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470米的水泥路铺成 剩下的今年争取立项实施

四川日报 2014-01-08 14:26 大字

本报2013年5月28日以《娃娃上学 家长带雨靴 这条烂泥路还要烂好久?》为题,对蓬安县龙蚕小学300多名学生因路太烂致上学难的问题进行报道。半年多时间过去了,学生的上学路还是烂泥路吗?为此记者再次来到龙蚕镇进行回访。

□本报记者 张立东

2013年的最后一天,记者来到龙蚕镇实地了解情况。记者看到,原先从龙蚕小学门口向左转往镇政府方向的那条400多米的泥巴路已经变成了水泥路。“这条水泥路长470米,是12月初开始修建的,还没干透。”龙蚕镇镇长赵大江说,这段路经蓬安县交通运输局和龙蚕镇党委政府向南大梁高速建设方交涉,由负责南大梁高速修建的建设方修建,之前他们曾由此借道,重型车把原先的碎石路碾成了泥巴路。但剩下由龙蚕镇通往高坪区擦耳镇的10公里左右的泥巴路,还需要靠县乡两级想办法。

新修的水泥路未干,车子不能通行,记者步行探访了半年前走过的建设路。在路况最差的砖厂一段,2013年夏天,龙蚕镇投入10万元对泥巴路进行了整治,基本解决了雨天人车不能行的情况。再往下面走,泥巴路还未得到根本改观。

随行的蓬安县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蒋爱民介绍,龙蚕-擦耳的联网公路项目县里在2013年夏秋就完成了测绘、规划编制,实施方案已上报省公路局,请求纳入乡道联网公路建设。而在蓬安县向省交通运输厅主管部门申报的2014年道路项目中,这条路也是排在第一位的,目的就是要让这条路优先立项实施。

但蒋爱民坦言,项目能够立项有一定难度。由于2014年全省县乡公路项目的申报重点发生了变化,2013年以前的申报重点在县乡公路联网改造方面,2014年开始向现有通乡公路改造转变。在资格审查上,龙蚕-擦耳的联网公路项目不占优势。

“建设路不就是现有通乡公路吗?申报项目难在哪里?”记者问道。

蒋爱民解释,建设路是2007年前后由当地群众投资投劳由泥巴路改造成的四级泥结碎石路,建成5年多时间,在全县乃至全省的通乡公路中,算是一条“新路”,很多时候也是当通村公路来定位的。这次项目申报中,县交通运输局是把它当成“特事特办”的事项来重点申报。立项如果成功,最快2014年9月就能完成道路改造。

蒋爱民说,根据目前的投资概算,把这条路修成水泥路需要1000万元左右,这对蓬安县的财政来讲,压力很大。如果龙蚕-擦耳的联网公路项目2014年无法在省上立项,他们将协调县乡对道路进行基本的维修,确保晴天保畅,雨天保通。

龙蚕小学校长刘继舟说,刚修完的400多米的水泥路也有望解决几十名学生上学路难走问题,但只有建设路得到彻底改造,才能完全解决学生上学的交通方便问题。

新闻推荐

南充市委农工委机关干部走基层 破解千亩柑橘发展瓶颈

□本报记者安微张立东“现在我们村的柑橘已经发展到1000亩,大家积极性特别高,还成立了合作社。可是柑橘虽然味道好,价格却一直提不上去,市场竞争力很弱。”日前,被问起最近村子里的难题,南充市蓬安县长...

蓬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蓬安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