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乡村动物园”的财富经

南充日报 2015-03-18 18:31 大字

  • ●本报记者 张力

    蓬安县利溪镇花房子村的花好月圆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承包了村里近200亩的土地山头,在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的同时,办起特种养殖。合作社饲养了鸵鸟、孔雀、梅花鹿、野猪等18种动物,数量多达数百只(头),宛若一个“乡村动物园”。这个合作社解决了当地不少劳动力,并带动了全村经济发展。

    3月9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花房子村12组的花好月圆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繁育中心。只见整个繁育中心大门紧闭,到处都是监控探头,一块“谢绝参观”的牌子醒目地挂在墙上。一名工作人员打开门后,带领记者走进这个神秘的地方。

    “鸵鸵鸵,鸵鸵鸵……”记者在鸵鸟饲养区看到,饲养员谷志友推着一车新鲜的黑莓草来到圈栏前,用独特的声音呼唤着圈内的鸵鸟。刹那间,近百只鸵鸟“扑啦啦”地飞奔过来,等着老谷给它们喂食。记者注意到,就在老谷往食槽内放黑莓草的时候,一些鸵鸟将头靠向他,轻轻地用嘴壳跟他打招呼。这个举动让人感受到老谷和鸵鸟们深厚的感情。

    “来到繁育中心7个多月时间了,很多动物都是我在照料,时间一长有了感情,感觉它们就像自己的孩子。”年近花甲的老谷告诉记者,他曾通夜照顾刚出生的小野猪,也给生病的鸵鸟打针喂药,夜里听见狗叫声他会立即起床查看动物,清点好数量后才安心睡去。老谷的家在同村六组,距离繁育中心不到1公里的路,不过从去年来到繁育中心上班后,他几乎没回家住过,连春节也守在这里。老谷偶尔抽空回家,也只待1个多小时就要走,老伴对此很有意见,但他说自己放心不下这些动物。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老谷在当饲养员之前,是一个地道的农民,除了种庄稼,也没其他技术。合作社成立后,老谷被安排当饲养员。为了能胜任这个岗位,老谷一边积极参加合作社组织的特种养殖培训,一边向兽医、防疫人员学习动物的喂药、注射技术。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去村图书室借书,自己学习摸索。如今,老谷仅靠“望、闻”就能判断动物的身体状况。“原先靠种庄稼一年收入才2000元,现在收入比原先高多了。”由于老谷敬业,繁育中心已将他每月的工资从1200元提高到1500元。

    记者从该合作社了解到,这些特种养殖的动物都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具有观赏价值的同时,还可进行销售、食用,进一步挖掘了特种养殖的市场潜力。如今,像谷志友这样固定在合作社打工的村民有18人,在用工需求量大的时候有近百人前来打短工。合作社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合作社进一步发展,还可解决更多的当地村民就业。另外,在合作社的带动下,村民还能发展乡村旅游,增加收入。

    新闻推荐

    技能培训提高应急救助能力

    本报讯(邹文虎)为提高企业员工应急救助能力,3月19日下午,蓬安县工业园区、县志愿者协会邀请南充市红十字会山地救援队,为园区工人举行了生产事故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培训。培训会上,山地救援队...

    蓬安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蓬安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