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漂洋过海去掘金
中乌“南南合作”二期项目启动,现代农业示范园将高效落地乌干达
亮点
□本报记者 吴璟 李淼
这几天,四川科虹集团等5家川企抱团投建的中乌现代农业示范园正在完善详规,未来五年,园区拟投资2.2亿美元。敢到陌生的东非土地上大手笔“撒钱”种田,缘于四川省以“一省包一国”形式参与“南南合作”引发的链式反应。
1月12日,中国-FA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乌干达“南南合作”二期项目正式启动,16名四川农业专家再次启程赶赴乌干达,他们将同乌方在园艺、谷物、水产、畜牧和农业综合经营等领域开展合作。
四川将技术援助与推动企业走出去相结合的做法,已被国际粮农组织和国家农业部誉为“南南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企业借平台“嫁”农出海
回国还不到一年半,来自简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魏润武再次踏上了前往乌干达的援助之路。
2012年10月,中乌“南南合作”一期项目启动,魏润武作为谷子生产和使用技术员,为乌干达带去了小米新品种,“原来乌干达小米亩产仅100斤左右,但我们带去的新品种,在试验阶段亩产就达800斤。”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四川省积极参与执行FAO“粮食安全特别计划”框架下的“南南合作”项目。中乌“南南合作”一期项目就以四川为主,选派31名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赴乌开展技术合作,项目成果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当地政府和农民的广泛赞誉。正是这个原因,在二期项目启动前,魏润武才又被乌干达“点名”邀请。但这一次,魏润武的任务有所不同:上次去主要是试验,这次去是大规模推广。
与魏润武一同“承担”任务的,还有四川仲衍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将为推广提供优良的种子和服务。“一期项目执行过程中,我们就对乌干达农业发展现状做了调研,尤其对市场需求做了充分调查。比如小米品种差,鸡蛋价格高,水稻面积少等。”专家组组长吴志平介绍。
政府搭台、专家探路,企业巧借平台“嫁”农出海。2014年11月,四川科虹集团、仲衍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抱团,拟在乌干达筹备建立中乌现代农业示范园。
全产业链在海外落地生根
来自蓬安县农业局的唐宗君也是二期项目专家组成员之一。不过,与其他援助者的任务不一样,唐宗君将主攻园区建设,推进中乌现代农业示范园的高效落地。
2015年9月,中乌“南南合作”二期项目三方协议正式签署。中乌现代农业示范园也在彼时正式动工建设。
“将技术援助与推动企业走出去相结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唐宗君看来,“政府善搭台,企业唱主角,不过政府把企业扶上马,还要送一程。”
未来两年里,唐宗君将主要工作锁定在“协调、服务”两个关键词。他告诉记者,今年起,中乌现代农业示范园将陆续启动13个项目,包括粗粮加工、水稻种植、蛋鸡养殖、农机服务等。园区先期投资2.2亿美元,占地规模超5700亩,建成后有望成为乌干达最大的农业产业项目。
13个农业项目,涉及产品、加工、营销、服务等多个领域,这对四川农业“走出去”来说意义非凡。
“漂洋过海经营农田,四川农业全产业链正在海外土地上‘落地生根\’。”省农业厅厅长任永昌表示,2016年,按照省委、省政府扩大对外开放部署,省农业厅将以更大力度推动“川字号”农业产品和农业产业“走出去”,参与世界农业资源配置,“尤其紧抓‘一带一路\’等机遇,继续助推乌干达、缅甸、楚瓦什三大农业合作园的建设,并不断推动更多农企到海外找田种地,全产业链深度掘金。”
蓬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蓬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