该县引导多个社团参与竞争,撬动200多万元社会资金,丰富了“欢乐蓬安”文化惠民活动内容,增加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创新供给机制 实现多元输送

从2015年4月开始,位于蓬安县相如文化公园内的县文化馆就无比热闹。从周一到周四,从省上邀请来的戏曲家对喜爱戏曲和金钱板的市民进行了长达半年之久的免费培训。

每到晚上,该县文化馆的门前总是熙熙攘攘。川剧座唱、舞蹈协会也青睐这个地方,瑜伽、拉丁舞、民族舞,搅热了蓬安舞台,为百姓文化生活添彩。

据了解,这些戏曲和舞蹈之所以如此受青睐,是因为其内容贴近群众,讲述的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故事,群众看得懂、喜欢看,参与性也特别强。

改变公共文化服务政府“单打一”、产品总量供给不足的局面,是该县在创建实践中的一种积极探索。近年来,该县积极探索了政府、法人组织、社会团体“三驾马车”联动服务机制。政府每年拿出500万元用于公共文化产品保障,法人组织、文化团体拿出一定比例资金,共同打造公共文化供给“蛋糕”。

县歌舞团、川剧团改制后,“闲”下来的本土演员充实到各小剧场的表演队伍中。据统计,全县法人组织、社会团体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是政府提供产品的两倍多。公共文化多元输送模式,实现了公共文化在内容、形式及总量供给上的有机统一,供给总量与百姓需求实现了完美结合。

新闻推荐

“春风”送来700余个工作岗位

(曹鸿鸿)“一直在广东搞机械,这下好了,在家门口就业,既能赚到钱,还能照顾一家老小。”2月22日,蓬安县罗家镇花厂村村民王建明拿着和蓬安县三明机械有限公司签订的劳动就业合同,憨实的脸上满是笑容。...

蓬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蓬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