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相信学生 学会放手 当好他们的引路人

华西都市报 2014-11-07 19:37 大字

18年前的深秋,刚从学校毕业的她,走进了课堂;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迈之举,也没有灿烂夺目的迷人光环,一复一日,她坚守在岗位上,“做一个受学生和家长欢迎、无愧于心的老师。”是她一直以来的目标。“学会放手,让梦想高飞”是她从教18年来坚持的教育理念,她就是来自南充市蓬安县河舒中学的英语教师林红霞。

深爱教育事业选择回到家乡

6日,华西城市读本记者来到了南充市蓬安县河舒中学见到了林红霞。此时,刚上完课的她,一手夹着教科书,一手拿着杯子,正走出教室。见到记者的到访,林红霞显得有些惊讶,但谈及教育,她却是滔滔不绝。

林红霞,四川蓬安人,1996年,21岁的她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参加工作。一方面因她在校时表现优秀,被学校应邀留下来工作;另一方面,身在攀枝花的父母迫切希望女儿能够留在自己身边,综合考虑后,林红霞最终选择回到家乡蓬安。“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我还是想回到家乡。”林红霞说。

也是那年,她背上行囊,独自踏上了回家的路,成了家乡的一名老师。回忆起刚任教的情形,她的言语中表达的是条件的艰苦。“这边几乎没有亲戚了,我自己在镇上租了房子,当时的床还是两块板子拼凑的。”提及当时的情况,林红霞说,自己也说不清到底是怎样撑过来的。“那时候没有想那么多,就是喜欢当老师,看到孩子们的笑容,就很开心,孩子们成绩有收获,我就特别有成就感。”

最爱母亲节学生管她叫“妈妈”

时间一晃就是18年,如今的林红霞在教育岗位上,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谈及这些年的从教经验,林红霞坚信:“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学不好的学生。”这些年,作为初中英语教师的她,坚持运用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带动学生兴趣。绘声绘色的教课方式,总能将教室的气氛带动。“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权利,不能因为孩子学得慢,就置之不管。”

课堂上,她既是严肃的老师,又是有趣的朋友;生活中,她则是学生们眼中的好妈妈。采访中,林红霞透露,自己最爱过的就是母亲节。“每当这个节日到来,我会收到很多短信,短信中,孩子们称呼我为‘林妈妈\’。”提及自己的学生,她脸上挂满笑容。

正是因为她的教育模式,这些年,林红霞在河舒镇也算得上是个“名人”,她所上的学科成绩都排在年级第一名,辅导的学生,也能在各类竞赛中一鸣惊人。

2010年4月林红霞赴山东昌乐二中学习归来后积极投入到高效课堂的探索中,多次参与全县英语教师的高效课堂培训以及导学案的编写。2011年4月她赴成都课博会授课获好评,2012年1月又荣获蓬安县“十佳课改标兵”称号。

探索新教学模式当好学生引路人

除了对教育事业的挚爱,18年的从教经历,也让林红霞有了感悟:“学会放手,让梦想高飞。”

她说,从上岗第一天起,“我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怎样才能教好学生?”这些问题,让她思考与探索。“很多同行,都在思考这些问题,尽管兢兢业业,但我们必须要明白,作为老师的我们真的照亮学生了吗?又照亮了多少人?”

林红霞介绍,英语学习对于乡镇学校的学生而言,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经历,但机械化的学习模式,并不能让学生真正的爱上学习。在不断的思考和探索中,她意识到,做个快乐的好老师,实际不难,只要学会放手,才能让梦想高飞。

她回忆起课改后第一堂课的情形,学生们预习单词后,很快进行了分组讨论。“最开始我还有些担心预习的方式能不能让学生记住单词,但结果让我也大吃一惊。”林红霞说,待学生讨论后,进行了一次考核,结果大多数学生都能全部掌握。“那堂课我没有完成我的教学任务,却让我看到的是一个新的教学模式,我们不能一味的去教,作为教师更应该当好引路人,同时,我们相信学生,学会大胆的放手,这样他们会乘着梦想的翅膀飞得更好。”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许雯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蓬安绕城西路月底全面完工

华西城市读本讯(邹文虎记者许雯)“这条大道建成后,感觉整个城区大了很多,档次也提高了不少。”11月18日,漫步在南充蓬安县绕城西路上的张大爷心情大好,能见证这条大道的变化,老大爷非常激动。...

蓬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蓬安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