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字翁”陈道远见证代写书信的兴衰
●王陈
支一张四方桌,展开信笺纸,以字为媒,代笔传情……今年93岁的陈道远为自己取了一个别号“九旬字翁”,他是蓬安县目前仍在从事代写书信这份职业的人,周子古镇一栋清幽的木制老屋是他的家,也是他的办公处。
在长辈们的记忆里,代写书信的摊点总是摆在邮局门前或闹市口,桌上放着笔砚墨盒等书写工具,旁边还立有一块写着“代客书信”的小木牌。代写信者多数老者,架一副圆圆的老花镜,端坐在一张铺着布幔的桌子后面,神情严肃、目光悠远,偶尔呷一口浓茶,抽几口叶子烟,等待生意的到来。
过去很多人不识字,有来信就找亲友邻里念一念,如果都不识字就得找代写先生看了,顺便写封回信。代写先生什么都写,书信、文书、诉状,依据顾客的口述用毛笔书写成文。他们还备有信封邮票,写好收信人姓名地址,封好信口,你只需往信筒里一放就行了。
陈道远出生在船工世家,16岁子承父业,35岁成为周子古镇码头最年轻的“船老大”。不同于其他船工,陈道远读过8年私塾,后来又在初中读了3年,在靠气力吃饭的船工中算得上是一个知识分子。
“船工生活苦啊。”回忆跑船的日子,陈道远说,由于常年在外闯荡,船工们获取家中境况的主要方式便是写信。但对于普通船工而言,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时,大一点的码头都有代写书信这一行当。代写先生写一封书信2角5分钱,一封电报5角钱,一天下来能代写10多封书信,收入在当时算高的。
因为读过几天书,船工们开始找陈道远代写书信。能帮船工们排解思乡之情,陈道远也很乐意。就这样,陈道远开始无偿为船工代笔。
退休后,陈道远闲来无事,在当地文化馆考取了一个文化市场经营许可,正式干起了代写书信这一行,成为当时蓬安县唯一一个从事代写书信职业的人。刚开始,陈道远设在邮政局旁的代写摊点很是红火。后来,邮政局特意为他在大厅里设置专座,直到现在。期间,陈道远见证了代写书信的繁荣与落寞。
从炙手可热到门可罗雀,似乎就在一夜之间。陈道远告诉记者,随着社会发展,代写书信渐渐没了用武之地,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几乎将笔墨纸砚的写信方式淘汰,代写书信这门老行当逐渐从人们视野中消失。所幸,陈道远的执著,让人们在书籍资料以外亲眼目睹了代写书信。
如今,依旧有人上门找陈道远写信,有外地农民工、也有古稀老人。“做很多事情必须写申请,有些人不知道怎么写,或者不知道格式。”陈道远说,虽然顾客没以前多了,但仍然存在一些代写需求,如写申请、写诉状、写答辩、写遗嘱、写感谢信,这些都是陈道远代写的项目。
“他写信写得工整、通顺、详尽,字里行间不乏专业。”很多老顾客都对陈道远的写信功夫赞不绝口。记者看到,在陈道远的小方桌上,除了钢笔墨水,还放着汉语词典和不少法律专业书籍。为了更好地帮顾客写信,陈道远花了不少时间,苦心研习这些书籍。
新闻推荐
"target="_blank">全国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六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圣火采集暨火炬传递仪式在广安举行本报讯(记者李奎实习生伍罗文博)6月6日,全国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六届特殊奥林匹...
蓬安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蓬安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